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中华孝文化必须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应对多元竞争的文化现实挑战,以进一步焕发新的青春,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当代中国需要的孝文化,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孝文化,是科学创新的孝文化,是现代化的孝文化。为了推进孝文化的现代化,使孝文化不断与时俱进,孝文化应该不断在其理念上、内容上、形式上和活动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多和社会赡养问题的突出,中华传统伦理资源中的孝规范被学界重新评价和认识。在已有的探讨中,学者更多关心的是孝规范的功用问题,孝文化的讨论很少跃升到义理层面。在对孝文化义理方面的探讨中,梁漱溟、冯友兰、陈寅恪以及当代新儒家、海外学者杜维明等人的探讨,给我们以启发,促使我们对孝文化批判以及孝文化本身进行新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3.
孝与不孝,是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被人议论的话题。那么,孝与不孝,是由道德评价还是由法律裁翔?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孝文化与孝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上文 《求索》2007,(11):47-49
孝文化由于历史的积淀,逐步形成华夏独特的意识形态,并明显呈现出浓郁的民族性、民间性、民俗性特点,同时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孝文化物质资源。我们要以科学态度去认识孝文化,取孝文化之精华,去孝文化之糟粕,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使孝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发扬光大,进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该穿什么衣服,买不买这套房子.我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有时我们站在超市的酸奶柜前犹豫不决,其实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原味的或是其他口味的。就好像寻找伴侣一样,是要爸爸喜欢的那个,还是自己钟情的那个。现在可供选择的生活伴侣和酸奶口味都很多,哪个才是最佳选择呢?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的四次痛哭,包含着对父母的大孝,对朋友的深情,对敌人的愤怒和对自己的自责。而他每一次痛哭,都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本文的主人公曾长期在周恩来身边担任秘书工作,他的述。说还原了一位至情至性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7.
百善孝为先:孝是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孝的缘起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于儿女,出于本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为了儿女,他们甘受千辛万苦,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诗经》上说,父母生我,养我,教育我,父母的恩德无以言表。山东曲阜孔庙有一篇〈劝孝良言》,把父母对儿女的爱描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8.
张一澍 《前沿》2010,(10):43-46
中国传统的孝意识可以说是扎根于母系氏族时期,萌发产生于父系氏族时期。是孔子将前人的"孝"观念作为自己仁学体系的核心思想,纳入到了儒家学说的理论中加以理论化、体系化。直到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才使孝思想挂上政治色彩,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随着传统"孝思想"的异化,其中的合理积极成分越来越少。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孝思想作为儒学的核心思想在中国思想政治文化领域中的统治地位已基本终结。代之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为主的思想体系。但今天我们重视孝思想更多的是能够让人们真正地尊重生命,孝敬父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孝文化是中国世代传承的文化,但它在当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孝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弘扬孝文化,就要对孝文化不断进行创新,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大连市有个硕士叫时广滨,曾经拥有很好的职业,为了照顾年迈的养父母,他辞掉了工作,养父去世后,为了继续对养母尽孝,他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在一所中学当起保安。此事在网民中引发很大争议。“孝”的立足点是人性化我们大谈孝,应该是以人性为出发点,最后以人性的完善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规范了家庭和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封建的孝道观念缺乏民主、平等和人文主义精神。传统的孝文化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之上,有其积极的一面,大力弘扬孝文化的积极因素,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孝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孝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当前弘扬孝文化也面临一定的困境,我们要克服困境,为弘扬孝文化创造条件,使孝文化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敏 《湖北宣传》2009,(1):20-21
百善孝为先,孝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之本。它所包含的尊老、敬老、养老,以及爱人、爱家、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传统美德。近两年.孝感市大力开展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效果明显。如何充分挖掘孝文化资源、打造孝文化品牌、塑造中华孝文化名城、彰显孝感地域文化特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影响深远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五月一日,是每一个劳动者的节日。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在节日里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艰难的维权过程,是为了唤起更多公民的社会良知,唤起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节日里关注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关注一项利国利民的制度能否完好地落到实处,除了企业领导的责任之外,社会的监管责任与监管机制何在?如何从法律法规的高度维护和保障每一个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在节日里还欣慰地看到,当年的下岗工人已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凭借着踏实的努力,凭借着辛勤的耕耘,他们得到了报偿迎来了收获!  相似文献   

15.
为了生活的需要,人们少不了到商店购买东西,购物时,一些人往往计较的是售货员的态度好不好,产品质量过不过关,但还有些权利我们却忽视了。赠品也应受法律保护时下,消费赠品现象随处可见,买空调赠微波炉,买微波炉赠电风扇,吃洋快餐可得小玩具等。前不久,某小区的居民刘义理到家电商场购买了一台空调,商场同时赠了一台微波炉。刘义理本没打算买这个牌子的空调,只是见买此牌子的空调给的赠品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微波炉。心想:花一件东西的价格买两件东西,岂不更好,便买了它。谁知,那赠送的微波炉只使用了两次便不通电了。刘义理找…  相似文献   

16.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作为儒家伦理思想代表的孔子"孝"思想,其内涵丰富,其中不乏很多精华之处至今仍带给我们不少启示。一、孔子"孝"思想的基本内涵孝是晚辈奉养礼敬长辈的道德要求。《论语》中孔子讲到孝的地方不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层意思:(一)养亲与敬亲孔子论孝,强调敬养父母。养亲就是奉养父母,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实际状况,从传统孝文化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相结合的角度来思考家庭养老问题,指出推进农村孝文化家庭养老功能建设需要经济、社会、政治、法律等多种条件予以保证,为此,要引入制度因素,构建孝文化的制度基础;开发孝文化资源,强化孝文化发展的动力;多管齐下,构建孝文化的传承机制。从而实现孝文化与养老保障制度的双赢,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孝文化、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养老道路。  相似文献   

18.
陈晓明 《求索》2008,(3):73-75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曾经发挥了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凝聚民族等积极的社会功能。在传统孝文化有所缺失的当今社会,弘扬孝文化显得十分必要,它不仅是构建当代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资源,而且弘扬孝文化,有利于构建当代社会道德体系,有利于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应对当今社会老龄化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郭齐勇 《人民论坛》2013,(28):22-25
孝排名:第3位得票数:7385得票率:67.6%精华阐释:"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孔子的反问令人深思。中国人常常将"孝"和"敬"连用,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我们的心中对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意。"孝"既是人们的行为标准,也是行为导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尽孝无需技术主义,在亲情缝合和道德重塑等方面具有深层的社会价值,是  相似文献   

20.
魏建国 《小康》2014,(10):24-24
以前在外交上,我们常说大国是关系,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周边是舞台,现在倒过来了,把大国是关系放在了第二位,周边放在了第一位。有句老话说,千金买地万金买邻。我们就是要把邻居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