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补充侦查制度的传统理解和过分依赖使得该制度有泛滥化的趋势。补充侦查制度是有错必纠原则在诉讼程序中的体现,与现代诉讼理念之间存在冲突。应当对补充侦查制度的价值重新进行审视。审查批捕阶段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补充侦查,而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现行检察机关逮捕权监督制约机制的缺陷是:批捕程序行政化、逮捕条件适用的不合理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律师权利监督的虚无化、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效果不明显、上级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流于形式.从正当程序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出发,我国逮捕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逮捕程序的诉讼化和正当化,主要内容是:明确逮捕条件;推进审查批捕程序的诉讼化改造;加强权利保护,强化权利监督;加强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强化上级检察机关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正> 在我国的刑诉证据理论中,通常把在刑事案件中必须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运用证据予以征明的案件事实,称做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由于在不同的诉讼阶段,诉讼的具体任务有所不同,因此,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明对象也有所不同。审查批捕做为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其证明对象当然也有其自身的涵义和特点。对此,刑诉理论中尚没有明确的定论,在司法实践中,也时常出现因把审查批捕证明对象的范围确定得过宽或过窄,以致影响审查批捕工作顺利进行的情况。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审查批捕阶段的证明对象,  相似文献   

4.
轻微刑事案件捕诉合一机制,是指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轻微刑事案件实行由同一承办人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轻微刑事案件捕诉合一机制,体现了诉讼效益和诉讼公正原则,实践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武斌 《研究生法学》2009,24(5):86-96
仲裁的诉讼化是近年来我国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但至今对仲裁诉讼化的概念并未形成统一认识。本文通过对仲裁制度发展历史的考察,认为仲裁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与诉讼程序在某些方面相类似,不是所有仲裁借鉴诉讼的做法都属于仲裁诉讼化的范畴。进而将仲裁诉讼化定义为:违背仲裁的性质对诉讼进行的简单照搬,使得仲裁独有的特性被逐渐削弱的一种现象。并对如何克服仲裁的诉讼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内部分权制约机制,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了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高办理自侦案件质量,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精神,将自侦案件的立案侦查权、审查批捕权、审查起诉权(包括免诉权)分别赋予自侦部门和刑事检察部门行使,通过内部诉讼程序的相互制约,实现执法自我监督的运行机制。这是检察机关对自侦办案制度进行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检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这一机制中,是否可以适用提前介  相似文献   

7.
审查批捕听取律师意见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使检察机关作出审查批捕结论的依据更全面、更科学,审查批捕案件的质量更高,还可以避免大量无羁押必要的人被较长时间监禁、减少错捕,有利于充分实现对犯罪嫌疑人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行逮捕的提请权、审批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制度 ,其中 ,审查批捕权是专属于检察机关的权力 ,是检察机关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检察机关恢复和重建二十余年来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审查批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形成了一些相应的工作制度 ,对于保证严格执法 ,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随着检察事业的发展和检察改革的整体推进 ,现行的审查批捕工作机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需要改革和完善。一、价值取向审查批捕是一项法律和政策性都十分强的业务工作 ,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特点。这一…  相似文献   

9.
立案监督,是指有监督权的机关和公民依法对立案活动进行监督、督促或审核的诉讼活动。修订后的刑诉法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作了重大调整。其显著标志之一就是确立了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的法律地位,赋予审查批捕部门以立案监督的职权。但在立案监督的具体实践中还面临着许多难点和亟待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立案监督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所谓完备,指的是建立审查批捕工作机制所必须的完整规范、配套齐全的办案制度,这是建立审查批捕工作机制的基础和保障;所谓高效,是指办理案件的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这是建立审查批捕工作机制的目标与结果。它们之间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要达到相互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使之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就必须建立健全好如下10个与之相配套的机  相似文献   

11.
检察制度改革必须遵循三个基本规律:即检察权运行司法化、法律监督诉讼化、制度设计科学化.检察权运行司法化要求建立以检察官为顶点的审前司法审查制度,对公诉制度进行司法化改造;法律监督诉讼化要求在建立行政、民事公诉制度的同时,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建立诉讼行为无效制度和公诉中止制度;制度设计科学化则要求检察制度的设计必须以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为主要目的,以权力制衡为原则,以公平正义、效益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链式管理”,是指对批捕工作全过程进行链式程序化管理,是依法把审查批捕的每一项工作先准确定位,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及量化考核办法,依种属关系和程序法形成链条,并按相应制度制定相应表格卡片,使抽象笼统的规章制度与具体直观的表格卡片相结合,从而使规章制度具体化、办案程序表格化、职责规范明细化。  相似文献   

13.
王珍珍 《法制与社会》2013,(31):183-184
文章首先论述了当前审查批准逮捕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要求以及司法实践重点阐述了建立抗辩式审查批捕诉讼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史丽君 《法制与社会》2011,(15):298-298
本文以汉唐两朝为研究脉络,进而研究法律儒家化在古代司法诉讼制度上的具体表现,最后探究中国法律儒家化对我国司法诉讼制度的影响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现行申诉制度在申诉启动、操作程序、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存在着缺陷 ,亟需予以改造。制度的创新来源于理念的更新。改造刑事申诉制度的路径应以诉讼理念的更新为前提 ,而具体的改造路径则是建立刑事申请再审制度 ,设立刑事申请再审程序 ,使得申诉权实在化、诉讼化  相似文献   

16.
非诉程序与经济法司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司法化是形式司法与实质司法的统一,两者分别由诉讼程序与非诉程序进行保障。经济法中诉讼程序与非诉程序在结构组合上的非均衡性与动态性决定了两者在经济法司法化中的地位与功能不同。现阶段,应当看到诉讼程序功能的有限性,而非诉程序对经济法司法化则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由经济法的特殊性决定,特别诉讼制度的建立并不是经济法司法化的主要途径,经济法司法化最终依赖于诉讼程序与非诉程序的共同保障。  相似文献   

17.
论仲裁制度的诉讼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诉讼和仲裁程序特征的比较,认为仲裁是基于诉讼的缺陷而产生、发展的,仲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仲裁制度化的过程固然承继了诉讼中的许多有益做法,但不宜诉讼化,仲裁的诉讼化有违仲裁的精神,从而使仲裁失去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国仲裁制度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诉讼化倾向,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退回补充侦查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退回原移送案件的侦查机关补充侦查的诉讼活动。它包括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的审查批捕时不批准逮捕退回并通知侦查机关补充侦查和刑事诉讼法第140条规定的审查起诉时对事实不  相似文献   

19.
叶青  周登谅 《法律科学》2004,22(4):74-81
刑事审前程序应当实现诉讼化 ,但是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审前程序的诉讼化色彩相当淡薄 ,而更多地带有一种行政化的色彩。我们主张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审前司法听证制度来实现审前程序的诉讼化 ,从而实现刑事诉讼彻底的司法化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等办案工作中,严格把握案件质量关,这就在诉讼监督工作中贯彻落实化解社会矛盾的要求。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检察机关办案执法环节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化解社会矛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