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依法行政和行政合法性原则,教育行政权力必须遵守法制边界。中国教育行政权力存在逾越法制边界的现象,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是法制不完善,行政责任机制不完善。要恪守法制边界,有必要完善法制,完善教育行政权越界的责任机制,构建理性官僚制的教育行政组织。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改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国有企业的改制 ,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氛围 ,具体而言 :第一 ,企业要有名副其实的法人地位 ;第二 ,要统一法制 ,清除法出多门给企业设置的障碍 ;第三 ,权力法定 ,依法规范行政行为 ;第四 ,严格公正执法 ,确保企业合法权益 ;第五 ,国企健康发展需要法制作导向。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六年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央曾多次强调全党全民要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小平同志也曾先后几次强调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提出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今年,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又制定颁布了若干法律,全民的普法教育也在广泛开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总结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做好新时期基层政府法制工作的行动指南。基层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法制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落实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思想贯穿到基层政府法制工作中去,落实到履行职能的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5.
去年年底,国务院法制局邀请法学界和政府法制工作部门的同志100多人,就政府法制工作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这种讨论会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法制 与会同志认为,国家法制应包括两大内容:一是以维护社会治安、惩治犯罪为内容的司法法制,二是以管理政府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为内容的政府法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法制的完备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水平的主要标志。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国家的各方面工作都纳入法制轨道。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功能将转变到保障人民民主和调整社会经济活动方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16,(3):86-90
法制协调是整合城市群内不同区域优势互补,促进协同发展,社会和谐,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法制协调之目的在于破除区域界限,促进城市群发展;协调各方利益,缓解区域内冲突;弥补法制滞后,提升综合协调能力;明确主体责任,实现追责机制。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法制协调模式一般可分为纵向的"拘束型方案"和横向的"协调型方案"。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由于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其法制协调存在多层困境,完善欠发达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法制协调路径,要确立法制协调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编制城市群辖区规划,创设合作协调协议机制,构建城市群立法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它是指党政领导机关、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的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为谋取私利严重违反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的行为。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和它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指出:“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反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治,他强调说:“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相似文献   

8.
我国市场经济秩序问题主要表现在 :市场主体秩序混乱、竞争交易秩序混乱、法制秩序混乱和道德秩序混乱。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 ,主要是发展模式的双重转轨并行和法制道德的失序造成的。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要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加强法制和信用体系的建设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评价体系和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9.
政府法制干部的思想素质,首先应该体现在政府法制工作中,对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牢牢把握上。法制应该是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和保障力,法律规范的内容应该反映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政府法制干部,在起草、审查法律规范草案,协调权利义务设置的过程中,要务必弄清楚什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什么  相似文献   

10.
权·情·法     
法制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法制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须是法制完备的社会。我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先要建成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内涵为:其一,立法机关要依法立法,立法要完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二,政府及公职人员要依法行政;其三,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不徇私情;其四,全体公民懂法、守法和自觉维护法律。总之,一句话——要依法治国。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处理好权与法,情与法这两个关系。中国进入阶级社会时起,便受古东方历史条件的影响,实行专制主义的政体。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特定的权与法的关系。在封建时代,皇帝是最高的立法者;同时,又可以根据“事有时宜”自由权断,不受法律约束。皇权支配着法律,法律是权力的附庸。而当权大于法时,必然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凋蔽、政治腐败,直至国家灭亡。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的今天,彭真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重要发言。这篇发言现已正式收入《彭真文选》,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发言强调,管理国家一定要靠法制。搞法制,基础是宪法;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公民,谁也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所有党员,谁也不能凌驾于党章之上。在建党70周年前夕,本报特将发言的第二部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公主义法制”予以刊登。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是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中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就是法治,针对环境问题的治理能力的提高必须靠法制。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之必要性包括理论必要性和现实必要性两个方面。在可行性方面,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具有生态伦理道德的可法律化,具有实践可能性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等。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除了要继续加强和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外,作为一种新型法制文明形态,其建构的范围及路径还应该包括生态政治法制、生态经济法制、生态文化法制和生态社会法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增强党性锻炼,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新课题。本文拟就此题作一些初步探讨。所谓社会主义法制,简言之,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法律化,包括立法、守法、执法和法律监督。加强法制的中心内容是依法办事。依法办事,一是要做到有法可依;二是要有  相似文献   

14.
王晓斌  方乐 《学理论》2011,(35):4-5
邓小平的政治哲学既是邓小平思想的逻辑基点,也是其法学思想的基石。围绕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三组命题及其内容阐释,邓小平既揭示了中国法制问题的现实性,也展现了法制中国建设的复杂性,更为中国法制的建设提供了实践性极强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十五大召开之前,我国的党和政府的文件一直使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而未使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改变了以前使用“法制国家”的做法,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它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发生了巨大变革。要真正认识中央这次把“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的意义,必须对法制、人治以及法治的基本内涵和原理有个正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治国的一条重要方针,载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治国方式的一次重大转变和深刻变革,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系统工程,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要顺利进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当务之急是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要转变,观念要更新,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严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 ,特别是在执政理念、法制制度与经济制度中。然而 ,要将其落到实处依然任重道远 ,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健全民主与法制 ,保障公民权利充分实现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明确提出把2002年作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这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重大举措。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可以接触基层,了解实情,发现问题的症结,取得工作的发言权和主动权,提高把握大局、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在年初召开的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陆云泉同志指出:“今年我们将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布置下去,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完成。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各部门负责法制工作的同志,以及担任各种层次领导工作的同志,年内每人要搞一、两次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相应地要出一、两篇有见地、有高度的调研文章?”  相似文献   

19.
姬琰玲  高超杰 《学理论》2015,(2):200-201
"一案三制"是我国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最有力的方法,"一案"指的是应急预案,"三制"指的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中小学校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科学运用"一案三制",着力加强预案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构建管理机制、健全应急法制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针对领导干部在法治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对策:一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二是将"法制状况"引入领导干部考核和选拔中;三是加强法制文化建设;四是加强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