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城所在的勐董芒弄坡上,长着一棵“三合一”的菩提树,当地群众把它叫做“民族团结树”。2009年5月,我们来到勐董,在“民族团结树”下和几位曾见证佤山历史的老人,一起留了影,录了像,并且商讨如何为佤山建设和发展再作些贡献。  相似文献   

2.
阿佤山印象     
走近临沧,便走近了阿佤,走进沧源,便走进了佤山;阿佤山再高,却有条条山路通向山外。佤山是神奇的,阿佤人的胸怀是敞开的。在大雾淌散,新茶待摘之时,我们走进了佤山。佤山沧源,我国佤族聚落之乡,全县现有佤族人口12.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3.8%,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28%。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临沧地区西南角,全县地势北高南低,峰峦连绵,平均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南滚河、小黑河,属萨尔温江水系;拉勐河、勐董河,属澜沧江水系。全县有闻名遐迩的古崖画群、南滚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  相似文献   

3.
<正>5月13日至15日,沧源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迎来市级验收。在沧源,验收组通过形式多样的验收方式,考核涵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6+N进"各方面的内容。用好"互联网+"打造新佤山在勐省镇芒阳村,有一个集"展示、教育、文化、存储"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村史室"平台,  相似文献   

4.
王佛全 《今日民族》2002,(11):32-35
勐阿村的早晨总是被大雾笼罩,太阳差不多要到12点才会照到这个村子。这是盂连县海拔最低的地方,仅有500米。勐阿村与缅甸佤邦总部仅一河之隔,站在勐阿村傣族寺庙的金塔旁,就可以看到缅甸繁华的帮康市。  相似文献   

5.
哈尼山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南糯山、西定山、巴达山,勐腊县的勐满山区、易武山区,景洪县的勐宋山区,都有哈尼族居住,这些山被人们称为"哈尼山"。而居住于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反映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生动实践的专题纪录片《一家人过日子——云南故事》,已由云南教育出版社所属云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2017北京图书订货会"一号馆亮相。本片分上下两集,共80分钟,围绕"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展开。上集《一家人》通过民族团结誓词碑、独龙江隧道、孟连事件、佤山幸福工程、喜洲镇喜林苑、纳西东巴和桂生等故事,融入珍贵的历史影像,生动阐释了60多年来云南各民族怎样成为一家人;下集《过日子》则讲述了发生在通海纳古镇、巍山西莲花村、永仁诸葛营村、洱源郑家庄  相似文献   

7.
李妍妍 《今日民族》2021,(10):26-28
佛房社区位于澜沧县城区中心勐朗镇东南部,12平方公里的社区内居住着汉、拉祜、佤、哈尼、彝、傣等10多种民族,人口共计21156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社区.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社区党总支将民族团结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近年来,一直对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进行实践和探索.2014年,佛房社区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文明社区".  相似文献   

8.
克木人是我国未识别族群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和景洪市的勐腊、尚勇、勐捧、勐满、勐伴和嘎洒6个乡镇,共有19个村寨738户3291人,其中,勐腊县有12个村寨498户2270人。克木人是古代百濮族群的一支,有自己的语言,与佤语、布朗语、德昂语同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没有文字,少数克木人识傣文。  相似文献   

9.
云南民族出版社佤族女编辑鲍明秀哽咽着一遍遍朗读这首佤族神话史诗<葫芦的传说>,在这优美动人的长诗里蕴含着浪漫的伤感情调.长诗的译者,也是她的启蒙老师刘允褆,去世已有半年.她告诉记者,刘允褆年届花甲即匆匆辞世,回顾他这一生,作为一个北京人,或许在学术或者是文学上没有什么惊人的成就,但他把大半生心血和情感献给了佤山,献给了佤族人民,他是佤族人民心目中"佤山的儿子".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17日,是缅甸联邦第二特区(佤邦)和平建设20周年庆典.我们受佤邦政府的邀请,参加了在其首府邦康举行的庆典.在随后的走访中,我们耳闻目睹了佤邦和平建设20年的成就,为佤邦人民在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和平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感动.  相似文献   

11.
正"耿马"傣语译为"勐相耿坎",意为跟随白色神马寻觅到的黄金宝石之地。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成立于1955年,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境内居住着24个民族,其中10个世居民族,全县总人口28.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5.3%。这些因素,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耿马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二五"以来,特别是2013年启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12.
永德县是一个多民族的散杂居山区农业县,共 业人员还俗回家,佛寺被挪作它用。党的十一届三辖12个乡镇、117个村民委员会,2002年末全县总人 中全会以后,1980年永康镇送吐傣族佛寺第一个被口32.4万人,居住着彝、佤、布朗、傣、傈僳、德 政府批准恢复活动至今,全县先后恢复佛寺38所昂、拉祜族等2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 (含空佛寺12所),主要分布在永康、勐汞、勐板、总人口的21% 。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南传上座部 明朗、大山、德党、崇岗、班卡等8个乡镇,多年佛教和基督教两种,傣、佤、布朗、德昂…  相似文献   

13.
信息     
《今日民族》2010,(7):63-64
云南出版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口袋书”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云南省民族团结知识简明读本》一书,近日以汉文和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佤文、彝文、哈尼文、藏文、苗文、纳西文、白文等12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发行。7月30日,省委宣传部、省民委共同举行了出版仪式暨新闻发布会。《民族团结一家亲》以问答形式,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地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简述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4.
傣族祖先有建寨先立寨心,建勐先立勐心的习俗.勐腊坝子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一个大坝子.勐心寨叫曼庄寨,传说是古人从勐腊坝子两端即坝头坝尾同时赶猪相会于曼庄,古人就把此地确定为勐心寨.勐腊坝子的勐心,在曼庄寨子东南方向二百米处的一块草坪上,其标志是一棵菩提树.傣语称这株菩提树为"戈西利庄勐"."戈西利庄勐",在傣语里意思是勐腊坝子(勐)中心标志菩提树.  相似文献   

15.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国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  相似文献   

16.
正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成立于1955年,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耿马",傣语译为"勐相耿坎",意为跟随白色神马寻觅到的黄金宝石之地。这里居住着傣族、佤族等24个民族29.67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5.3%。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儿女世代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历史上曾多次英勇抗击外敌,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先后有近两千名复员军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知识青年,在勐撒、孟定拓荒垦殖、建设农场。  相似文献   

17.
《今日民族》:请您谈谈"佤山幸福工程"的由来. 徐向东县长:2012年3月,我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7日那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参加云南团审议.我有机会发言,我发言的主题是"兴边富民工程",当时我说,佤族是一个"直过"民族,通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等一系列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以来,阿佤山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2005年以来,我们兴建改造了2万多户民居房,共有8万人告别了茅草房、杈杈房.胡锦涛主席听后很高兴,并关切询问: "现在还有没有?"我如实汇报: "还有近8000户,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一首诗这样写到:"天不孤独云孤独,所以云伴着天;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依着树;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云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而"硒都"恩施则正是一个让水、云、鸟都不觉得孤独的绿色家  相似文献   

19.
<正>在滇西南边陲南汀河源头,有个美丽的村落——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大勐准村。这是个"名寨":2003年8月被列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2012年入选国家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2013年被授予国家级"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称号;2013年,被列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据《博尚镇志》载,勐准寨建于1414年,是一个古老的傣族村寨。村里颇有名气的大勐准缅寺、勐准大佛塔见证了其数百年的兴衰。不过大勐准的"名气"更多的还在于其欣欣向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告别"茅草屋"时代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参加云南代表团讨论时,听取沧源佤族自治县县长徐向东的汇报后,得知边境一线还有佤族同胞住着危房,当即指示相关部门安排实施沧源县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2012年9月12日,沧源迎来了一件永载史册的大喜事,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深情厚意,在省委、省政府和临沧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倾力相助下,沧源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佤山幸福工程"扶贫攻坚战正式打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