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宏 《半月谈》2003,(19):79-81
今年8月11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以下简称应急中心)截获一种名为“冲击波”的计算机病毒。在病毒出现后的4个工作日内,我国就有上百万台计算机受到感染,涉及金融、电信、教育、政府等各个地业。各种计算机病毒大多出自客之手。黑客行为,已成为网络时代的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犯罪常用的手段有黑客攻击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利用计算机网络侵财、侵犯知识产权、传播淫秽物品等。技术性与智能性、迅速性与隐蔽性、犯罪“暗数”大、社会危害严重等是计算机犯罪的特点。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缺陷、犯罪方式使罪恶感淡化、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使犯罪人心存侥幸、立法相对滞后等原因促使计算机犯罪增长。必须完善计算机运用的立法 ,加强法制教育 ,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技术防范以遏制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3.
概述对网络管理人员来说,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是一个望而生畏的任务。特别是随着病毒越来越高级,并能找到新的方式毁坏系统,情况更是如此。这些增加的复杂性使得网络管理人员很难达到100%时间内对病毒能有100%的检测。此外,检测到病毒已经感染了一个文件,却不能阻止数据损坏和病毒扩散,且更正病毒造成的损害需要时间。一、什么是计算机病寓计算机病毒是一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它具有再生能力,可在电脑系统中繁殖、生存和传播,能自动地通过修改其他程序并把自己嵌入其他程序中,或将自身复制到存贮介质中,从而“感染”其他程序…  相似文献   

4.
传播计算机病毒 ,黑客攻击 ,盗用网上服务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财产犯罪 ,传播淫秽物品 ,网上经济间谍 ,侵犯知识产权等 ,是计算机犯罪常见形式。计算机犯罪具有高技术性 ,快速和隐蔽性 ,犯罪人员低龄化 ,犯罪地域广、跨国犯罪突出 ,危害性大 ,造成的损失严重等特点。其犯罪原因有 :经济利益驱动 ,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缺陷 ,犯罪行为人缺乏法律意识 ,发现难破案难 ,法律不健全 ,打击不力等。加强和完善计算机立法 ,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增强计算机有关人员的法制观念 ,加强网上执法和网际间的司法合作是防治计算机犯罪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犯罪这一术语的涵义,迄今为止尚无定论。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有关计算机犯罪的定义,从整体上可分为狭义说、广义说和折衷说三类。文章认为,计算机犯罪是指刑事责任主体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为侵害对象的犯罪行为。计算机犯罪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或其它技术进行的,因而有其固有的特点,所以设置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犯罪的措施应当体现“未雨绸缪”。文章还评析了我国修改后的刑法对计算机犯罪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自从1966年10月世界上首次发现计算机犯罪以来,涉及计算机的犯罪使日趋增长。如何有效地遏制计算机犯罪,本文从界定计算机犯罪人手,对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和构成以及刑事处罚做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的计算机犯罪案件逐年增多,已达近千起,并且80%以上发生在金融行业,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探讨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和防治对策,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配合当前的“严打”斗争,维护社会安定,完善刑事立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和特点计算机犯罪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也下是严格意义上的犯罪类型。所谓计算机犯罪,并不是计算机本身犯罪的总称。计算机犯罪的主体是行为人,计算机只是犯罪的工具或犯罪的对象。与传统的犯罪相比,计算机犯罪具有…  相似文献   

8.
北京某公司在其反病毒软件KV300L++版中安置“主动逻辑锁”,给计算机犯罪研究提出新课题.“主动逻辑锁”属于破坏性程度,应从法律上明确,制造“主动逻辑锁”和制造“逻辑炸弹”与制造计算机病毒都是犯罪行为.目前,亟需单独制定《计算机安全保护法》,完整计算机犯罪概念,培养惩治计算机犯罪专业人才和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9.
第二百八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馒入国家事务、因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对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库兴抒例价格改‘增加的好作后导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O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  相似文献   

10.
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与犯罪心理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自1993年以来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我国网络犯罪人多为青少年,犯罪目的较简单,均有计算机及网络的专业知识。其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一)作案人的年龄生理特征;江)犯罪人几乎都没有罪恶感;(三)好奇心和表现欲是促成网络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四)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和守法行为习惯严重缺乏。超前防范计算机网络犯罪心理已成为专业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犯罪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犯罪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自1986年在深圳发生第一起计算机犯罪大案以来,案件数量直线上升,性质日益严重,造成的社会危害不断增大。本文拟对我国汁算机犯罪类型、特点、趋势、社会危害及其对策发表一管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什么是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许多国家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信息的收集、存贮、处理和交换。计算机已成为信息、财富最集中的场所,因而它也必然会成为敌国情报机关和各国犯罪分子瞩目的破坏对象。在西方发达国家里,计算机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犯罪的案件也与日俱增,如何侦破计算机犯罪案件,已成为公安机关急需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本文试就如何开展对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侦查问题,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和特点计算机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本身及其资产…  相似文献   

13.
欧盟各国高度重视包括病毒在内的计算机犯罪领域的跨国合作,积极推动、促进欧洲<网络犯罪公约>的全球化.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法律防范的协同理论和其他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相比,其威胁具有"公害"的广泛性、不确定性等特征.病毒的攻击性集中体现在"黑客"化的特征中.计算机病毒、木马等"黑客"程序呈现出结合的趋势,数据破坏与信息窃取并存,计算机病毒的攻击范围和破坏程度空前,因此法律责任有所强化和升级.运用协同理论,建立我国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法律理念,建立政府监管机构、反病毒厂商、科研机构和用户之间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和通报机制.明确网络参与方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产品质量法>解决的是一般用户层面的问题,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仅适用<产品质量法>显然不够.  相似文献   

14.
涉及计算机犯罪是当前我国日趋严重的社会犯罪现象之一。涉机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非法性和广泛性。目前,我国涉机犯罪的犯罪主体层次较高,犯罪的隐蔽性强,犯罪本身具有诱惑力,侦查困难,对社会和舆论欺骗性强。涉机犯罪主要有财产型、非法侵入型、破坏型、滥用型、跨国涉机型等类型。犯罪的主要手段有资料篡改法、制造病毒法、西西里香肠法、逻辑炸弹法。防范涉机犯罪,应立足全社会防范,坚持行政防范,加强行业专门防范,完善立法防范,并促进国际合作防范。  相似文献   

15.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计算机与计算机病毒这一对孪生姐妹相伴而行,可以说是福祸同降。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应用,导致了计算机病毒广泛传播,尤其是网络蠕虫病毒传播得更快更广。本文介绍了目前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在计算机病毒防范方面,不但要取得共识,加强整体防范,而且更要有创新意识,“动态防毒技术”和发布防病毒“原则(Policy)”就是较为新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犯罪也在急剧增加,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日益严重的一种新兴犯罪。它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构成威胁。深圳市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相对较为发达,计算机的使用也较为普遍。随之而来,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犯罪在我市也屡有发生。因此,对计算机犯罪的防范和侦破已成为深圳公安部门在信息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制问题,我国已颁布了不少有关法例,《新刑法》首次规定了计算机犯罪和相…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社会中各个领域,促进了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但是作为文明成果的消极产物——计算机犯罪也随之产生,并且严重威胁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成果的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很多国家已为此而立法或颁布有关条例。在我国,继1991年颁发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1994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之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首次在此法中的第六章第一节第285条、286条规定了计算机犯罪,并规定了…  相似文献   

18.
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技术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犯罪作为一种高智能型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呈现出新态势。文章对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特别是犯罪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计算机网络犯罪类型中几类高发案件进行了技术防范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及侦查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平 《警察技术》2009,(6):8-12
确定划分和把握计算机犯罪类型,有助于制定、修订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刑事法律,更有利于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犯罪。本文从我国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类型入手,论述了我国刑法对计算机犯罪的适用,进而对计算机犯罪的侦察策略与方法作出简单介绍与归纳,以期对公安机关网络监察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犯罪的罪与非罪郭光华据报道:家住英国伦敦北部的19岁男学生理查德·普赖斯,在年仅16岁的时候,利用自己购置的价值750英镑的个人电脑进入了美国空军的电脑网络。最近,他因几年前闯入美国空军电脑网络系统“开个玩笑”,被伦敦地方官罚款1200英镑(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