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谢振旺 《学理论》2013,(23):340-341
高职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总体健康,网络行为特征总体理性、克制,但也容易冲动、失控。网络使用习惯和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感恩水平、学业成就负相关,但和生活满意度微弱正相关。网络使用习惯、生活满意度、学业成就能有效预测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2.
路伟  王永江 《学理论》2010,(20):243-244
寝室人际关系是寝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专心学习、快乐生活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在寝室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大学生在寝室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尝试性的提出了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军  程毅 《学理论》2009,(26):151-152
基于实际工作案例的视角,大学生寝室矛盾化解与人际关系重建具体做法分为三个步骤:调查事件事实,聆听双方倾述;报告主管领导,制定应急措施;分析事件原因,妥善解决矛盾。成功化解大学生寝室矛盾与重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要点在于:积极引导大学生知晓寝室人际交往原则,努力把握寝室人际交往距离;有效促进大学生公寓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建立和优化大学生寝室矛盾预案体系和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康新昌 《学理论》2013,(32):328-329
当代大学生因个性张扬、独生子女比例大,中学阶段未经历集体生活的人较多,个别学生缺乏人际关系上应有的豁达和宽容,加之高校后勤社会化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导致寝室矛盾危机存在。因寝室生活矛盾引发的问题几乎占据大学生矛盾的半数以上。心理疏导,活动引导,因势利导等手段应该成为解决大学生寝室矛盾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肖逢连 《学理论》2013,(24):342-343
寝室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寝室环境实质上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小型社会。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寝室中度过的。但是由于大学生群体性格的特殊性,在寝室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从大学生寝室矛盾特点、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成长环境、学校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寝室人际关系矛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赵静 《学理论》2013,(14):55-56
Gross提出了情绪调节过程模型,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其中主要有两种调节策略,即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大量研究表明认知重评和积极的结果相联系,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并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方面。认知重评对抑郁症、焦虑症、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社会功能产生着影响,情绪失调是抑郁症、焦虑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主要症状,而认知重评对这三者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具有有效的调节作用,对抑郁症、焦虑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社会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同时,认知重评策略还能促进个体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为个体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文扬 《学理论》2013,(20):337-338
构建和谐的寝室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时期大学生则是构建寝室文化建设的有机主体。建设和谐寝室文化,对优化高等学校育人环境,培养合格人才起到保障作用。对新时期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常见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思路和具体合理化建议: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强化寝室管理,实行寝室长负责制,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寻求有效载体,增强寝室文化建设活力。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6)
采用问卷和电脑施测共同进行,旨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理论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理论与EI的关系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与年龄差异;分析TOM的社会知觉成分与能力EI测量中的情绪理解的关系。结果表明心理理论和情绪智力之间存在复杂的理论联系,能力EI和特质EI都与心理理论的社会认知成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相关不显著,且不存在性别差异。年龄与社会知觉方面相关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甘肃省兰州市9所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和《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850名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人际交往困扰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在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困扰总分及它们部分因子维度上存在年级、性别和户籍差异。  相似文献   

10.
姜溢华 《学理论》2012,(30):189-190
寝室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必须处理以及应对的问题之一。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诸多,例如家庭背景、地域差异、性格差异等。个人差异是寝室群体氛围发展的推动力,而寝室环境又反过来促进个人发展。因此,在大学四年里,如何妥善处理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值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李淑芳  刘慧瀛 《学理论》2014,(8):195-196
为了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及性别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独生子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男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偏爱被试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9)
人际关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与发展,作为维护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各种媒体集中出现了多篇有关大学生宿舍恶性事件的报道和评论,这引起了人们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广泛关注,也使得高校的宿舍文化建设和教育工作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围绕人际关系视域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相关的三大问题,对学术界零散的研究现状做三个方面的述评:一是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二是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研究;三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3.
童卫丰 《学理论》2010,(29):44-45
高校完全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实施,使原有的班级观念逐渐弱化,学生公寓不再是单纯的休息场所,寝室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成长的重要场所。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教工党员联系学生寝室的重要性,提出了实施教工党员联系学生寝室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毛宇飞 《学理论》2012,(10):94-95
基于组织支持感和心理资本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的研究,探讨了班级支持感、自我效能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班级支持感、自我效能与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呈正相关;班级支持感和自我效能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影响,且可以作为很好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5.
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的一大特色,它对学生的情绪影响较之其他一般院校较为显著,主要体现为学生的心境、激情和应激状态下的不良情绪。为此,应采取措施帮助公安院校学生克服这些不良情绪,如:增强角色认同感,注意严格纪律与心理关爱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情绪认知和调节,鼓励学生加强情绪抗挫折训练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6)
学生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小集体单位,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其教育功能日渐凸现。学风是高校的生命和灵魂,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风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结合实际工作,论述对学习型寝室内涵、功能及其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的研究;提出湖南农业大学如何建设学习型寝室的措施;分析学习型寝室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26)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某师范院校22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杨烈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个体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人际关系既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体现,又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关系发生着很大的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5)
作为学生之间建立联系、相互交流的主要场所,寝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先进的寝室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根本提高。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度构建良好的寝室文化,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10)
人际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近年来,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大一学生,初入大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常常会有诸多不适。本研究以231名00后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感恩为立足点,运用实验法,得出了感恩练习对提升大一学生人际信任具有显著作用的结论。因此,建议高校通过开展感恩练习的方式激发大一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人际信任,为他们在大学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