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毅 《求索》2007,(11):163-165
从“五四”到抗战时期。中国女性作家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反映了女性视野中不同历史阶段男性的表现形态和性格内涵。展现了女性作家对男性的认识、想象、反思和批判的过程,折射出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由觉醒而失落再到独立的历史进程。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女性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失衡现象,即偏重于以作品中的女性为研究焦点,如女性人物形象、女性问题等,而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弥补这-女性文学研究中的缺失,把“五四”到抗战这三十年的女性小说创作中的男性形象作为研究时象,探讨这些男性形象在这三个十年中的不同特征和演变轨迹,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女性创作主体对男性的观察、批判和期待。  相似文献   

2.
女子监狱     
作家陈染用了很妙的比喻来解释生活:“凡墙皆是门”。对于南京女子监狱的1200名女回来说,对这句话应该有非常直观的体会。监狱的大墙上有一道自由之门,进来者失去自由,出去者获得自由。 也许,以女性的细腻,她们会以特别的视角来体验高墙和大门的存在。没有进来时,她们可能是慈爱的母亲、娇宠的女儿、体贴的妻子,甚至是半甜半苦的情人,在每一种角色中,她们品尝着属于女性才有的幸福和痛苦。她们是阴柔之花,在男性社会的目光里,应该以袅娜的姿势盛开,被人观赏,受到保护。她们自己也认同了这样的性别意识。 可是,她们的性格和欲望,有常人的共同一面。她们跨越了人们的想象,犯下了男人们曾犯过的所有罪行。  相似文献   

3.
正(三)秋成秋季农作物要收成了,相应阶段的人生也成熟了、有成就了。在共庆秋成之季需感念父辈、老师和所有有恩的长辈。家国情圆中秋月中秋节以月亮为标志,可以说是月亮的节日。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中秋的月亮会勾起人伦情思。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月亮勾不起人伦情怀,对月圆,他们甚至会有某种晦气或恐怖的联想。而中华的月亮文化注满了浓浓的人伦情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纵的时间维度上看,月亮纵览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以来,城市成为文学的中心主题,而女性则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中国现代派小说通过摩登女性表现城市的他异性特征,并通过男女两性关系及男性对摩登女性的心理情感反应表现男性对城市的复杂感情.摩登女性的文学形象体现了男性对于自由知识女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艺术家审视生命和生命运动时 ,其揭示给世界的看点 ,应当是生命神圣的秉赋和高尚的超越。然而中国传统文学 ,特别是女性文学 ,古时是极端的“怨”与“媚”,当代女性生存语境变迁之后 ,又以“虐”与“宠”的形式上市 ,表现了极为偏执的男性审判之错和女性自认之错  相似文献   

6.
侗族传统文化具有女性思维偏向,这种特点是在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土壤所构成的发展空间中形成的,表现为重视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绿色文化”观,喜欢宁静、向往团圆的“月亮文化”观和“前喻文化”观。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温柔坚强的女人“;也有人说:“男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英雄邱娥国的妻子涂荔花,则被人喻为“把爱的清辉洒满人间的、永远的月之魂……”  相似文献   

8.
女性喜欢猫,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女性开着越野车飞驰,似乎就有点不符合人们的想象了。试想,戈壁、沙漠、草原、雪地,一辆辆越野车在狂奔,这怎么能跟女性的阴柔妩媚联系在一起呢?在一家以雪佛兰开拓者命名的越野汽车俱乐部里,就有这么三位既喜欢猫又喜欢越野运动的女会员。她们有着女性特有的温柔贤淑,又有着阳刚的豪迈性格。出于对越野运动的喜好,她们走到一起,跟男性会员一样,驾驭着越野战车,征服着一座又一座的高山,跋涉着一条又一条的河流……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男性中心主义的挤压,女性在社会机制和性别角色中都处于边缘状态,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女性开始了自己的书写活动,这种书写有两个特征,一是女性渴望在自己的“屋子”里书写,二是女性书写在“空白之页”。  相似文献   

10.
暑去秋还,中秋节到。中秋节的主要民俗活动是祭月、赏月。出于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祭月的习俗很早就在我国流行《,礼记》中就记载了有关祭月的活动。在台湾,中秋节的民俗活动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独特有趣。台湾同胞习称月亮为“月娘妈”,对月亮十分崇拜。每到中秋之夜,几乎家家户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目的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一定数量的女性和男性题材的网络贴图,并从贴图内容、跟帖、主帖标题三个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在图片里表现出的角色有很大不同。笔者采用代理消费理论对之加以解释,认为网络贴图反映的是男性目光规定了的女性身体,男性通过符号权力在网络中重构了他们在生活中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怒江西岸的石月亮自然景观,起初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现在却俨然成了怒江地区一个象征符号,而且,这个符号经由民间故事、戏曲、诗词文学,以及图像、影视等不同的媒介和文本的书写后,意义变得日益丰富,俨然成了罗兰·巴特所讨论的那种当代神话。自然景观的石月亮  相似文献   

13.
单正平 《新东方》2001,10(3):57-61
现实中的中国人,尤其是在美国的中国人,对中美文化关系的理解,复杂而微妙。戈登医生是中国人想象中的理想美国的化身和代表,他对三个中国女性的态度,大致可以视为美国人对中国的三种态度,而三个中国女性则分别象征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戈登医生》表现了作者对中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而这个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美关系的艺术象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有一批专门创作独幅漫画的人,但其中女性只是凤毛麟角。或许因为漫画思维很要些硬朗和宽阔吧,而女性毕竟阴柔、细腻。 这里的几位女漫画家可谓女中豪杰,看看《胜利》和《独裁者》这样的作品读者就会有感觉。其中李建华、夏丽川、徐霄是时下最活跃的时事漫画家,她们分别供职于《中国日报》、《财经月刊》、中国新闻图片网络中心。而李青艾是农民漫画家,河北邱县青蛙漫画组陈跛子先生的老伴儿──她们的画各有性格,无疑是中国漫画艺坛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就刘征献整个艺术创作而言,他的油画作品里渗透出来的对“土地”与“文化”的非理性情思,满溢出来的是无所不在的“大地情愫”与“文化自觉”。在众多艺术意象中,“大地”往往被赋予一种“母”的文化原型与文化意象。古希腊神话中大地之神常常被视为母亲女神;人类的创世纪神话,我们的先人们往往是取之于泥的,泥土成了我们的生命的符号和肉体的象征,故有“地之不存,人将焉附”之说;法国油画家华托的  相似文献   

16.
《松州》2016,(3)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之一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历史文化表现,传统客家居住文化是客家人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象征。而居住文化的形成,则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宗族信仰、社会习俗均有甚大之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广西客家人之居住文化对地理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以期能在这种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互动中,发掘客家文化集中原风骨和南方特色为一体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7.
庄子把乐看作是体悟“道”而产生的审美愉悦。道是无为的,因而,观照道而产生的愉悦(乐)也是无为的。所谓“至乐无乐”,并非说不要快乐,而是说不要世俗的那种片面和狭隘的功利主义快乐。在庄子看来,乐的最重要的特性是它的超功利性;他注重乐和真的关系,强调“悟真而乐”,以求在“安时处顺”或“随变任化”的过程中达到主体(自我)心性的畅达、宁静和圆满,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庄子的“自适其适”,也就是自得其乐,这既是一种审美意识,更是一种人格理想。与儒家那种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安贫乐道的乐观精神不同,庄子乐论表现出对个体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象征着中华民族早熟性格,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情寄中秋月     
展华 《两岸关系》2005,(10):58-59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眼前是皎洁的银盘,耳边是凉爽的金风,“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亦见古时月”,一轮中秋月,牵扯出我绵绵无尽的情思和遐想。记得自我懂事起,祖母似乎深怕我有哪一天会亵渎了月亮,老人家千叮万嘱我不能用手指着月亮,要亲亲热热地称呼月亮为“月娘妈”。从祖母的神情和语言,我看出她流露出  相似文献   

19.
性格是在个人态度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对性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及个人实践。现代社会需要人们有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性格。健康性格的主要标志是: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无论是政府史志、学者论著还是群众认知,对黔桂交界月亮山区姑舅表婚形成的“议牛婚”,特别是荔波瑶麓青瑶“九头牛婚”的研究都定性为对女性压迫及对其婚姻自主权的限制与剥夺。通过充分分析民间法制史资料和习惯规则文化解释角度,发现“九头牛婚”等民间习惯规则实际反映的是生产力落后条件下,对男性婚配权的确保及女性对婚姻自主权争取的冲突,而解决冲突促进当地婚配秩序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民族地区“婚姻包办”与婚姻自觉过程中民间习惯规则的支撑与国家法及其实施机关的引导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