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杏林感悟     
邹万银 《前沿》2008,(10):186-188
一次,一位离休干部与我谈及医学领域的问题。他说:阐述一下人文医学以及传统医学,对卫生事业的建设是有必要的。这位耄耋老人提出这个课题是很有见地的,生老病死,人生四个过程都是与医学结下了不离不散之缘。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半年前,我与邻居孙某因宅基地纠纷而发生殴斗,把对方的鼻梁打断。经治疗和矫正,孙某的鼻梁已基本痊愈,所花的医疗费已由我全部支付,但孙某非要到法院告我,说我犯了故意伤害罪。法院受理案件后,委托医学鉴定部门对孙某的伤情进行了鉴定,鉴定结论为轻伤害。法院准备根据医学鉴定对我定罪量刑。其间,我的家人经打听得知孙某在医学鉴定部门有熟人,鉴定结论可能被做了手脚。请问,对这种可能有假的医学鉴定结论,我该怎么办? 金民 金民读者:   伤情鉴定即刑事科学技术鉴定,是司法机关处理伤害案件的重要证据,它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代生命伦理与人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宗良 《人权》2003,(5):46-48
一自上个世纪40年代末以来,在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以维护人的生命尊严及健康安全为主旨而展开的伦理研究迅速地发展着,其表现形态大致有:以医学活动为中心,就医学目的、任务、对象、技术手段、临床医疗活动中的医患关系、医疗卫生政策的制订等方面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的医学伦理学;伴随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生物技术的进步和介入,以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正乔友林,知名的肿瘤流行病与预防学家,同时也是农工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笔者作为教育委的联络员,对乔老师这位"医学大咖"进行了一次专门采访。尽管之前做了许多功课,但还是有许多忐忑:和受访人可是相差太多"段位",乔老师的各种医学术语我能听懂吗?我的问题在他看来会不会太"low"了……而当敲开乔老师办公室的门,他笑呵呵地如一位久违的老友般随手递给我一瓶可乐后,所有顾虑就抛到九霄云外了。我对乔老师的认识,就从他那堆满医学书  相似文献   

5.
王沛珊  余新忠 《探索与争鸣》2023,(5):132-140+180
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对中医的疗效一直颇为信任,但是他们对中医理论则经历了从积极引介到否认其价值的转变。这一转变背后,一方面是中西文化立场的不同,传教士一直以西方医学为衡量标准来评价中医知识,另一方面则是传统与现代的差异,也即“科学”话语在西方社会的日益彰显。中医的现代化应该避免单一地以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视角认识问题,而应当最终建立一套既符合现代科学、又不完全从属于西方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14岁就参军从医,读过医大,当过医生、科主任、院长,为一腔报国的壮志,我奋斗了近40个春秋。然而在我不满50岁时,腰椎就出了毛病,不能正常工作。我自知趣,自告“奋勇”离休!就这样,怀着~种失落、调怅的心情,依依惜别了我为之拼搏的医学岗位。得感谢医生这个行当,它促使我本能地调整心理,开始学习写作——搞医学科普创作。根据身体条件,我躺着看资料、打腹稿,趴着写底稿,利用一次仅能坐1小时的宝贵时间,端端正正地誉写在稿纸上,请老伴投进信箱。我力争把文章写得深入浅出,有文采。功夫不负苦心人,文章频频见报,间或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天职。所谓“医者父母心”,医生只有从心底里感知患者的痛苦,把每一个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来悉心对待,才更会以百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身于医学事业中。  相似文献   

8.
自当选第七届市人大代表开始,在此后二十多年的人大代表生涯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于漪以一颗真诚而透明的心如实向人大反映教育界的种种问题,她说:“人大代表是一种责任,而不是光环,人大代表是一种责任,而不是光环,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人民的苦乐在我心中,我就是要表达出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每当快到除夕的时候,当家的祖母就会不时地给我精神鼓励:“孩子,争取考出好成绩,年夜围炉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在上个世纪“以粮为纲”的年代,吃的问题总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而年夜围炉则是一年中最具诱惑力的大餐。听了祖母的话之后,我巴不得日历很快就撕到那一天。  相似文献   

10.
苏星 《当代广西》2009,(4):29-29
自治区科技厅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展“我为广西科技发展进一言献一策”活动,征集群众对广西科技工作的意见建议。科技创新、安全、健康、环境、生态、富民等都是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而农村科技人才匮乏,懂技术、能科研的人才较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坚持面向“三农”,以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广西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以勤补拙     
周俊 《现代人事》2001,(11):40-40
由戎马生涯近二十年的解放军队伍,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执法的工商队伍,面对新角色的要求,不禁为自己法律法规知识的欠缺而忧虑,为自己处理问题“不入道”而耽心,为自己业务工作的生疏而焦急,失落感和惶惑感油然而生。渐渐地由岗位转移造成的“水土不服”中醒来,试图驾驭“乘时”之舟,寻求诊治愚拙之方,我找到一剂以勤奋医治笨拙的良药。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政报》2014,(8):F0002-F0002,F0003,F0004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乌兰察布医专)是在1959年建立的乌兰察布市卫生学校基础上,于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全自治区唯一的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以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五年制高职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为补充,兼顾中职教育和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3.
张新建 《淮海论坛》2013,(1):48-48,47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单纯医疗型服务向医疗、预防、保健型服务转变,从以“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医学的服务对象也要从只针对个体向针对个体、家庭和社区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医疗机构在现代医学模式下.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是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需要,强调医务工作人性化服务是由医学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医学的实质是关于人的科学。一切医学活动不能脱离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作为承受身体疾患的患者,其心理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过去由于单纯依赖技术装备而淡化医患之间的人性化接触,医生以“看病”代替了对患者的关爱,使疾病带给患者的身心损害甚至人格、尊严被习惯性地忽视,往往是在治疗躯体疾患的同时,又不自觉地造成或加重患者的心理创伤,这已成为束缚医疗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读者信箱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 你好。 我是在某机关工作的贵刊的一名读者,在我们那样的工作环境中,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说一些不温不火的话,做一些中规中矩的事……可喜的是,我还没有麻木,还能为从贵刊上读到直陈社会之弊、直面社会问题的报道而叫好。  相似文献   

15.
现代康复医学的建设和发展周淑梅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以解决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以提高功能水平,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回归社会为整个目标的医学科学。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因损伤,以及急、慢性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  相似文献   

16.
李家泉 《台声》2013,(5):52-53
最近,一位报道台湾问题的专业记者向我提出了不少问题,有些是颇有意义的,我在匆忙中作了回答。事后我仍有所思和所想,现特择要整理出5个问题,以供有关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到一校听课,发现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全都用“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结论是”等作为发言开头,随后才说出自己的见解,口气之坚决,表情之自信,好像不是在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在开“大专辩论会”。这一独特的回答问题的形式,令听课者耳目一新。事后才知,该校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独创能力,要求学生务必用“我认为”等出自真心、而不雷同他人的发言开头,而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互相争辩。我不禁为该校教师的这一做法拍案叫好。是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是教育部早已三令五申的,而…  相似文献   

18.
赃物追缴中的法律与法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联发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之间的行政诉讼,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之间展开并进而惊动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法律理解与适用上的争议,是我非常乐意见到的。这一案件在我国并非个别和孤立,而是大量存在的,只不过众多的类似案件由于没有直接地表现为国家机关权力之间的冲突、对抗而被掩盖起来,以这一案件为标志的法律社会现象表明:在我国,法律的理解、适用以及国家机关的权力分配等方面均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可能只有在这样的案件当中,人们才有机会就法律的理解与适用问题展开相…  相似文献   

19.
杨铮铮 《求索》2008,(2):98-99
价值观念的构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方面,以“小我”为目的,可以构建一种价值判断系统,得出的是西方传统的、建立在主客二分基本哲学立场之上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以“大我”为目的,也可以构建一种价值判断系统。从这一视角出发建立的价值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即“大我”,是一个具有自我目的性的价值“主体”,人和环境都因为是“大我”的一部份而具有同样的内在价值。这种“大我”的价值观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具有西方传统价值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怀念吴老     
2011年3月2日晚,吴阶平老人走完了他94年辉煌的一生,离开我们悄然而去。他走得安详,而我却陷入了极度悲伤。回想起与吴老共事的一幕幕情景,回想起一个慈祥而又睿智的老人,一代医学大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不禁潸然泪下,思绪也不由自主地回到开始做吴老秘书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