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丧葬习俗,它不但从一个侧而体现出本民族原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同时还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思想意识。下面就民族学资料谈谈居住在广西境内的古代骆越居民的二则埋葬习俗。  相似文献   

2.
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或一定地域内的各个人们共同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物质文化特点和精神风貌,包括该民族的社会历史、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社交礼仪、宗教信仰以及民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内容。也即是说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轨迹。因此,节日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娱乐活动,而且“是一种综合文化”,它具有民俗学、民族学、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族人民在衣着、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B、庆典、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共同喜好、风习和禁忌等。它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着各个民族的传统和心理素质,成为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风俗习惯是建立在民族生活条件基础之上的,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地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的人都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待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态度,看作是否尊重自己民族的表现。他们很自然地认为: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就是对本民族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穿民族服饰与否,看来似乎是件小事,用不着小题大作,加以议论一番。其实不然,它牵涉到民族政策重大问题,也是民族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民族服饰,便是其内容之一。因此如果有意、无意地歧视它,就可能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感,就会影响民族之间的团结。 然而,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对民族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对穿着民族服装的看法上,有  相似文献   

5.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与女性发展的民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角色是民族心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它总是带有明显的社会、文化、民族等的印记。本文就性别角色作了民族学与心理学的分析,本文就性别角色作了民族学与心理学的分析,尤其是对性别角色获得的文化与民族因素、对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作以剖析,以期对民族性别角色获得及克服性别刻板印象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徐金安 《人民论坛》2010,(10):40-41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婚姻心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的反映。其他民族一样,新疆维吾尔族人们也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的婚姻心理及其特点,这些心理的形成受诸多文化因子——居住环境、社会结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政治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族的婚姻心理,探讨了维吾尔族婚姻心理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它包括民族文化体系中所有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诸如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生活在云南这块土地上的几乎所有少数民族,都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形成人与自然共生互利、和谐相处的良性互动关系,为云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云南的藏族便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一、民族性。民族和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民族风俗习惯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在其形成过程中就深深地烙下了民族的印迹,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民族性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自己独具一格的民族色彩。如苗族的跳月和芦笙会,气氛十分热烈,但与西班牙舞和吉卜赛人的民间舞蹈风味则完全不同。可以说,民族性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上得到最充分的表现。因此,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民族差别的重要因素。只要民族的差别还存在,就必定有反映这种差别的风俗习惯。二、稳定性。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的个体命名制度(personal naming system),就共时的方面来说,往往与其家庭婚姻制度、亲属制度、社会分层、价值观念等诸多文化子系统有“附着”或“丛结”的关系,成为民族文化整合机制中的纽结之一:就历时的方面看,命名制度的演变,往往反映出一个民族在上述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变迁,对民族文化史的再现,无疑具有其特定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在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中,个体命名制遂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这方面研究的开展在国外和港台民族学、人类学界已颇深入,然而尚未引到我国大陆民族学和人类学者的重视,罕见有此类专题学术力著面世。至于侗族的个体命名制,则更是没有问津  相似文献   

11.
民族素质是体现和反映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精神标志;政治文化则体现和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发达的状况。这两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探讨两者的关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民族素质和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它是一个民族特殊的精神现象。在一般意义上民族素质有它自己本身  相似文献   

12.
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为对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对于构成民族重要因素之一的文化,从来就是非常重视研究的。传统民族学对于“文化”的研究更为重视。在欧美一些国家还把民族学称之为文化人类学。在国际上民族学研究中有许多和文化有关的术语,如“文化区”、“文化层”、“文化圈”、“文化中心”、“文化边缘”、“文  相似文献   

13.
布林 《前沿》2008,(1):208-210
民族风俗习惯的变异,受到经济和文化条件变化的影响;一个民族经济和文化条件的改变,会引起这个民族整个文化结构和内容的变化。那么,作为民族精神文化内容之一的民族风俗习惯也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经济条件和文化生活的改变总要影响和带动民族风俗习惯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保护问题刍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湖湘论坛》2003,16(5):64-65
进行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开发的重要任务和必须遵循的原则。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是指由空气、动物、植物、水资源、土地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统一体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文化生态是由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等文化因素构成的统一体 ,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 ,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目前的民族地区开发来说 ,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学”之所以在90年代以来备受民族学界、文化学界关注 ,其缘由一是民族学过去较为欠缺文化研究 ,①而文化学若脱离具体实证对象易流于空泛 ;二是“民族文化学”是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边缘性交叉学科 ,它在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文化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中嫁接、孕育而脱胎 ,它尊奉文化人类学为背景学科、母体学科 ,吸收百年来人类学理论精华 ,从中寻找理论解释 ,建构适用于特定对象的研究模式、原则及方法。这一尝试 ,体现了该学科建设参与者在人类学本土化实践中的努力。《民族文化学》 (张文勋、施惟达…  相似文献   

16.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实证,是划分民族形象的重要依据。民族服饰形象地显示了这个民族的经济生产、生活的发展水平,显示出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美学观念的传统心理,它对于民族学,考古学和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苗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区,三百五十多万苗族人口有四分  相似文献   

17.
(一) 民族研究工作恢复以来,民族研究工作者对什么是民族学,民族学的研究对象,乃至于它的学科名称,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象这种情况是不太多的。许多学科的研究工作一经恢复,立即投入了对理论“禁区”的探索,而在民族研究领域,关于民族学本身的一些问题还没有能够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这种情况,如实地反映了民族学研究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中的品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名称是产品商标的重要部分 ,在产品宣传、市场开拓、消费者认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品牌名称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 ,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黄泽 《思想战线》2000,26(1):51-52
"民族文化学"之所以在90年代以来备受民族学界、文化学界关注,其缘由一是民族学过去较为欠缺文化研究,①而文化学若脱离具体实证对象易流于空泛;二是"民族文化学"是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它在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文化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中嫁接、孕育而脱胎,它尊奉文化人类学为背景学科、母体学科,吸收百年来人类学理论精华,从中寻找理论解释,建构适用于特定对象的研究模式、原则及方法.这一尝试,体现了该学科建设参与者在人类学本土化实践中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何甜  陶丽萍 《理论月刊》2010,(9):134-136
土家歌舞源于神巫活动,形式多样,不见雕琢,尽显自然灵性淳厚之光彩。生动反映了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及其宗教信仰、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具有其独特神秘的民族特色。开发丰富的鄂西土家民族歌舞文化资源,不仅要充分认识其对保护传承土家歌舞文化,扩大民族文化的对外影响,推进鄂西社会经济发展,实现投资、消费方式和结构的战略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要准确把握和适应当下民族歌舞文化的发展趋势与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