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对于各国政府职能来说,行业协会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行业协会的有效发展可以优化国家治理经济的手段。文章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行业协会经验的分析和对我国行业协会发展情况的研究,从行业协会的监督职能出发,阐述行业协会的功能实现过程和实现依据。在建议完善行业协会功能方面,提出加强建设行业协会机制,建设完备的行业协会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
行业协会的法律分析——谈加入WTO与我国行业协会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启红 《中国律师》2002,(12):35-38
编者按:行业协会在中国的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加入WTO将进一步促使行业协会自身以及它与外部的关系发生重要的转变。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代表行业利益的自律组织,应尊重行业协会的固有属性,本文即从对行业协会基本性质开始分析,结合我国行业协会的存在问题,对我国的行业协会转型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行业协会的反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侯雪梅 《行政与法》2005,(6):115-117
由于行业协会以充分维护本行业的共同利益为目的,因此行业协会具有天然的反竞争倾向,应当成为我国竞争法所规制的主体。行业协会的反竞争行为有多种表现,包括对非协会会员的反竞争行为、对行业协会会员的反竞争行为以及行业协会之间的反竞争行为。我国法律对行业协会反竞争行为的规制严重滞后,必须尽快加强相关立法,包括《行业协会法》与《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4.
论行业协会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萧 《行政与法》2005,(1):69-71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介入政府与市场的社会中间协调机制,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目前我国政府、行业协会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尤其是行业协会发育极不建全。为此,有必要对行业协会的设立与运作进行法律规制。本文在分析行业协会运作机制及其法律规制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协会法律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行业协会的基本概念、类型、产生发展及其法律地位入手,分析了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类型,探讨了国外对行业协会的立法,最后构建了对我国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行业协会的发展历史,同时比较了不同模式下的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特点,最后探讨了适合我国行业协会外部管理模式,以期对我国行业协会的管理模式提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7.
李乾 《法制与社会》2011,(1):196-200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种民间性质的中介组织。作为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独立社会之间层,行业协会充当着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与桥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对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等一系列问题存在着争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协会的发展,并由此影响了经济健康、稳定的运行。本文阐述了对行业协会及其法律地位的理解,并分析我国当下行业协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此相应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行业协会自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的重要途径。行业协会自治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权力的行使,而任何权力都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作为一种社会权力,行业协会自治权也不例外。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治权的积极功能,尽量避免其消极效果,需要建立健全对行业协会自治权的程序规制。此外,须设立赔偿基金,以落实行业协会自治权行使中的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9.
徐士英 《法学》2007,(12):28-36
对企业间垄断协议进行规制是各国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内容之一,而行业协会组织成员企业进行限制竞争的活动是最容易形成企业联合行为的。由于行业协会的特点,使其反竞争行为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对市场竞争机制造成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反垄断法》针对市场经济运行中行业协会功能发生偏差的现状,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作了较为严厉的规定。但要有效实施《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的规制,还需要明确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认定条件,并建立相关的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行业协会在各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行业协会在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有关行业协会的相关立法十分滞后,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关行业协会的发展模式与灵活的法律理念,尽快出台专门的行业协会法,从而完善对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1.
李春华 《法治研究》2010,42(6):63-67
行业协会垄断行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规制对象,我国的《反垄断法》将行业协会纳入规制范围,为制止行业协会的垄断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在讨论《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规制的效果及不完善方面,结合国外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规制的相关做法,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业行业协会立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聂志平 《法制与社会》2010,(21):152-153
农业行业协会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的农业行业协会立法对其的建立健全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本文指出农业行业协会立法首先应认识到农业行业协会的"社团性"和"非营利性"的本质属性,把促进农业行业协会发展壮大和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其次在立法体例和内容上,可以参考国外的有关历史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行业协会的法律。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客观地需要我国的行业协会确立法律地位和完备发展。目前我国行业协会的路如何走?国外行业组织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分析德日行业协会的情况,概括出德日行业协会的具体特点,以期对我国行业协会发展方向和建立法律地位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行业协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行业协会也会产生反作用,限制公平竞争。行业协会的行业标准作为行业协会垄断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促进竞争、提高成员效益的同时,也可能限制竞争、阻碍技术革新甚至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因此必须对行业协会行业标准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减少其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为各行业发展提供健康动力,维护消费者舍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政法学刊》2021,(5):113-120
我国的市场监管体制正在进行深度调整,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是市场监管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行业协会作为维护和增进特定行业市场主体共同利益的自律性组织,应当将其定位为私法性组织。行业协会具有共益性、自律性和自治性,其进行行业自律管理具有信息优势、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有利于监管范围的更广覆盖和克服政府失灵。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存在法律规范不完善、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没有理顺、行业协会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行业协会对特定市场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在我国新一轮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中,引导行业协会实质性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可以作为改革的有形抓手,理顺行业惩戒与行政处罚的关系可以作为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钟 《法制与社会》2011,(26):114-116
作为典型的社团法人,行业协会在其日常运作中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其所享有的自治权包括规章制定权、争端解决权、惩罚权、监管权和起诉权等。行业协会以自愿加入为原则,强制加入为例外,基于其消极功能则表现在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偏好。它们有利用自治来掩盖那些为了促进协会成员普遍福利而限制、减少竞争的策略和行为的趋势,而这是反垄断法需要规制行业协会的地方。我国的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的规定是原则化的,而且仅仅涵盖了垄断协议,对于行业协会在其他限制竞争行为中的责任没有做出规定。为了加强对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本文做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行业协会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黎军 《河北法学》2006,24(7):26-29
行业协会的兴起与发展在我国已成必然趋势;而对行业协会的理论研究则相对不成熟.厘清有关行业协会的一些基础性问题是我们进行下一步研究的前提.行业协会的基础性问题主要包括行业协会的概念、特征以及分类等.  相似文献   

18.
魏静 《法治研究》2010,(1):31-35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的行为主要体现为卡特尔行为。行业协会卡特尔行为因行业协会的特殊性质而更具隐蔽性、复杂性和严重性。我国现行《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卡特尔行为进行了规制,但规定存在某些缺失,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权力"和"权利"概念的分析,以及我国体育行业协会现状的简单描述,揭示了困扰体育行业协会行使和享有"权力"与"权利"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了在政府与体育行业协会的互动关系良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体育行业协会权力的获取和权利的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行业协会的治理在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运行中已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行业协会的自治功能又是其立足之本,甚至可以说是行业协会发展之命脉。文章在论述行业协会自治权的基础上,指出行业协会的自治权需要法律的监督,行业协会自治是法治之下的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