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古代法律思想中长期存在着天理、人欲和人性问题的争论.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主张"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进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著名论断,并要求人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本文认为过去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学术界对朱熹的理欲观评价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重新做出客现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朱熹理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即理欲观——所谓"存天理,去人欲",这一观念成为其构建理学之本体论基础,亦为朱氏工夫论之基本取向。本文试通过还原朱熹理欲观,详述南宋之后理学家对于"存天理,去人欲"的基本看法,并结合当今社会的基本状况,分析朱熹理欲观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法系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以天理为其评价社会规范的最高准则,并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融入其中,认为"礼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佳手段。这种"天理"观是自然法思想的表现。礼是自然法的现实化,而贯穿在这种社会治理思想中的是一种朴素的"民本主义"。虽然这种自然法思想的发展不能和西欧自然法思想的发展相提并论,但确实起到了抑制"人治"恣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天理与人情为内容的情理观影响、规范着中国传统社会民事法律规则,确立了传统民事法律的最高要求与最低底线,其以儒家礼治思想为基础,以公允、诚信、习俗原则为表现形态,贯穿于古代社会民事立法、司法、执法制度的各个方面。天理、国法、人情的和谐既是古代封建官员追求的目标,也是民众民事行为的准则,并由此构建了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人情社会。在构建中国民法典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科学地对待传统的情理观,取其世俗化、民族化以及权利义务对等性等合理因素,为制定融传统性与现代性为一体的中国民法典所用。  相似文献   

5.
从广义法理学来理解,中国有自己传统的法理学。从广义法理学出发,中国传统法观念是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大法观念,包括意识、规则和习惯,表述为合理或者说具有正当性的秩序和规范体系。它的哲学是天、地、人一体的生命哲学,亦即万物有机的世界观。在全球范围内,在人类历史上,中国传统法理学的这些精髓不仅在内涵和特质上独一无二,而且亦同样内含人类法律对真、善、美共同理想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法理学的大法观念有利于克服实证主义法律观的过度狭窄,动态的合理正义观有助于我们确立主体的自觉和文化的自信,而生命哲学亦即有机世界观对机械唯物论和原子世界观的非生命性都是一个超越,从而在法的哲学上形成道德对功利的引导之势,促进人的类本质在法律中的实践和实现,以迎接全球化时代和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邵方 《法学论坛》2007,22(1):124-129
朱熹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天理说是朱熹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德礼政刑、刑以弼教的德刑观;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司法观;任贤使能的人治观构成其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朱熹法律思想是对孔子以降的儒家法律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其法律思想具有革新性和经世致用性,对后世的法律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特定的环境造成了罪犯头脑中存在着求神拜佛、看相占卜、问卦算命的现象。罪犯中的求神拜佛与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罪犯的问卦算命与古代哲学“阴阳大化”不是一回事;罪犯中的知行相悖现象违反了传统哲学中的知行合一原则;罪犯的放纵欲望违背了传统哲学中“天理人欲”的积极思想。用传统哲学思想对罪犯进行针对性地改造,可以使罪犯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用“致良知”三字概括自己的学说,提倡知行合一,教人防“私欲”,从而达到“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的圣人境界。超凡入圣的路径就是致良知,是建立在“致”的基石之上的。致良知道德修养论包括了内外工夫,知行合一并最后达到理想人格,是内心省察与外在磨练相互为成的结果,是求诸于心和道德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理欲论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不乏很多合乎人性的思想,文章通过对传统理欲观的梳理,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邹益民 《法商研究》2021,38(6):88-102
当代中国主流法理学的发展呈现专业化、技术化和功能化加强的趋势,与整个社会生活失去联系,并把技术上的强功效当作法律发展的标准,从而脱离、遮蔽与消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主体性发展上无甚作为,陷入内卷化困境.这是由中国法理学坚持片面肯定的现实观、无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力、无力反思中国主体性的可欲性所导致的.要破解这种内卷化困境,我们可以坚持反思的现实现,运用想象力,以此发展中国的法律形式,表达整体性的中国社会,形成自主的中国法理学立场,最终形成中国法理学的可欲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通过比较分析人性理论,将合理利己主义与己他两利人性观结合得出新合理利己主义的人性观。以新合理利己主义人性观视角分析规范非法证据排除中司法人员行为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建议,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司法人员的行为规范。这些具体法律制度的实施对自利行为进行规制,有利于司法活动更加公平公正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我之所以明确反对在司法活动中一般性地考虑民意,至少有以下3个原因:第一,在技术层面,所谓多数人的情感或称"民意",其实是很难被法庭准确获取的。例如,在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中,法庭当庭作出民意测验,但这是否合理?旁听审判者都是什么人?他们的意见能否代表民意?实际上,在司法过程中我们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机制去发现"民意"。第二,作为旁观者和局外人,普通公众对一个案件发表看法的时候,总是要预设一些案件事实,比如说,"彭宇明明没撞人,法院却判他赔偿,真没天理!"、"吴英案不就是个民间借贷吗?居然判死刑!"等,而法律人则恰恰需要通过举证责任的分配、证据的认  相似文献   

13.
蒋九愚、文庆在《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撰文认为,庄子和尼采的知识观与他们的人生哲学是密切相关的,他们的人生观决定了他们的知识观,反过来,研究他们的知识观更能把握和凸显他们人生观的内涵差异。如果说,庄子是出世的和悲观的,他对知识持一种消极的否定态度的话,那么,与之相反,尼采则是世俗的,乐观的,在相当意义上他对知识持一种积极的、否定态度。具体来说,庄子是反对求知的,他关注的是本真的生命,认为知识会扰乱人的心灵,不能让人的心灵归于平静。庄子悲观地突出了知识对于生命的弊害。尼采是鼓励求知的,他关注的也是本真的生命,认…  相似文献   

14.
宾斯万格吸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精神分析进行了“改造”,创造了存在分析学。存在分析学强调人的在世之在,关注人的整体性。存在分析就是要引导病人形成多样的世界设计,理解自己的在世之在,去过本真的生活。人不仅是在世之在,而且还是超世之在。他的存在分析观开创了存在分析研究的新取向,凸显了积极自主的人性观,促进了美国存在心理学的发展,但也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  相似文献   

15.
人本法律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法学领域的应用与延伸,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法律理念。人本法律观的价值在于它不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而且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将人的全面发展与法律直接结合,开辟了人是法律之本的新领域。人本法律观将促使我国法律观的转型,指引着中国法学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卡尔·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的理论核心是强调对人的尊重,人的价值、情感、自我实现。他首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在心理治疗领域创立了“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观。  相似文献   

17.
何谓“恕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宽恕”、“宽容”,就是将心比心,就是推己及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也。恕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古之仁人君子的道德高地。想当年,武则天当政,狄仁杰入相本是一个叫娄师德的人推荐的。这娄师德为人厚道忠恕,他从不对别人讲推荐狄仁杰的事,包括狄仁杰在内的人都不知道。狄仁杰和娄师德共事,“颇轻师德”,并数度想把他排挤在外。  相似文献   

18.
墨子的法律观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作武 《法学评论》2004,22(2):138-144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他的学说中包含着一些重要的法律观。他以“天志”为“法仪” ,借助天的力量来塑造和设计社会的法则 ;他的“兼相爱、交相利”主张是其朴素平等观的表达 ,隐含着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和对私有财产予以保护的意识 ;他的“尚贤”论反映了小生产者参与政治 ,分享国家权力的愿望 ,但不能与欧洲早期的“民约论”划等号 ;他的“尚同”说既是对法律起源的一种认识 ,更是其君主专制主义思想观的高度概括。总之 ,墨子的法律观兼具积极和消极两面 ,反映了当时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小生产者思想追求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韩荣 《检察风云》2012,(24):51-53
发家致富是很多人的人生梦想。湖南一位汉子,通过艰苦打拼成为了亿万富翁。春风得意之际,他却雇凶用"人弹"将仇家炸死,一手炮制了2人当场身亡、6人受伤的惊天大案。案发后,他金钱开路,买通所在城市的纪委书记和两位副检察长,并成功走出看守所大门,随后携带巨款亡命天涯。尽管他隐姓埋名,欲将身份"漂白",但在潜逃4年后,还是落入了警方的天罗地网。2012年8月1日上午,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天湖爆炸案主犯周龙斌犯爆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传统诉讼文化中,"天理、国法、人情"是传统诉讼的价值选择,古人从"天理、国法、人情"这三者的关系中更好地把握了解决纠纷的最佳方式."无讼"的诉讼理念通过道德教化的手段,与"天理、国法、人情"相互交错,为建立一个理想的和谐世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讼"和传统诉讼中的情理因素的实质都是古人追求"和谐"理想在法律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