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课堂提问的“贵族化”倾向,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局限于少数“尖子生”。我们认为,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这种倾向危害多多。 危害一: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原则。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所有学生创造平等的学业成功机会,给学生以普遍的人文关怀。既然受教育权不是某些人的专利,我们的教师就没有理由不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上课总是提问几个“特殊”的学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形成教育过程中的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是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但无论是教师问学生,还是学生问教师多是涉及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由于受课堂时间等诸因素的影响,发问的学生面总要受到限制;为了给予弥补,让学生善思多问,我鼓励学生用书面形式提问(一般写在练习本上),对于学生书面提出的问题,有些我在课堂上统一讲解作答,有些则书面回答或个别交谈辅导。我称这种方法为“补偿式提问”。这样做很受学生欢迎,其好处有: 一、及时反馈信息。有益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及需求,思维方式及思想动态等。  相似文献   

3.
提问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提问的艺术方式:一、诱导式提问诱导式提问就是教师通过提问,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启学生。乙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运用这种方式提问,关键在“诱”.核心在“导”。如,我在初二讲“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开导学生发问的:“原始社会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制度。而奴隶制则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又是惨无人道的。那…  相似文献   

4.
由于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教师的课堂结构起了很大变化,“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即由“老师讲学生听”变成了“老师问学生答”。热闹是怪热闹的,但并非都能收到“令其善疑,诱以审问”的效果。一般来说,有计划的课堂提问均是由教师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这样,一个个问题就像一个个路标,牵引着学生前进。自然,教师的主导性是加强了,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相应地被忽略了呢?会否造成“教师提问——学生略答——教师讲解”,问答不止、讲解不止、循环往复的局面呢?实际上“提问”不  相似文献   

5.
在给高一学生讲“商品”这一概念时,我结合课文上的图示,运用教学中有关的“集合”知识来阐明商品的内涵与外延。下课后,有几位学生问我:“老师,您是教政治的,怎么也懂数学?”语气中带着几丝怀疑、惊奇和敬佩。时下,一些人包括不少学生对政治教师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教政治的“不过会讲几句干巴巴的空道理而已”,没有(也不必要有)其他什么“本领”。因而瞧不起“教政治的”。针对这一偏见,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改变一些人的错误看法,以改变政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是从道理上向学生讲清,政治教师不只是会讲“大道理…  相似文献   

6.
第一、检查式提问。这种提问要求有教师问并有学生答,教师所提问题是上节或本节课讲授的内容,范围不大,题目也较小,如“是什么”或“为什么”等。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更好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督促学生认真复习和听课。同时教师还通过对提问进行课堂总结,以点带面,使全体同学都能从中有所收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探求行为指学生对客观环境的参与 ,对客观环境的反应和应变行为。中学生想象力丰富 ,好奇心、好胜心强 ,他们往往初生牛犊不怕虎 ,敢想敢说 ,敢做敢为。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探求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体做法如下 :1 启发学生多提问。提问是中小学生借助教师的力量对未知领域进行认识探求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提问了解事物 ,认识事物 ,探求事物的因果 ,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观察、认识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学生提问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常常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提问隐藏着学生的求知欲和探求精神。教师不应回避 …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改革开放、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如何开展?政治课教师怎样做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湖南省长沙市第21中学政治教师黎元元,通过创设“人生道路上的朋友信箱”(以下简称“人朋箱”),做了大量的工作,沟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取得了学生的充分信任,以真诚、朴实的文字,向学生讲述了人生的真谛,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中的一些个别思想问题。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为我们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趟出了一条很好的路子,为教育者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表帅。当我采访她的时候,深深地被她身上焕发出来的朝气与热情打动了。这位被学生称为“知心知己的好老师”、被同行誉为“政治教师的楷模”的女教师,一谈起她的“人朋箱”,很是兴奋;一谈起她的学生,便充满深情与爱心。她为什么会这样?请看以下几个数字:  相似文献   

9.
怎样讲好中学政治课,是政治课教材教法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中学教师、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和实习生在讲课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几个基本的关系需要搞清楚,本文将其归结为几个“不等于”。一、启发式教学不等于单纯的提问中学政治课的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不断地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提高觉悟、增强能力。进行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见个环节:(一)教师必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试行的会考,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它有很多好处。但政治实行会考以来出现的新情况,确实令人担忧。其原因在于,学校感染了多种“突发病”。主要有:一是政治教师突患“骨质疏松症”。会考以来,《思想政治》不在理科学生的高考范围之内,它由主科变为副科。政治教师过去是理直气壮地抓思想政治课教学,而现在却是“骨质软化,硬不起来”。一怕抓政治教学挤了数理化,二怕抓得紧惹恼了学生,三怕抓得不适当、领导看不上。政治教师就是这样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夹缝中生存、工作、挣扎。相当一部分政治教师经受不了“骨质软化”的折…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是教师有目的地提供一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对学生应做些什么、应如何做的暗示,以便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政治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的提问过于随意,有的甚至为了追求课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首先要难易适度。提问过易或过难,都不能引起和促进学生的思维。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是使学生“跳一跳搞到果子”,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经过积极的思考之后,能回答上来。据心理学家研究,问题的难度是当全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学生经过思考能回答上来为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第一,要认真备课。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需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所要提问的问题。一节课中,提问什么,怎样提问,先提问什么.后提问什么,都要认真考虑…  相似文献   

13.
向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常会遇到学生说不好或说不出来的情况。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基础知识抓得不牢,“嘴”上功夫不硬。为了能够以说促学,握高教学效率及培养学十口头表达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经常鼓励学生说,为学生撑腰壮胆。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表达能力不尽相同,因而说得好坏不一样。无论说好说不好,教师都要多为他们创造说的情境和机会。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说中激趣,说中解疑。二、强化基础,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说到“点子”上。初、高中各年级思想政治教材都自成体系,章节较…  相似文献   

14.
作为政治教师,相信诸位同仁听课时经常遇到熟悉的一幕:老师神采飞扬,学生冷若冰霜;老师手舞足蹈,学生无动于衷;老师热情高涨,学生无精打采。何故?如此的教学只有教,而忽视了学,拒学生于千里之外,学生怎能会“赏脸”呢?新课程强化学生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尊重学生,弘扬学生的个性,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那种“目中无人”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更新一些陈旧的观念,尤其是改变“听话、顺从就是好学生”的错误标准。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50多个学生就相当于50多部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书。这些“书”各有各的精彩和…  相似文献   

15.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的问题转。学生不愿意提问,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善于发问美国课程学家拉尔夫·泰勒曾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很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课程改革促使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激素”,是老师手中的“指挥棒”怎样进行提问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新颖奇特的角度。提问“切入”的角度不同,效果迥然有別。如“什么是商品?”这种提问,只能引导学生机械地啃书本、背定义;“农民在责任田里种的西瓜是商品吗?”回答这个问题,不仅要对概念深刻理解,还必须学会灵活运用。二是选准突破口,即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进行提问。如在讲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一个完整的提问应由置境、置疑设诱和设评四个阶段构成。若缺少其中的一?或两个都不能达到提问的最佳效果。置境阶段。教师用指令性语言设置问题作境,由设景或讲解转入提问,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提问有所准备。如“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共同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好,通过上面小分析.请大家考虑……”等。置疑阶段。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译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再要求学生回答。设诱阶段。若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方式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遇到肤浅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课堂前五分钟,教师根据上堂课讲的主要内容,出一两道题让学生做,要求他们用专门的“课堂作业本”扼要回答,然后立即收上。每次课堂作业教师都要逐一批改,成绩纳入平时成绩”一栏。这样做,对思想政治课教并有“四利”。一、利于督促学生果外巩固复习,及时掌握内容要点。因思想政治课课时较少,学生课堂接触教材时间也少,教课堂作业可促使学生课外多识记、多温习。二、利于学生课堂“温故知新”。答题的过程就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复习的过程,为学新内容作“奠基”。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课外复习情况,避免了通过单个提问来了解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19.
某中学,有一政治教师提问学生:“世界上存在不存在只有内因没有外因也会发展变化的事物呢?”出于教师意料之外,有个学生与众不同地回答说:“存在,宇宙发展变化就没有外因”。他的回答引起师生的兴趣和争论。这个学生的回答对不对呢? 应当说,教师所提的问题,是指具体的事物,而不是指整个宇宙。唯物辩证法认为,就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言,它的内因和外因是同时存在,同时起作用,缺一不行的。但它首先把事物的发展变化,看做是事物的必然的“自己运动”,主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始终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政治教师要成为善问的“智者”,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一)曲问。所谓“曲问”,是指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个弯儿,从问题的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在讲“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有切身体验,我没有从正面直接就事论事,而是转弯抹角这样发问:“同学们,当你买好了商品即将离去时,老板还要你多付两角钱的成交费,你付不付?”这一问,把大家问住了,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问这样一个有悻常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