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风从东方来。伴随着上海科教兴?总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热潮的兴起,今年5月,一个面向全市的公益性社会文化品牌项目———“东方讲坛”在上海诞生了。6月2日,“东方讲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了开讲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出席,他代表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对讲坛的创立表示祝贺,并向10位“东方讲坛”特聘讲师代表颁发了聘书。目前“东方讲坛”举办点已达54个,覆盖了上海市19个区县和10多个大学。自5月17日至6月16日的一个月内,先后有近百场讲座亮相,内容涵盖了世情国情?情、人生发展和道德成长、形势政策和社会热点、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覃蔚峰 《当代广西》2011,(12):34-35
3月11日,百色市"红城讲坛——县(区)委宣传部长宣传思想工作"专题讲座开讲。右江区委宣传部部长梁珀森所作的《右江区文化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拉开了今年开讲的序幕,与会听众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3.
东方广播电台开播半年来就获得了广大听众的赞扬和热爱,是不容易的。是异军突起,是上海新闻广播事业的新收获,也是上海改革开放的一项新成绩。这次,《探索与争鸣》杂志社等单位就它获得的成绩进行讨论,也是很及时的。所提的探讨主题“东方广播对新闻改革的冲击波”,也非常形象生动,显示了东方台的工作对上海新闻和社会的强烈影响。大家形容它是“冲击波”,我说它是“异军突起”,都是有“不平凡”、“震撼”之意。对于它的“突起”和“冲击”,无论从广播宣传,生活指导,文化享受,群众服务,以及内部体制等方面都有不少经验可以探索和吸取,许多同志已经作了分析和阐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法制》2011,(28):29-29
被媒体同行誉为“同一首歌”的“民主与法制巡回讲坛”,在此次讲坛成功开讲后,又被众多网友誉为“是一次普法教育的盛会”。在社会上尤其是在法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反响。众多网友在论坛或博客上纷纷发表言论,支持和盛赞这种创新的普法方式。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不仅以快速的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它的文学形象的建构也引起广泛的关注。特别是一系列或“真实”或“虚构”的书写“上海历史”的读物连连出版,如素素的《前世今生》,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程乃珊的《上海女人》、《上海lady》、《上海探戈》等等,畅销至今,蔚然成风。在这阵“风”中,我们被告知,一方面,怀旧是为了重新找回上海前进的方向。那个浮华璀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被称作“东方巴黎”的旧上海,它不止是美好的过去,更是光明的未来。另一方面,怀念那个充满情调的…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致《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贵刊每期都发表读者来信,是贵刊能扩大影响、深人人心的好方法。我也冒昧地写一封信,不知能否刊登出来。 我曾在电视上看到“东方讲坛”的开播,也在《文汇报》上看到了“东方讲坛”的信息一览表,丰富的内容,使人耳馋心痒。想方设法听了程恩富教授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两场报告,听了潘世伟教授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上海新一轮  相似文献   

7.
胡启 《政策》2010,(4):39-40
近几年来,武汉市汉阳区永丰街积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思路,以突出“服务民生、构建和谐”为主线,创造性地开办群众精神文化超市——“百姓讲坛”,致力打造为广大群众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宣传思想阵地。“百姓讲坛”已覆盖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村湾、社区和驻地部队,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基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有力地促进了学习型街道建设。  相似文献   

8.
20i1年7月2日上午9点,由民主与法制社主办的“民主与法制巡回讲坛”在成都正式开讲。  相似文献   

9.
李兵 《思想战线》2002,28(4):6-8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的二元格局。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学理上的原因。对此 ,既要充分估计其积极意义 ,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弊端和问题。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今天 ,应当在保持“讲坛哲学”和“论坛哲学”“必要的张力”的同时 ,努力寻求二者在发展上的平衡 ,从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理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论"和"文化的发展与国际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和”文化规定着中国外交始终把“和平”作为基本国策,它不仅铸造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东方和平主义,其精神的发扬光大和现代运用也为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指导。“和”文化的发展与国际传播,彰显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规范和国际行为的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11.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12.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14.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安会”(及所属“国安局”)在台湾的政治体系里有着特殊的角色与功能。两蒋时期 ,“国安会”是“动员戡乱体制”的产物 ,而“国安局”的特务情治系统是其专制统治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 ,李登辉操控“修宪” ,保留并将其纳入“宪政体制”中去 ,首次“政党轮替”后 ,陈水扁有将“国安会”扩张为“政务会议”的意图。而由李登辉至陈水扁 ,都在建构“总统制”的“总统”权力 ,对“国安会”及“国安局”的操作是其中的一方面 ,但是由于“宪政体制”的不明晰和政局今后可能的变化 ,至今这仍不能称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入影响与渗透,社区正日益成为每一位市民生活的重要空间,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同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联。在许多居民生活小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样的标语牌随处可见,反映出人们已开始意识到社区居民同社区之间的双向依存关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游离于社区建设之外,缺乏对社区的亲近感与责任感;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存在某种偏见,激发不起工作热情;而有些确实愿意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居民,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上述情…  相似文献   

17.
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敢于承认理论的局限性,尊重实践,勇于探索,在各自不同的时代为我们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近年来出现的众多文化现象也成为这一问题研究的素材。然而这一划分本身在消费时代的合理性还有待探讨,通过回溯源于西方的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历史,阐释这一二元划分的思想基础,在消费社会及媒介构建下这种思想基础遭遇的颠覆,进而得出结论:二者的二元划分已经不能成立,由此产生的争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实践转向"彰显"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促进"实践转向"。"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交相辉映造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论文分析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与冲突的具体情形,特别强调了冲突的三种类型和具体条款,并从执法部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