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将菲律宾视为一个坚定的盟友,再次发现了菲律宾在反恐战争中的战略价值,菲美以反恐为契机开展了密切的安全合作。2004年7月菲律宾因人质事件提前从伊拉克战场撤军之后,菲美安全合作遭受重创,但随后又有所恢复。这一时期菲律宾在中美之间奉行"大国平衡"外交,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并发展与中国的安全和防务合作,但是中菲之间的外交与安全合作关系未能动摇美国在菲律宾安全合作中的地位。与菲律宾的反恐合作只是菲美安全合作的一个方面,美国更重视发挥菲律宾在其全球军力部署中前沿阵地和安全合作站点的作用,美国的这一意图也反映在2014年菲美《加强防御合作框架协定》之中。  相似文献   

2.
2022年5月,菲律宾将迎来新一轮大选,杜特尔特也将卸任总统.而每次大选都是菲律宾南海政策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从2010年到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菲律宾的南海政策,由阿基诺三世时期的追随美国与中国对抗,转向了杜特尔特政府与中国关系缓和,也开始由激进对抗转向合作姿态.但是,即使是表现出亲华倾向的杜特尔特政府仍旧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如何理解菲律宾政府南海政策前后变化的原因?借助双层博弈理论,文章通过对"仲裁案"前后5年的菲律宾南海政策进行分析发现,这既是菲律宾当权政府与国内反对派政治精英博弈,为了大选争取国内宗教势力、军队以及民众支持的选择,也是中美两国地区战略对菲律宾政府施加影响的结果.在该过程中,不同行为体都利用自己手中的博弈筹码,从而最终影响了菲律宾政府的南海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举办以黎刹命名的、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文化交流项目,来平衡或抑制菲律宾越来越"负面化"的对华认知,并借此丰富中菲关系的内涵,厚植菲律宾对华关系的民意基础,为中菲关系的稳健发展添砖加瓦。2018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菲之前和访菲期间,高度称赞黎刹对于丰富双边关系内涵的价值,这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菲两国对于黎刹的共同记忆。菲律宾对中国的认知和判断是菲律宾对华关系的民意基础,这个民意基础"底子薄",更受到南海等问题的持续干扰。相比于任何其它双边议题都难以回避争议性这一事实,对于黎刹的记忆和纪念近乎"零瑕疵",堪称中菲双边唯一的共同话题,因而具备平衡并抑制菲律宾"负面化"对华认知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对菲律宾领土和海洋主张的变迁过程进行描述。在领土问题上,菲律宾的领土主权主张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扩张过程。1978年《第1596号总统令》是一份非法扩张领土、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国内法律文件。这个文件违反了确定菲律宾领土范围的所有国际条约和当时的菲律宾宪法。在海洋问题上,菲律宾的海洋权益主张表面上看经历了一个收缩的过程,标志是2009年的《第9522号共和国法案》。根据该法案,菲律宾缩小了其一贯主张的内水和领海的范围。由于这部法案实质上减少了菲律宾的领土面积,不符合其本国宪法,合宪性大有疑问。我们应清晰把握菲律宾非法扩张领土的事实,要求菲律宾纠正其不法行为,坚决不允许菲律宾在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基础上进一步侵犯中国正当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5.
“現在,有一个怪影在菲律宾遊蕩着——民族主义的怪影”,模仿共产党宣言这句话来形容目前菲律宾是最合适不过了。这个民族主义,別名叫做菲律宾主义,它的具体政策便是所謂菲人第一政策,对此,現在各阶层正在議論紛云。这种民族主义的攻击对象正針对着侨居在菲律宾的中国人、日本人、英国人和其他歐洲人,甚至也殃及到美国人。其中,华僑在菲律宾经济中所掌握的实权在美国人之上,正因为这一点,遭受的攻击也就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6.
读家     
《新民周刊》2012,(19):18-21
环球热点A菲律宾军方"紧急进补"本月底,菲律宾从美国购买的第二艘"汉密尔顿"级巡逻舰将正式交付,比原计划提前了近半年。自一个月前挑起黄岩岛争端以来,  相似文献   

7.
菲华资金与菲律宾经济张素玉著黄滋生译自1993年4月间菲德尔·拉莫斯总统带着所谓六名“大班”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以来,在发展菲律宾经济方面,华裔菲律宾人大企业的潜在作用备受重视。在北京,拉莫斯有针对性地宣布:他的随行人员中的六名最富有的华裔菲律宾人资本...  相似文献   

8.
沈红芳 《当代亚太》2004,(11):37-46
本文从菲律宾"逆工业化"经济发展的特点,政府与商界的互动关系,菲律宾国内政治发展的需要,华菲族群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菲律宾21世纪外交政策的特点等视角,探究了菲律宾政府与商界逆向应对中国入世和"10 1"的深层原因.中菲两国的经济合作存在着互补的空间,中菲两国高层领导人在处理双边关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理智和睿智,决定了在中国入世和"10 1"的背景下,中菲经济政治关系不仅不会倒退,反而将会有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菲律宾私立高等教育简况 私立高等教育在菲律宾的高等教育事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1986年的统计,菲律宾私立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数为127.4万人,占公、私立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总数的84.7%。 在1946年到1971年的25年间,菲律宾私立高等院校的发展尤为迅速,私立大学、学院已成为菲律宾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1980年,私立高等学校的数量已大大超过公  相似文献   

10.
西班牙统治菲律宾虽长达三个多世纪,但对菲律宾本身的经济开发却几乎没有什么贡献。霍尔曼指出:“中国人和日本人是最先现实地把工商业的观念带给原住民的国民”,而成田节男则进一步点明:“西班牙人不得不依赖与中国人贸易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开拓菲律宾的意志。他们的所谓开发菲律宾,仅是在马尼拉进行建设,创  相似文献   

11.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19):87-87
前几天看电视里张召忠将军说,菲律宾出口中国的香蕉,大部分是不合格的。在我小时候,国家外汇储备少得可怜,对外贸易渠道也少,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进口货,但也不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上幼儿园那会我  相似文献   

12.
反教会运动是近代菲律宾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菲律宾宗教民族主义诉求的目标是推翻西班牙教会的专制统治,争取菲律宾民族的宗教自由与平等权力.菲律宾反教会运动不仅推翻了西班牙天主教会,而且确立了"政教分离"的原则,并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菲律宾独立教会,对推动天主教在菲律宾的本土化、多元化以及文化解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的人口数量(五千万人)仅次于印尼,居第二位。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最近几年,菲律宾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失业情况加剧,因而就业问题显得特别尖锐。一九八二年,菲律宾各城镇共有失业人口七十五万五千人(其中非熟练工人占百分之五十六),在乡村地区,失业者多达一百三十万人。  相似文献   

14.
2017—2018年,中国科考船在"宾汉隆起"的科考活动引起了菲律宾国内的高度关注。在此期间,菲律宾对他国在"宾汉隆起"进行科考的政策不断变化。最初,只需由科考国提出申请、菲律宾政府批准即可,后来对科考设置两个前提条件,申请程序进一步复杂化、严格化,到最后宣布他国在"宾汉隆起"仅享有无害通过权。此外,菲律宾还从法律层面厘清了本国只享有"宾汉隆起"的主权权利而非主权;从政治、经济、军事层面逐步加大了对"宾汉隆起"的投入,包括海底区域更名、区域经济开发、定期海空巡逻、区域环境保护等活动。杜特尔特政府推行上述政策的主要动因是,安抚国内担忧"宾汉隆起"问题"南海化"的焦虑情绪,以及转移国内对政府软化南海政策的注意力,因而也呈现出机会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对外扩张,其亚洲殖民地菲律宾成为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最大的海外实践基地.在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旨在通过综合性规划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而在菲律宾,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重构政治空间,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以殖民宗主国美国为模板的菲律宾现代国家.丹尼尔·H.伯纳姆和威廉·帕森斯等美国规划师不但重塑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公共空间,还将美国的城市美化模式推广到群岛各地.他们将现代性和美式民主制度的特性提炼成直观的空间表达方式,试图向菲律宾民众展示美国民主改革和菲律宾现代国家建构的方向,构建殖民者认可的菲律宾现代国家、将国家统治扩展到整个菲律宾群岛并整合菲律宾经济,从而引导菲律宾走上美国设计的"现代化"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建构.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国内民主制度仍不完善,政党间的竞争存在着"为竞争而竞争"的现象。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中,外交议题经常被"污名化",对领导者个人的权力安全构成威胁,进而对菲律宾的外交政策选择形成严重干扰。菲律宾2005年与中国、越南签订《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JMSU),2014年与美国签订《强化防务合作协议》(EDCA),这两个案例在执行进程中都在菲律宾国内都受到"侵犯国家主权"等指责,时任领导人因此都被贴上"叛国"以及"腐败"等污名标签,在参议院遭到弹劾指控的威胁。但不同的是,JMSU被迫放弃,而EDCA最终得以实施。研究发现,其中的调节变量是领导者对受损身份的管理策略差异,尤其是能否建立起他者威胁的联系策略,这影响着领导者是否能够有效化解污名化所带来的身份受损和权力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7.
人口增长 二十世纪以来,菲律宾进行过七次人口普查。据普查资料,菲律宾人口总数为:一九○三年七百六十三万五千人。一九一八年一千零三十一万四千人,一九三九年一千六百万人,一九四八年一千九百二十三万四千人。一九六○年二千七百零八万八千人,一九七○年三千六百六十八万四千人,一九七五年四千二百零七万一千人。但由于普查方法不完善,出现人口漏算的情况(特别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因此,大致的情况是:一九三○至  相似文献   

18.
1993年4月26日至5月1日,菲律宾总统菲德尔·拉莫斯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参观了北京、上海和广州,并访问了即将回归中国的英国殖民地香港。行前,这次访问被称为“未来之旅”,在华期间拉莫斯说是“发现之航”。这是他第二次访问中国,第一次是1977年他当菲律宾警察总监时进行的。这次访华之所以被大事张扬,是菲律宾把这个庞大的邻邦看作是一个成功发展的典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菲律宾政府与商界对中国入世和CAFTA的看法,以及菲律宾政府所采取的逆向应对举措,并从菲律宾的"逆工业化"过程的特点,制造业滞后发展与中小企业惧变,菲律宾政府与商界关系的变化与互动,菲律宾政治的特点以及21世纪初期菲政府的经济外交政策等角度,作了深层次的原因探析.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菲律宾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变化开始冲击牢固的菲美特殊关系基石。1962年马卡帕加尔总统上台后,发起了以"亚洲办法解决亚洲问题"的民族主义外交改革运动,企图借助沙巴领土争端和马菲印多提升菲律宾的独立形象和国际地位。但是,此时的菲律宾民族主义政治力量仍然难以撼动根深蒂固的菲美特殊关系。当印马对抗加剧、美国态度转为强硬后,马卡帕加尔政府又急于重回特殊关系的轨道。马卡帕加尔的民族主义外交运动是菲律宾外交"去特殊化"的第一次尝试,对后来的菲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