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定有关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法律,应当认真研究国外的有关理论和实践,借鉴成功经验。本文简要介绍一下美、俄、英、德、法、日等国突发事件应急方面的法律制度。应急法律规范体系美国的危机应对体系向来为世人瞩目,其公共应急法制堪称现代国家应急法制的范本,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紧急状态法律体系。从效力等级看,最上位是宪法;其次是综合性法律《国家紧急状态法》;然后是单行法。此外,还有直接规范危机处理的应急预案和计划。其数量相当可观,内容十分详尽。俄罗斯的应急法律体系也相当完善,以宪法和紧急状态法为基础,制定…  相似文献   

2.
苏政发[2020]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现将修订后的《江苏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05年10月14日印发的《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时废止。2020年1月20日江苏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全面提高本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江苏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江苏省机构改革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我国传统的行政应急管理体制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制度创新:从"事后型"体制向"循环型"体制转变;从"以条为主型"体制向"以块为主型"体制转变;从"独揽型"体制向"共治型"体制转变。《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的突破性规定,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提升民政系统内广大职工及全市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意识,吉林市图们市民政局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全市《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一条街活动。利用宣传展板、黑板报、宣传手册、横幅等方式,重点宣传地震、火灾、水灾、雷电等灾害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普及群众应急知识和基本常识,提高应对灾害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8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印发实施《北京市海淀区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预案依据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北京市海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规文件编制,在征求38个成员单位和29个街镇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成员单位"三定方案"和"海淀区突发事件应急救助情景构建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推进,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取了重大进展。但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凸显中国应急管理体系仍然存在严重不足。这突出地表现在:应急管理体制是单灾害防御体系;应急管理重心偏高;《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外有益经验,推进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实进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应急管理综合防御体系;实现应急管理重心下移;增强《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正>晋政办发[2014]5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新修订的《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4年7月18日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相似文献   

8.
地方性立法重在结合本地区实际,对上位法进行细化和补充。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通过的《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在突发事件应对的组织建设和管理、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和报送、预警信息发布权限和形式、应急处置分级和应急征用等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了细化,《条例》内容充分,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9.
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框架,是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走向法治化的重要标志。《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  相似文献   

10.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经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为推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实施,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应急办定于2007年11月份,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宣传月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颁布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制定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  相似文献   

11.
(2016年1月25日)沪府发〔2016〕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2015年,各区县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基层基础应急管理,深化应急预  相似文献   

12.
张辉 《长白学刊》2014,(4):76-81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康菲漏油事件应当作为"重大环境事件",甚至"特别重大环境事件"进行环境应急处置,其应急组织体系应当由应急领导机关、应急协调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组构成。然而,康菲漏油事件发生后政府至今未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反而责令康菲公司自行处置漏油事件,最终导致漏油事件迟迟未能平息。康菲漏油事件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环境法的完善思考,还有环境应急法制的反思以及应急法制与常态法制之间协调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开展的警务活动是应急警务概念提出的实践基础.应急警务应当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统一的范畴.应急警务的理论指导框架是危机管理理论特别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在危机管理的视角下,应急警务应涉及对突发事件管理的所有阶段.应急警务研究的实践价值和内容应体现为公安机关的能力建设,包括行为能力和沟通能力两个方面.应急警务在重点研究社会安全类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同时,还应当研究《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的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处置过程的治安保障与秩序维护.  相似文献   

14.
加强应急法制 建设法治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同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系统地规定了应急法制的基本方面,是我国应急法律体系中起着总体指导作用的龙头性法律,成为我国应急法制快速发展、趋向完备的一个里程碑,它将与其他的应急法律规范一道,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制度规范作用。这部重要  相似文献   

15.
《湖北政报》2010,(5):46-48
<正>鄂政办发[2010]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省人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政报》2014,(11):57-6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和《天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津政发[2013]3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7.
正湘政办发[2018]18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8年2月23日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全省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旅游业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办法》、《湖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公共应急法制体系中的“龙头性”法律,《突发事件应对法》已于2007年8月30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当年11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共应急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是实现我国公共应急法治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应急行政领域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文本分析尚显薄弱,就立法目的而言,该法第1条列举了其所着力实现的五重目标,存在贪大求全、实施不能、语句重复、位阶错置等诸多问题。该法本身所能实现的目的应以规范突发事件的应对活动为限,以宪法为立法根据,这需要立法者以及突发事件应对主体在应急实践中予以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20.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法制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条款逐年增加,在自然灾害应急法制、事故灾难应急法制、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法制、综合性应急法制中均有明确规定.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条款、参与环节和工作主体不断丰富发展,体现了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价值.同时,由于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建设起步较晚,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设置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