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3,(36)
学生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小集体单位,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其教育功能日渐凸现。学风是高校的生命和灵魂,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风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结合实际工作,论述对学习型寝室内涵、功能及其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的研究;提出湖南农业大学如何建设学习型寝室的措施;分析学习型寝室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军  程毅 《学理论》2009,(26):151-152
基于实际工作案例的视角,大学生寝室矛盾化解与人际关系重建具体做法分为三个步骤:调查事件事实,聆听双方倾述;报告主管领导,制定应急措施;分析事件原因,妥善解决矛盾。成功化解大学生寝室矛盾与重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要点在于:积极引导大学生知晓寝室人际交往原则,努力把握寝室人际交往距离;有效促进大学生公寓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建立和优化大学生寝室矛盾预案体系和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姜溢华 《学理论》2012,(30):189-190
寝室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必须处理以及应对的问题之一。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诸多,例如家庭背景、地域差异、性格差异等。个人差异是寝室群体氛围发展的推动力,而寝室环境又反过来促进个人发展。因此,在大学四年里,如何妥善处理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值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王浩宇 《学理论》2013,(33):380-381
寝室是大学生活动的基本场所,寝室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块重要阵地,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寓教于乐,丰富学生课余活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在寝室文化建设上,注重以人为本,个性差异,积极探索学分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全新模式。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走进学生寝室,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5.
肖逢连 《学理论》2013,(24):342-343
寝室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寝室环境实质上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小型社会。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寝室中度过的。但是由于大学生群体性格的特殊性,在寝室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从大学生寝室矛盾特点、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成长环境、学校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寝室人际关系矛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路伟  王永江 《学理论》2010,(20):243-244
寝室人际关系是寝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专心学习、快乐生活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在寝室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大学生在寝室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尝试性的提出了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33)
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和特点,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互助的工作实际,通过分析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组织的不足,提出构建学习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互助组织的策略。并将其实际应用于某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的改革中。实践说明:这些策略是有效的,原有组织被改造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旨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互助的新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互助工作的开展。我们认为构建学习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互助组织,离不开高等院校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也需要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对组织进行有力的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1)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校应正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健全保障机制,夯实教育阵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文扬 《学理论》2013,(20):337-338
构建和谐的寝室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时期大学生则是构建寝室文化建设的有机主体。建设和谐寝室文化,对优化高等学校育人环境,培养合格人才起到保障作用。对新时期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常见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思路和具体合理化建议: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强化寝室管理,实行寝室长负责制,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寻求有效载体,增强寝室文化建设活力。  相似文献   

10.
邹莎莎 《学理论》2012,(14):227-228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子细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大学生良好寝室文化的措施有: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关键;构建积极健康的寝室文化氛围是根本;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是保障;营造舒适的寝室物质文化环境是基础。我们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寝室文化建设这一载体,不断创新寝室文化建设的新方法,使寝室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保证每个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张凤 《学理论》2013,(32):390-392
由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倡导的"1144"模式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途径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我们应充分借鉴其做法,立足内容、载体和监管三种维度,积极探索理论学习型社团分类施教,不断拓展理论学习型社团实践功能,持续强化理论学习型社团促管并重。  相似文献   

12.
康新昌 《学理论》2013,(32):328-329
当代大学生因个性张扬、独生子女比例大,中学阶段未经历集体生活的人较多,个别学生缺乏人际关系上应有的豁达和宽容,加之高校后勤社会化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导致寝室矛盾危机存在。因寝室生活矛盾引发的问题几乎占据大学生矛盾的半数以上。心理疏导,活动引导,因势利导等手段应该成为解决大学生寝室矛盾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贺小娜 《学理论》2013,(17):355-356
导师制对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导师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和监控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课、作业、科研等多种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个性化教育,实现终生教育,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1)
为了探讨感恩、认知情绪调节对师范院校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师范院校学生为对象,从学生感恩心理、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的特殊关系方面进行调查,并且采用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感恩心理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存在显著正相关,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部分维度与寝室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相关。感恩心理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部分维度对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都能起到显著预测的作用。表明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与认知情绪调节能力对寝室人际关系的和谐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9)
人际关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与发展,作为维护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各种媒体集中出现了多篇有关大学生宿舍恶性事件的报道和评论,这引起了人们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广泛关注,也使得高校的宿舍文化建设和教育工作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围绕人际关系视域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相关的三大问题,对学术界零散的研究现状做三个方面的述评:一是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二是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研究;三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35)
作为学生之间建立联系、相互交流的主要场所,寝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先进的寝室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根本提高。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度构建良好的寝室文化,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7.
王晓蕾  李颖  马丽萍 《学理论》2014,(32):214-215
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旨在通过树立共同目标,指引组织内成员崇尚学习,传播知识,并形成持久地创新能力。将高校学生的专业实践与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深度融合,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在建设和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创造学生党员群体与学生党建工作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北京联合大学在创建与专业深度融合模式下的新型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探索是:党员带头学习,营造良好学风班风;党员后进生"1+1",实现共同进步;以竞赛带学术,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依托专业特点参与社区共建,创建中草药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2)
通过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职业兴趣的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得出当今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职业兴趣偏好发生变化;通过对两者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得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兴趣的各个类型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时至当下,中文学科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而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要面对的问题更为严峻,至为重要的问题是中文专业大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及能力日趋低下,这些包括兴趣、方法、媒体、时间和追求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中文专业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并提高对经典文本的感受成为当下中文学科教学所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与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密不可分。培养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员,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强化自律意识,使大学生党员在严格自律中升华党性意识;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创新党性教育载体,让高校学生党员在实践中锻炼党性。通过以上途径来实现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