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说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搞两极分化,而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发展的不均衡性是难以避免的客观现实,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的带动、扶植贫穷的,逐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我们才能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道路。但是,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就会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廖鹤,梁达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3页)他在旧92年初的重要谈话中,又进一步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陆作人 《前沿》2003,(10):47-48
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针对过去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针对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针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等提出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的内容应该是全方位的 ,包括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 ;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时期应该承认差别的存在 ;共同富裕是与按需分配相联系的 ,共同富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大追求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社科室王诚安、白琳,元德保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性》来稿中谈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决定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因此,领导和帮助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大追求。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既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否则可能会导致共同贫穷;也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否则可能会导致两极分化。善于把这两个方面联系起来,是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关键所在。邓小平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并…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崭新概括和科学界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然而,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尤其是其中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尚有一些人疑惑,有人担心随着改革的深入难以避免两极分化,中国会变成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两个核心,归结起来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能理解为同等富裕,也不能理解为同步富裕,而只能理解为在生产力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基本权利平等、发展机会与报酬平等、财富承担社会责任的比例平等。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也可以部分地实现共同富裕,但是资本主义共同富裕在第一层次上有被动性,在第二层次上有虚伪性,在第三层次上有不彻底性。真正的共同富裕只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这就是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缪雨 《创造》2001,(5):32-33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毫无疑问也包括了邓小平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社会主义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形态。这种先进性不仅仅表现在她比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阶级社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还表现在她能避免资本主义及一切剥削阶级社会所无法避免的两极分化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当我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毛泽东就反复强调了进入社会主义后党必须领导我国人民走向共同富…  相似文献   

8.
辛岩 《传承》2012,(21):14-15
一、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是不是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从根本上说,这是要不要走科学发展之路,要不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之处就是共同富裕。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毫无疑问,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解决,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所必需具备的  相似文献   

9.
蒋政 《岭南学刊》2014,(1):22-26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两个核心,归结起来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能理解为同等富裕,也不能理解为同步富裕,而只能理解为在生产力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基本权利平等、发展机会与报酬平等、财富承担社会责任的比例平等。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也可以部分地实现共同富裕,但是资本主义共同富裕在第一层次上有被动性,在第二层次上有虚伪性,在第三层次上有不彻底性。真正的共同富裕只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这就是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笔谈: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编者按: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是大家普通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何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怎样看待我国社会存在的贫富差别现象?贫富差别与两极分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目前,群众中要求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呼声很高,对...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从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的概念出发,通过对我国贫富差距产生的根源及其现状分析,找出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对策,从而实现达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代国内、国际形势相结合,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出发,全面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既对立又统一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即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另一方面,两种制度之间还可以和平共处、相互合作、相互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公平分配观的终极目标,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要反对两极分化;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邓小平公平分配观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是: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必须坚持按劳分配;要动态地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政协天地》2014,(9):1-1
“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的这番话,依然振聋发聩。而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邓小平的另一番话无疑引发了更多的共鸣:“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最近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思想的突破,是对那种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的观点的否定。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上的新发展,为人们解放思  相似文献   

16.
应重视研究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兼论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本质甄作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研究并逐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贡献──兼论特征与本质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新的探索,并作出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一重要论述,指出:“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的突出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确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充分认识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重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全面系统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坚定人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共同富裕的本质含义和现实前提 弄清共同富裕概念的本质含义,这是我们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告诉我们,无论是从概念上或逻辑上理解共同富裕,都应该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