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匈牙利的现代法律制度和法学教育主要受大陆法系代表国家德国的影响,其法学教育制度具有宽进严出、循序渐进、扎实基础、注重能力等特点,对我国法学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我国正值加强社会主叉法制建设的关键时期,依法治国需要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当有利于加快法制建设进程,尽快实现法学教育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专门化教育到素质教育、知识灌输到能力培养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法学高等教育是为我国法制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质量法律人才的重要通道,法学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法制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到公民社会法律意识与素质的树立与提升,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维护。面对迅速扩张、就业不佳、质量下滑、特色缺失的法学高等教育,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诉求和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如何理性地改革与发展法学高等教育,本文立足甘肃省法学高等教育现状,以期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复合型、应用性”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对促进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决策、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法治政府"的建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法学教育实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且两者之间的契合性也不尽如人意。专业与职业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毕业生创造性不够、实践性不强、就业率不高等问题,困扰着法学教育的持续发展。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够准确。对此,必须构建"复合型、应用性"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法学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学本科人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国家司法考试给传统的法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法学教育也对司法考试产生了一定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的重新定位,理性看待司法考试对法学本科教育的负面影响,既有利于促进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又有利于在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模式是本科教学有效实施的依托,是体现法学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环节。针对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及其质量评价的现状,进行阐述构建基于TQM(全面质量管理)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及其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基于TQM理念整合优化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及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建议,以期为法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提升法学本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法学本科教育是法律职业的。基础,而司法考试又是法律职业的准入门槛。要实现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有机衔接,首先应当实现法学本科教育和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为了使法学教育尽可能地走出“教育围绕考试转”的怪圈,司法考试应当科学设计,以引导法学本科教育健康发展。其次,法学本科教育也应当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顺“试”而为.以培养出能够通过司法考试并真正具备法律职业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国家司法考试作为法律职业人员获得从业资格的准入途径,对高等院校的法学本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因而协调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之间的关系,调整和修改现行的法学本科教学模式,展开对高校法学本科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的接轨研究,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课题,这是推动我国法律事业发展和提高法律职业人员素养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8.
毕业论文既是法学本科教育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使本科教育适应新世纪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在当前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法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现实中出现就业难的窘境,而司法考试是大多法科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关系应该是协调发展,尽管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有一定的冲击,但法学教育也在应对司法考试中应作出适时调整。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离不开对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授和法学思维的培养,而司法考试的目标是选拨能解决实际法律纠纷的实务人才,需将二者有机结合,只有如此,法学本科教育和司法考试才能达到完美的契合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对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实践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成为法学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法学本科教育为例,首先介绍本科阶段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有关内容,然后系统论述当前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结合现状提出今后质量评价体系发展的原则,规划具体的评价体系构建举措,以期为法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教材的内容、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等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特定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法律人才的素质,更对国家的司法体系,法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法的运行模式等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发展中国家,选择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会对国家法制建设和社会变迁起到积极作用。我国法律人才培养存在定位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办学特色等问题。通过比较法研究,寻求相应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公安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立足于21世纪的需要,培养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公安教育发展方向,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学中。刑法教学中素质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法律素质。通过刑法教学,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相当的法律素质,为以后的公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实现公安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法律类高职院校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法律人才,大大推动了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繁荣了教育事业。但培养目标不清晰、生源整体素质的下降、教师结构和教法的不合理、学院软硬件建设的不到位等一系列因素较严重制约了法律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法学教育的目标就应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要求的职业法律人才上。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角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法律教育的主要方向。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考试论英雄"的评估模式,已无法跟上法学专业化的转变进程,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形成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21世纪法律全球化、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按照法律职业的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高等政法院校也开展了一些法律实训教学,但是,其法律实训教学一般仅是某门法律理论课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很多高校并未独立设置有法律实训课程.为此,高等政法院校应深入开展法律实训课程的创建和实践活动,创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实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美国诊所法律教育模式体现着职业技能训练、职业道德训练和促进社会正义的多元目标,在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中被引入,但由于中美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目标,诊所教育的实施面临困境。只有立足于中国法学教育的现实,进行教育目标的分类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分别定位,才能克服中国目前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分离的缺陷,以诊所教育为桥梁逐步实现法学教育的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是我们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观的指导思想。学习和实践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就要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战略观、经济观、人才观、教育观和法制观。  相似文献   

19.
对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入世必将推动法律入世,也必将引发和促进法学教育新一轮的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运行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等重要内容的创新,是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法学本科教育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些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0.
法制建设依赖于法律人才。对历史悠久的国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对会有助于重构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我国法学教育定位为二元结构模式更符合中国实际,在坚持固有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改变目前法学教育制度的结构,建立对应的评价机制,以实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从部分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