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TMS-MEP评价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SD雌性大鼠100只,分为3个损伤组、1个假手术组和1个正常对照组。损伤组采用Allen’s打击装置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各组均于实验前、损伤后1d、1周、2周、4周,根据大鼠脊髓运动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并在70%刺激强度下记录腓肠肌的TMS-MEP;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损伤组随打击能量的增加,脊髓损伤程度加重,双下肢运动功能缺失明显,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前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损伤组MEP潜伏期和波幅较正常对照组均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TMS-MEP回归方程Y=0.465 1X+4.602 4(R2=1,P〈0.001),回归得出的结果与观察评分之间存在高度吻合。结论采用本文方法可为肌力的评定提供客观依据,有望在法医鉴定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Cao L  Chen WZ  Zhang LL 《法医学杂志》2011,27(2):139-141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检查是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已逐步得到一些法医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TMS-MEP的发展概况、原理、优势以及目前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探讨了TMS-MEP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者客观肌力评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研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NCV)检查相关指标与肌力(musclepower,MP)的关系,评测MNCV检查在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中的价值。方法以22例正中神经损伤病例为对象,进行MNCV和MP检查;另将2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在同条件下进行检查。MNCV测定指标包括:远、近端潜伏期,远、近端波幅,MNCV值。测定前,由同一操作医师测定患者相应的MP(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指对掌肌)。结果患病组内,MP与MNCV和远近端波幅值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对照组内MP与其他指标无任何相关性;两组间对比,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正中神经损伤后,手部相应肌肉的MP丧失程度与MNCV改变相关,并且MNCV各项指标发生显著改变。结果表明,MNCV检验可为神经损伤后MP丧失程度的法医学检查及其鉴定提供客观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改变与靶肌肌力级别的相关性。方法 60例病程6个月以上的单侧肢体神经损伤(正中神经12例、尺神经13例、桡神经13例、腓浅神经12例、腓深神经10例)患者,根据Lovett肌力0~5级分级标准,确定受损神经支配的靶肌的肌力;采用DNI-200+型肌电诱发仪行患侧与健侧肢体MCV检查,观察不同级别肌力靶肌MCV指标变化。结果所测5种神经MCV各指标(健侧-患侧)/健侧变化率均与靶肌肌力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其中波幅和面积下降率在肌力2级与3级、4级与5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潜伏期延长率和传导速度下降率在肌力1级与2级、4级与5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CV与周围神经损伤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推断神经受损程度,并有助于肌力级别的判定,是评价周围神经损伤程度的客观方法。  相似文献   

5.
轻型颅脑损伤电生理研究及其在临床法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0例轻型颅脑损伤(MHI)患者的ABR、LEDVEP及其中40例BEAM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R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Ⅲ峰间潜伏期的延长;LEDVEP异常表现为N70潜伏期的延长,并可伴有N70-P100波幅的降低;BEAM异常以α1频带的平均功率增高为特征,且θ/α2功率比的增高可提示幕上损伤的存在。同时,根据电生理追踪检测的结果,首次提出了轻型颅脑损伤脑功能损害程度分级的标准,为此类损伤伤害程度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上肢运动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hu G  Shen Y 《法医学杂志》2000,16(4):196-197,200
目的 :上肢运动神经诱发电位 (MEP)记录及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电磁刺激技术跨颅刺激大脑皮质运动区( Cz)及颈脊髓神经根( C7),在拇短展肌 (APB)及小指展肌 (ADM)肌腹处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MAP)。结果:健康人 MEP正常值: Cz- APB潜伏期左右两侧分别为 25.23ms和 25.19ms,两侧潜伏期差为 2.24ms,两侧波幅比和面积比分别为 0.45和 0.37。 C7- APB潜伏期左右两侧分别为 16.46ms和 16.73ms,两侧潜伏期差为 1.60ms,两侧波幅比和面积比分别为 0.49和 0.39,两侧中枢传导时间( CCT)分别为 11.79ms和 11.75ms,两侧差为 2.00ms。 Cz- ADM潜伏期左右两侧分别为 25.18ms和 24.80ms,两侧潜伏期差为 1.82ms,两侧波幅比和面积比分别为 0.47和 0.46。 C7- ADM潜伏期左右两侧分别为 16.70ms和 17.44ms,两侧潜伏期差为 1.69ms,两侧波幅比和面积比分别为 0.41和 0.42,两侧中枢传导时间( CCT)分别为 11.71ms和 11.80ms,两侧差为 1.86ms。结论:健康人跨颅电磁刺激 MEP潜伏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及良好的重复性,可作为神经电生理学检测的一个可靠指标,但波幅及面积变异性较大,能否作为一个可靠的检测指标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刺激方式下,正常人下肢肌姿势诱发反射的潜伏期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动态平衡仪支持面旋转刺激(Toes-up和Toes-down)和水平移动刺激(Forward和Backward)诱导正常人下肢产生姿势反射,用表面肌电仪在胫前肌及腓肠肌记录肌电的潜伏期,分析不同刺激方式下,左右侧别的差异,以及性别、身高对潜伏期的影响。结果 (1)在Toes-up和Backward刺激下,胫前肌潜伏期长于腓肠肌;在Toes-down和Forward刺激方式下,腓肠肌潜伏期长于胫前肌。(2)左右肢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男性的潜伏期多较女性长。(4)随着身高的增加,潜伏期逐渐延长。结论不同刺激方式、性别及身高均对下肢肌姿势诱发反射的潜伏期有影响,然而在同一个体,可不考虑身高及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研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检查相关指标与肌力(muscle power,MP)的关系,评测MNCV检查在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中的价值。方法 以22例正中神经损伤病例为对象.进行MNCV和MP检查;另将2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在同条件下进行检查。MNCV测定指标包括:远、近端潜伏期,远、近端波幅,MNCV值。测定前,由同一操作医师测定患者相应的MP(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指对掌肌)。结果 患病组内,MP与kiNCV和远近端波幅值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对照组内MP与其他指标无任何相关性;两组问对比,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正中神经损伤后,手部相应肌肉的MP丧失程度与MNCV改变相关,并且MNCV各项指标发生显著改变。结果表明,MNCV检验可为神经损伤后MP丧失程度的法医学检查及其嚣定提供客观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茎体感诱发电位(DNSEP)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例确诊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患者与13例正常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D患者P40、N50及P60潜伏期延长、P40波幅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阴茎体感诱发电位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受检者是否存在阴茎勃起的神经通路损伤,可作为法医鉴定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SCI)后,神经轴突具有一定再生能力,但需要有神经营养因子(NTFs)的参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作为该家族中的一员,在脊髓神经元以及胶质细胞中均可合成,不仅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还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和再生,对SCI后机体功能的恢复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BDNF在SCI后的作用机制及其在SCI后的含量变化是否与损伤时间、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有可能为SCI的治疗和法医学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位视路损伤与管内段间接视神经损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位视路损伤的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 搜集11例头部外伤致高位视路损伤的案例资料,与随机选取的20例管内段间接视神经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比较,并就相关临床检查所见、电视野及闪光VEP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与视神经损伤相比,高位视路损伤的临床常规检查,除视功能障碍的主诉外瞳孔对光反射及眼底均无阳性所见;电视野检查表现为双眼同向性偏盲,管内段视神经损伤表现为单眼视野缺损。在11例高位视路损伤者中,8例为枕叶皮层损伤,闪光VEP表现为双眼P1波潜伏期轻度延长,波幅基本正常;3例为皮层下损伤,表现为P1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视神经损伤闪光VEP表现为伤眼PI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甚至无波诱出。结论双眼视野同向性偏盲是高位视路损伤的特征性改变,高位视路损伤闪光VEP的异常率较低,但一旦双眼闪光VEP异常可以支持高位视路损伤的诊断,鉴定时应同时结合头颅CT及脑电图结果综合分析,加以确认高位视路损伤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检查对于确证尺神经损伤的价值,初步研究各项MNCV相关指标与肌力(MP)的相关性。方法以25例尺神经损伤的男性患者作为患病组,同时选择25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MNCV测定指标包括:潜伏期,波幅,MNCV值。测定前,由同一操作医师测定患者相应的MP(小指展肌、第一骨间肌和尺侧腕屈肌)。结果两组间对比,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患病组MP与MNCV和波幅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MNCV检验可用于确证尺神经损伤,并可初步推测相应肌肉的MP丧失程度,可为尺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检测在法医学鉴定中辨别伪肢体瘫的应用价值,为建立规范、统一的法医学肌力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骨折或神经损伤者57例(损伤组)和伪装者128例(伪装组),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损伤组两侧膝关节与伪装组膝关节进行检测,对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的峰力矩(peak torque,PT)、峰力矩角度(peak torque angle,PTA)进行比较,归纳两组膝关节的力矩-时间图特征。结果损伤组膝关节屈、伸肌的双侧PT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伪装组膝关节屈、伸肌的双侧PT、PTA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两侧膝关节力矩-时间图主要为单峰前置型,伪装组膝关节力矩-时间图主要为多峰型。结论在法医学鉴定中,等速肌力检测在辨别伪肢体瘫方面可以通过力矩-时间图的相关特点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神经系统检查来评估58例患者的勃起功能,简单介绍我所评估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方法和步骤。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有明确的神经系统外伤或疾病史,有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有神经电生理学传导障碍,阴茎夜间勃起硬度测试(nocturnal penile tumescence and rigidity,NPTR)示阴茎平均硬度60%,持续时间10 min。在20例有脑部、脊髓或脊髓根损伤的患者中,通过阴部皮层体感神经诱发电位(pudendal cortical somatic evoked potential,PCSEP)、骶髓生殖反射时(sacral reflex latency,SRL)、阴部皮层运动诱发电位(pudendal-to-cortic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PCMEP)、阴茎皮肤交感反应(penile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PSSR)和NPTR检测,存在ED的比例分别为45%、20%、20%、85%和85%。在38例有骨盆损伤伴尿道断裂损伤的患者中,通过PCSEP、SRL、PCMEP、PSSR和NPTR检测,存在ED的比例分别为24%、5%、20%、92%和66%。在20例有脑部、脊髓或脊髓根损伤的患者中,35%为重度ED,50%为中度ED。在38例有骨盆损伤伴尿道断裂损伤的患者中,21%为重度ED,13%为中度ED,37%为轻度ED。这些方法在评估神经性ED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探索创伤性脑损伤(TBI)伤者智商值(IQ)与听觉P300的相关性,寻找能够反映伤者真实智能状态的评价指标。方法征集需进行智能损害司法鉴定的TBI伤者,进行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选取测验合作者427名,分别进行流行病学统计、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和P300检测,分析IQ与被试者基本情况及P300各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年龄、受教育程度及TBI的严重程度对被试者的智能状态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智能损害程度越严重,TBI伤者的P3波潜伏期和N2波潜伏期越长(P0.01),IQ和P3波潜伏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71,P0.01),IQ和N2波潜伏期之间表现出弱负相关(r=-0.32,P0.01)。结论 P3波潜伏期比N2波潜伏期更能代表TBI伤者的真实智能水平,可作为评估脑外伤后智能损害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肌皮神经损伤者的屈肘肌力变化及其与针极肌电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单侧臂丛神经损伤(累及肌皮神经)致屈肘肌力降低案例30例,根据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进行徒手肌力评定,并将30例受试者分为A组(伤侧徒手肌力1级和2级,16例)和B组(伤侧徒手肌力3级和4级,14例)。对所有受试者的伤侧和健侧肱二头肌行针极肌电图检测。记录肱二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muscle actionpotential,CMAP)的潜伏期和波幅。受试者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记录募集反应类型以及募集电位的平均转折数和平均波幅,并采用microFET2便携式肌力测试仪检测屈肘定量肌力。计算残存屈肘肌力百分比(伤侧与健侧定量肌力的比值)。比较各针极肌电图指标、定量肌力、残存屈肘肌力百分比在两组之间和组内伤侧与健侧之间的差异。分别分析屈肘徒手肌力分级、定量肌力与针极肌电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肌皮神经损伤后B组的伤侧残存屈肘肌力百分比为23.43%,A组的伤侧残存屈肘肌力百分比为4.13%。伤侧徒手肌力分级与募集反应类型相关,相关系数为0.886(P<0.05)。伤侧定量肌力与CMAP潜伏期...  相似文献   

17.
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神经系统外伤(不包括周围神经损伤)并功能障碍者分为脊髓损伤组(33例)和颅脑损伤组(27例),分别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及SEP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脊髓损伤组SEP结果33例均表现为异常,异常率100%,且随着功能障碍程度的加重,SEP异常的程度亦加重,两者呈正相关(R=0.72,P<0.01,n=33)。27例颅脑损伤者,仅有9例异常,异常率为33%,功能障碍程度与SEP异常相关性分析(R=0.36,P>0.05)。结论SEP检查是客观评定脊髓功能较为敏感而准确的辅助检查手段;但对颅脑损伤功能障碍的客观评价价值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8.
1案例资料案例1林某,男,39岁。某日14时许,被人用匕首刺入左膝内侧部,当即流血不止,急送县中医院行清创缝合加压包扎,并给予抗生素治疗。伤后左膝关节、左小腿及左足持续疼痛,肿胀逐渐加重,第8d因左小腿及足疼痛肿胀明显,行左小腿切口减压术。术后症状仍无明显减轻,于伤后第14d转入市级医院。查体见:左小腿中段明显肿胀,肤色黑暗,并在前外、内,后内、外侧均有纵行约4cm减张切口,内部肌肉变黑,左膝内侧有纵行约4cm横形伤口(原始损伤),已缝合,左下肢拇长伸肌、拇短伸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比目鱼肌等肌力均为0级,膝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4例(26眼)视神损伤的PRVEP进行了分析,其主要表现为记录不到反应波,P1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时程变宽。PRVEP的异常率达96%,说明PRVEP可为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图形异同判别ERP范式对鉴别伪装认知损害的法医学价值。方法 40例健康志愿者在合作和伪装认知损害两种情境下,进行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BFDMT)及图形异同判别ERP范式检测,对照组为20例合作的三级脑外伤者。结果三组被试完成相同、无关、相似图形刺激后引出的ERP波均包括N1、P2、N2、P3和N3五个成分,三组样本组间的N2、P3和N3的潜伏期和波幅均存在差异。其中,伪装组相同图形的N3潜伏期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明显短于外伤组(P<0.01);伪装组无关图形的N3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但短于外伤组,波幅较正常组降低(P<0.05);伪装组相似图形的N3潜伏期较正常组和外伤组缩短(P<0.01),波幅较正常组降低(P<0.01)。以N3潜伏期为指标进行判别分析,探查伪装认知损害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76.9%、命中率为79.2%。结论图形异同判别范式可引出稳定的特征性ERP成分,其中N3的波幅和潜伏期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对判断伪装认知损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