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论道德价值     
崔昆 《桂海论丛》2006,22(1):58-60
对道德价值本质的揭示要以“价值”根本规定性为逻辑起点。道德价值客体是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其主体是社会整体。参照“价值”规定性,道德价值就是伦理行为事实对社会以道德原则和规范为形式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满足。道德价值既有相对性、精神性又有绝对性、功利性。另外,它和“道德的价值”作为两个字面相似的概念截然不同,需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2.
罗骋 《湖北社会科学》2006,(10):171-173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由此可见,生态道德是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要求和体现,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关怀,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体现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境界,体现了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德斌 《求索》2013,(10):217-219
本文所探讨的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行政伦理规范是指“应为”模式的非强制性道德行为规范。儒家行政伦理规范思想在道德原则的问题上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札”为道德规范的独特的结构体系。在现代社会传承这些思想对于提升高校教育者道德素质,规范高校教育者的行为,防止行为“道德失范”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郭卫华 《前沿》2010,(13):87-90
经济正义在当今时代的凸现,体现了人类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理性自觉,是在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认真反思基础上提出的重要价值目标。它既肯定了经济发展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效益原则",又彰显了伦理"价值原则"规约和范导"效益原则"的能动性,在以人为本、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协调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效益原则与价值原则之间矛盾冲突的过程中构建了伦理—经济的有机互动模式。以经济正义作为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实现了伦理—经济的人文整合,而且其更重要的价值深刻蕴涵在人类如何实现"好"的生活的价值追求中。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幸福之基 古人有言:“德者,得也”。得什么呢?一谓“得道”,一谓“得到”。所谓“得道”,就是“得道于心,外施于行”,把握人类和谐发展的伦理规律及其要求,铭记于心,并使行为符合这种伦理规律和要求,这就是道德。所谓“得到”,就是孔子讲的“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概而言之,就是践行道德能使人或多或少获得一些利益和幸福。当然由践行道德而获得的这种利益不一定是物质利益,这种幸福也不一定是物质幸福,可能更多更根本的是精神利益和精神幸福。因此,自古就有“德者,福之基也”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人是决定的因素。人以德为本,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人的道德培养上狠下功夫。(一)思想政治工作与培养人的道德认识相结合道德的认识是指对道德的含义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是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道德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要加深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不同的类型——科学、道德和审美形式。科学是…  相似文献   

7.
宗教和人权的冲突使人类陷入纠缠不清的道德困境,也因此成为重大的国际伦理问题.事实上,宗教只不过是人的创造物,宗教的普遍性价值形式正是人的普遍性价值形式.由于人权是人人应当享有的普遍性道德权利,因此人权就是宗教的价值基准:任何践踏人权的教义和宗教行为都是恶,任何尊重人权、保障人权的宗教行为都是善.这就是宗教领域的人权的基本要求,其底线伦理是:人人应当享有祛除苦难的权利.它具体展开为尊重平等的伦理精神,并把这种伦理精神一以贯之地融入商谈理解的基本程序之中,切实依靠以伦理责任为要义的法律制度,以有效保障其具体实践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建华 《前沿》2009,(3):130-132
现代科技不是外在于人的成果,而是有生命体的人正在从事着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活动源于对世界的科学认知,本身负载着价值,科技的社会责任与社会规范的道德责任应该是一致的。当代科技主体在发挥其社会功用时,应当遵循协调利益公正的基本伦理原则,实现科技人性化,用人性主导科技。  相似文献   

9.
建设企业道德伦理塑造“法人人格”形象——朱贻庭教授访谈录本刊记者谋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如何判断它的价值?如何规范它的行为?如何体现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统一?听说专门从事企业伦理研究的上海伦理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朱贻庭教授和上海电度...  相似文献   

10.
文敏 《思想战线》2007,33(6):121-122
孟子在以“仁”、“义”为背景的德性论体系中,通过对人伦秩序的追求,反思人类社会经济生活,论证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伦理价值,是我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对经济生活进行伦理辩护,是在道义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功利行为的道德合理性。这主要体现在孟子的“恒产”论、“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理论以及薄税以富民的经济政策3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孟子经济伦理的实践品格。(一)“恒产”论。在孟子的社会经济伦理中,最能体现其实践品格的当推“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的著名命题。这一命题和孟子的…  相似文献   

11.
唐媛  ;李建华 《求索》2008,(6):121-123
在道德系统中,规范伦理的参照对象是德性伦理。规范伦理是一种以人的行为为中心的伦理学,它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我应该如何行动的问题”。自从思想启蒙之后,在伦理学领域里,规范伦理几乎成了衡量个人行为的唯一标准。规范伦理居于伦理学中心地位的理论根源在于理性主义的张扬,而深层的现实原因是现代社会的全方位转型。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企业转机建制过程中的道德行为合理化问题胡尚林所谓道德行为,就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伦理学上也称为伦理行为。它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企业的道德主要是通过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表现出来的,所以,称为企业道德...  相似文献   

13.
公务员道德伦理是社会道德形态中的一种,是指公务员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共同的行为准则规范及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公务员的品质,即行为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反映了其伦理道德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李飞 《前沿》2008,(5):162-164
作为一种全面的社会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蕴涵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其含义的理论分析,旨在揭示隐藏在其含义及其含义结构之中的伦理蕴涵。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基本的伦理蕴涵是:它以总体人类的类标准作为首要的价值指向,然后通过生态学基础上的界限跃升又显示出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倾向,并且以重构权利义务关系来区分出道德顾客和道德代理人的方式整合了自身的伦理蕴涵。  相似文献   

15.
生态经济伦理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玉乔 《湖湘论坛》2002,15(1):90-91
所谓生态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生态经济活动中必须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或非人的自然存在物寄予的道德关怀。“生态经济伦理”这一概念的提出立足于一个预设的前提条件,即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危机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今的人类,出于自救的需要,已经决心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生态经济时代———一个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追求人与环境或人与非人的自然存在物的和谐相融基础上的经济时代,而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这一新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生态经济伦理的主要内涵任何一种伦理都有它特定的内涵。生态经济伦理是在深入反思人类经济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16.
人类通过劳动把自己从自然状态中解放出来,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向自己的行为提出了一系列的自觉要求,于是就逐渐形成了行为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各个时代的伦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行为的伦理结构和价值标准,也探讨过情感与人性,道德与道德情感的联系等问题。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才在总结社会实践经验和批判继承前人优秀道德遗产的基础上,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编前语]从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来看,人类社会活动可以分作由下至上的三大层面: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与此相适应,人类社会道德,就其在社会活动各层面的具体表现形态来看,则有了调谐经济活动的经济伦理、调谐政治活动的政治伦理和调谐文化活动的文化伦理。我刊从本期开始,拟分三期发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吴灿新教授对当代中国社会活动不同层面伦理精神研究的成果,敬请读者留意。经济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活动,它是政治活动乃至文化活动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崛起,经济活动空前活跃,首先推动着经…  相似文献   

18.
张昭军 《求索》2007,(11):199-203
程朱理学与湘军集团关系密切。湘军核心成员多有理学背景,以理学经世为特色。在治军方面,募兵、训练、战略战术等都带有理学烙印。在文治方面,以理学为本,通过推行礼教、兴教劝学、刊刻书籍,从文化上强化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湘军集团的“文治”、“武功”,既是理学经世思想的具体表现,又共同体现了咸同时期程朱理学守道救时、经世致用的学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禹芳琴 《求索》2007,(5):145-147
货币伦理要研究和解决的是道德行为和货币交往活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对货币伦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科学的货币伦理思想:货币改变人际伦理关系的内在维度;货币成为“道德秩序的辅币”;人的价值和货币价值通约具有不公平性。这些思想也构成了货币伦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袁玲红 《前沿》2008,(9):143-146
生态现代化产生于对“生存危机论”的反拔。它从经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经济主义、技术学路径来解决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它悬置价值理性,是一种浅层生态学,缺乏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考量。克服生态现代化的弊端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解释,即它的主旨在于伦理的或道德的发展,而不是科学和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