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司法人格否认是一项英美法系的公司制度,是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责令公司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的一种法律措施。2005年我国《公司法》修改时,规定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一、公司法人格外部逆向否认概述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即我国《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格否认——"正向否认"。事实上,  相似文献   

2.
彭真明  常健 《法商研究》2005,22(4):37-46
当前,《公司法》的修改,在价值取向上,不能过分强调自由或强制,应两者兼顾。授权资本制和折中资本制虽然具有较多的优点,但需要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作保障,在我国现行的法制环境下,公司立法不宜采用授权或折中资本制,而应对现行的法定资本制作适当的修改。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冲突,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土壤之中并不适宜生长,提高监事会的法律地位、扩大监事会的职权,才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督机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公司法》的修改应将公司立法与国有企业改革立法分别进行,还原公司法的私法性与中立性。修改后的《公司法》应规定一人公司,取消国有独资公司。  相似文献   

3.
顾功耘 《法学》2004,(7):3-5
今年是《公司法》实施 10周年。与此同时 ,对《公司法》进行全面修改工作也已列入立法规划。为此 ,上海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上海《法学》月刊社和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所于近期联合召开了纪念《公司法》实施 10周年座谈会及有关《公司法》修改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部门的同志就《公司法》实施 10年来公司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并对《公司法》修改中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姚掌宏 《法学》2004,(7):16-18
今年是《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与此同时 ,对《公司法》进行全面修改工作也已列入立法规划。为此 ,上海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上海《法学》月刊社和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所于近期联合召开了纪念《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座谈会及有关《公司法》修改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部门的同志就《公司法》实施 1 0年来公司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并对《公司法》修改中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弊端及其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彦冰 《法学》2004,(7):10-13
今年是《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与此同时 ,对《公司法》进行全面修改工作也已列入立法规划。为此 ,上海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上海《法学》月刊社和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所于近期联合召开了纪念《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座谈会及有关《公司法》修改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部门的同志就《公司法》实施 1 0年来公司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并对《公司法》修改中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修改应追求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保树 《法学》2004,(7):5-7
今年是《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与此同时 ,对《公司法》进行全面修改工作也已列入立法规划。为此 ,上海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上海《法学》月刊社和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所于近期联合召开了纪念《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座谈会及有关《公司法》修改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部门的同志就《公司法》实施 1 0年来公司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并对《公司法》修改中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涛 《法学》2004,(7):13-16
今年是《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与此同时 ,对《公司法》进行全面修改工作也已列入立法规划。为此 ,上海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上海《法学》月刊社和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所于近期联合召开了纪念《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座谈会及有关《公司法》修改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部门的同志就《公司法》实施 1 0年来公司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并对《公司法》修改中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钱品石 《法学》2004,(7):18-20
今年是《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与此同时 ,对《公司法》进行全面修改工作也已列入立法规划。为此 ,上海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上海《法学》月刊社和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所于近期联合召开了纪念《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座谈会及有关《公司法》修改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部门的同志就《公司法》实施 1 0年来公司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并对《公司法》修改中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修改应着力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俊海 《法学》2004,(7):8-10
今年是《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与此同时 ,对《公司法》进行全面修改工作也已列入立法规划。为此 ,上海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上海《法学》月刊社和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所于近期联合召开了纪念《公司法》实施 1 0周年座谈会及有关《公司法》修改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部门的同志就《公司法》实施 1 0年来公司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并对《公司法》修改中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司法在理念和制度上都应进行根本的变革与重构。公司法的修改在制度模式上应采用公司本位、公司自治的公司法制度模式。公司法修改应与证券法、三资企业法、破产法等法律的修改协调联动进行。公司法中应构建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投资者权益保护、关联交易规制、公司诉讼等公司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年亚 《法律科学》2003,(6):67-76
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本质上是公司之经营行为.早期,因为强调对股东等投资人的保护,各国多对公司对外担保予以严格限制.在现代,各国对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日益放宽,甚而不再对其加以特别限制.公司对外担保应当由公司董事会自主决定.公司对董事会权限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同时通过对董事责任的追究来避免公司滥设担保之风险.我国<公司法>第60条第3款对公司对外担保的规定因为用语模糊,多有歧义,且不能适应公司法之现代发展,应予废除.  相似文献   

12.
赵磊 《河北法学》2006,24(1):102-105
公司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最主要的主体,充当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公司作为组织体,其不具有像自然人一样的自由表达意志的能力.公司与其他主体进行民事交往必须借助公司代表机关的行为.本文从公司代表机关的概念、性质出发,试图还公司代表机关以本来面目;进一步界定了公司代表机关的范围和如何进行公司代表机关的选定.最后对我国的公司代表机关制度进行评析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REVIEWS     
《The Modern law review》1978,41(3):355-364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he Law and Practice Relating to Charities . By Hubert Picarda South African Company Law Through the Cases . Third Edition. By H. R. Hahlo Negotiated Justice : Pressures on Defendants to Plead Guilty . By John Baldwin and Michael Mc Conville Law , Morality and Society (Essays in Honour of H. L. A. Hart). Edited by P. M. S. Hacker and J. Raz Gore -Browne on Companies , 43rd edition  相似文献   

14.
论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司相互持股现象是公司企业的商业文明在 2 0世纪飞速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存在既有其积极因素 ,也有其消极因素。各国公司法依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对公司相互持股问题采取了不同的立法模式。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公司相互持股问题未作规定 ,应借鉴成功作法 ,建立和完善对公司相互持股进行法律规制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公司法立法结构关乎公司法的立法质量、成本以及公司运行效率。我国采用统一公司法的立法模式,以有限责任公司为目标公司,并以股份有限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衍生品。这种立法结构扭曲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相互关系,造成了在法律解释和适用上的诸多困难。在未来修改公司法时,我国应以股份有限公司为目标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为其例外,重新构建公司法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REVIEWS     
《The Modern law review》1973,36(5):559-568
Final Appeal —A Study of the House of Lords in its Judicial Capacity . By Louis Blom -Cooper and Gavin Drewry . Company Law and Capitalism . By Tom Hadden . Gore -Browne on Companies , 42nd edition. By A. J. Boyle The Protection of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a Limited Company . By Hendrik Prins .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的合同路径与公司法规则的正当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罗培新 《法学研究》2004,26(2):71-83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公司合同理论认为,公司是一组合约的联结,多方博弈的结果将创造出内生性合理秩序,不应强行加入外生性制度安排。然而,与普通合约迥然相异的是,公司合同是长期合同和关系合同,存在着诸多漏洞,仅靠合同法并不足以保障各方预期。作为公司合同的模本机制和漏洞补充机制,公司法补充而不是代替了公司参与方的合约安排。因而,立法者只有按照合同的规则和市场的路径来进行公司立法,公司法规则才能获得正当性。  相似文献   

18.
浅析债权出资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缨 《政法学刊》2007,24(4):80-84
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是2005年版公司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新修订的公司法在出资形式制度上对债权作为出资物采取了宽容的态度。需要重构公司法立法理念,建立起包括债权出资在内的灵活的股东出资形式制度以及比制度建立更为重要的制度实行问题。  相似文献   

19.
REVIEWS     
《The Modern law review》1974,37(2):228-240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Criminal Appeals : English Practices and American Reform . By D. J. Meador The Right to be Different : Deviance and Enforced Therapy . By Nicholas N. Kittrie Databanks in a Free Society —Computers , Record -Keeping and Privacy . Private Lives and Public Surveillance . By James B. Rule Payment for Pain and Suffering —Who Wants What , When and Why ? By Jeffrey O'Connell and Rita James Simon Charlesworth and Cain : Company Law . Tenth edition. By T. E. Cain Australian Company Law . Second edition. By W. E. Paterson and H. H. Ednie Taxation of Companies . By Richard Bramwell Cases and Materials in Revenue Law . By A. J. Easson Diplomacy in International Law . By G. E. do Nascimento e Silva Succession of New States to International Treaties . By Okon Udokang Matthew Hale . By Edmund Heward Farewell to the Assizes . By Sir Basil Nield Confessions of a Country Magistrate . By Edmund Grierson Archbold : Pleading , Evidence and Practice in Criminal Cases . (38th ed.) By T. R. Fitzwalter Butler Company Promoters . By J. H. Gross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从公司合同主义的理论解说路径出发,还是从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实践背景切入,甚或是从商主体治理的制度诉求出发,公司法的基本定位都应当是"服务型"的。以"服务品质"为标准重新检视中国公司法,我们会发现其至少存在"知识源"供给不均衡、公司合同范本"老化"以及过于依赖后置型公司合同"漏洞"填补机制三个层面的问题。这意味着中国公司法需要进行一场深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引入与更新立法"知识源"、缺省性规范增量扩容、公司法规范的清单式指引设计、程序性规则体系化完善,以及构建创新导向型公司法基础规则、以信息信用为核心统筹公司信用监管体系、打造有助于投资而非投机的公司金融规则等举措,提升中国公司法在私人治理和国家战略两个维度上的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