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该法总共8章57条,即反经济垄断更反行政垄断,除以合法性、合理性、竞争性和安全性为原则外,更以合理性原则贯穿始终。反垄断政府管制的标准和边界,反垄断法下的双轨救济机制以及审理反垄断行政案件应用法律需要注意和探讨的若干问题尤需正视。  相似文献   

2.
1.2010年12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公布2.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价格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价格垄断行为,适用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价格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3.
政策法规     
《法人》2009,(9)
发改委制定反价格垄断规定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反价格垄断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该稿共29条约4000字,它对价格垄断行为,包括价格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价格垄断行为等进行了规定和阐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配套法规。>广电总局将整改有线网络产业8月4日,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  相似文献   

4.
1.2010年12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8号公布2.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规范和保障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履行反价格垄断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实施反价格垄断执法,适用本规定。第三条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反价格垄断执法  相似文献   

5.
行政垄断及反行政垄断法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光志  王波 《中国法学》2004,(4):109-119
本文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行政垄断(尤其是地区封锁)和反行政垄断法作较深入的解析,提出完善我国反行政垄断立法应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标准,以实现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晓晔 《法人》2004,(7):19-20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逐步颁布了一些涉及反垄断的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1997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1993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7.
反行政性垄断执法模式的现实与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行政性垄断执法中存在不少问题,其症结在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享有的建议权与反垄断执法管辖权是相互分离的。在反行政性垄断执法活动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有提出依法处理建议权,应能够以请求主体或被请求主体的身份积极地进行反行政性垄断执法。反行政性垄断执法的理想模式是在行政裁量、行政协助的基础上,以行使更广泛而有效的建议权来实现行政合作,遏制行政性垄断。因此,反行政性垄断执法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依法处理的建议权,应当彰显反行政性垄断执法分权格局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我国的市场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进人民福利和增强国力,我国亟需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并在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推行反行政垄断法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诸方面整治形形色色的行政垄断行为。我国应制定效力层次高、内容完整、操作性佳的反行政垄断法,设立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反行政垄断的执法主管机构,并必须相应建立有效的立法、司法和检察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行业协会虽然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但为了维护成员利益,他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施了诸多限制竞争的行为。在我国,行业协会组建上的特殊性,行业协会的反竞争行为具有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的双重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对此作出规定,但不足以规制行业协会的反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已于2003年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没的一件大事。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行政许可法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经济将产生的重大影响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行政垄断不是一般的经济现象,而是行政主体不当行使权力、干预市场竞争的产物。行政垄断本质上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其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在行政垄断已成为我国主要垄断问题的形势下,反行政垄断势在必行。规制行政垄断,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实行法律分权制;建立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2.
赵攀 《法制与社会》2010,(11):259-260
历时十三载而终获通过的《反垄断法》必将对中国的反垄断事业产生深远影响。反垄断,既要反经济垄断,又要反行政垄断,而后者对当下的中国,更具紧迫感和现实意义。虽然该法对不正当的行政垄断进行了必要的规制,然而,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在行政垄断的适用范围、法律责任、相关机构设置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反行政垄断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行政与法》2004,(6):52-55
行政垄断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必须通过立法加以规制。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在实施主体、行为属性、法律责任、救济方式上存在诸多差异,不宜在反垄断法中进行规制,否则会使我国的反垄断法失去经济法的本质,难以与世界接轨。应构建以专门的行政法性质的《反行政垄断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规制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14.
行政垄断是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实施的一种非法垄断行为。行政垄断的成因主要在于追逐经济利益、片面追求业绩和不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利。预防和制止行政垄断行为的主要路径包括:落实《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明确行政职责权限并加强行政效能,建立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审查制度,全面实现"收支两条线"体制,建立行政垄断国家赔偿制度,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发改委8月12日在其网站发布了《反价格垄断规定(征求意见稿)》,对价格垄断的种类和判定细则等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说明,使《反垄断法》有关反价格垄断的部分更具有操作性。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共查处价格垄断案件70余件,涉及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价格垄断之所以广泛存在,原因之一就是法规不完善。相信《反价格垄断规定》的出台,将为有关部门查处价格垄断行为提供详细的法律依据,让市场上的产品价格公平合理起来。  相似文献   

16.
行政垄断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最为突出的严重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行政垄断具有双重违法性,既违反行政法,又违反竞争法。反行政垄断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入WTO适应国际经济规则的需要。本文对我国行政垄断的内涵、构成要件及性质进行界定,分析了行政垄断对现实生活的危害及成因,针对行政垄断规制时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立法意见,以供有关立法机关在制定我国反垄断法时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垄断的违法本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垄断本质上是一种兼具经济违法与行政违法双重违法属性的竞合违法行为,是一种由行政主体实施的集体违法行为。反行政垄断不仅要重视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要重视行政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仅要追究行政主体的责任,也要追究行政官员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行政垄断与一般市场主体的垄断不同,其结果就造成了竞争的不平等和资源配置低下,这和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公平发展是相对立的,反行政垄断势在必行。法律的实施与良好切实的执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我国目前尚没有体系完整的反行政垄断机构,只有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有力的执行机构才能更好地根除行政垄断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施行以来,各地人民法院已经陆续受理了一些以垄断纠纷为案由、指控垄断行为并要求被控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民事案件。这些由受到垄断行为损害的经营者或者消费者提起的反垄断民事诉讼,由于垄断行为指向的不特定性,导致受害人范围具有不特定性,因此可能出现原告众多,而被告以及被控侵权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法自提上立法议程,其起草工作已经十年有余。2004年2月商务部与工商总局共同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送审稿》提交国务院,再次引发对反垄断法讨论的高潮,特别是关于行政垄断的探讨,本文将从即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下面简称《反垄断法》)来分析长期以来一致困扰我国的行政垄断问题,希望立法能够对行政垄断行为给予一个清晰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