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邓太萍 《前沿》2013,(6):22-24
作为语言测试的大国,外语测试在我国占有重要份量,所以如何更好地提高测量的信度与效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外语能力精确定位都至关重要。本文拟从心理计量学角度出发,以心理计量理论发展脉络主线进行描述,结合当代心理计量理论发展热点问题等,并对心理计量理论与外语测试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心理测试是基于某一案件,对被测人采用涉及案件的相关问题提问,或显示案件相关图片等刺激方式,对所诱发的生理反应参数,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作为侦查犯罪的重要辅助工具,心理测试应该朝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建立国家级的具有示范性的心理测试实验室,尽快引入并应用国际上脑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如事件相关脑电位(ERP)这种基于脑电的心理测试。只有这样,心理测试的结论才更加具有科学性,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目前国际上心理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对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同时根据测试的具体实践对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心理测试中的测试受刺激后的心理,是根据案件信息所编制的测试题目,测试刺激被测者特定的心理反应。不同测试格式中题目的心理意义有所不同;测试刺激对不同被测者会有不同的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心理测试的科学体系,测试技术在中国起步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发展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理测试程序可以划分为测试前阶段、测试中阶段和测试后阶段。测试前阶段可分为受理测试、测前准备和测前谈话三个部分;测试中阶段可分为连接传感器、激励测试和计划测试三个部分;测试后阶段可分为评析图谱、测后谈话和作出测试结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受测人在心理测试过程中行为表现,从而提高测试准确率。方法回访实际案例的受测人。结论测试过程中应根据受测人的行为表现及时调整测试策略。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各种实验,心理测试技术(俗称"测谎"技术)实际上就是心理学实验方法的一种。此项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应用已经30多年,辅助司法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案心理测试①。不仅对陷入侦破困境的案件起到很大作用,也对心理学在实战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种实验范式。对进行心理测试案件的研究发现,很多的变量都会影响到测试的结果,进而影响测试效度。被测人②的心理状态是其中很重要但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研究的领域,不仅关系到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也关系到司法领域人权和司法公正问题。  相似文献   

9.
心理测试技术已在我国广泛应用,虽然它仍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作用,只能作为刑事侦查的一种辅助手段,但从近几年的应用情况来看,利用心理测试技术破案的案例不胜枚举,心理测试已成为刑事技术破案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说,对于能使作案人形成深刻印象的案件,有扎实、客观的前期现场勘查和侦查工作作为基础,就可以进行犯罪心理测试。  相似文献   

10.
犯罪心理痕迹鉴定结论的证据意义及其审查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测试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高科技的司法鉴定手段,自90年代初以来的10年 间,我国心理测试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测试报告、测试结论亦开始为司法机关逐渐地 认可,并为一些法院作为定案的依据之一,它的实质是鉴定结论。既属鉴定结论,要用作 定案根据,就须经过查证属实;即使是侦察机关用于之辅助侦审,也应慎重,以防出现冤、 错案。本文简要地论述了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意义,以及怎样审查、判断心理测试结论的 可靠性、可采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交通肇事案件的频发和查处交通肇事案件的难度加大,心理测试技术运用于交通肇事案件的侦查也越来越多。在交通肇事案件的侦查中,心理测试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技术搜寻和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人;二是可以运用心理测试技术识别推卸责任的驾驶人员;三是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技术协助交通肇事案件的责任认定。由于交通肇事案件的特殊性,心理测试技术应用于交通肇事案件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心理内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使犯罪心理测试变成了刑事测谎 ,导致犯罪心理测试业内的争议和业外的质疑。心理学家改变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 ,主流心理学思想对犯罪心理测试重新进行了审视 ,形成犯罪心理测试的定向反应理论 ,开创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科学认识。现代犯罪心理测试研究揭示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特异生理反应所反映的是被测者对犯罪的记忆状况 ,与犯罪有关的记忆状况决定着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反应的水平 ,反映被测者是属于作案人、涉案知情人、一般知情人 ,还是属于无辜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传统和现代心理测试技术的演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对心理测试技术的功能特点进行了评述,指出了作为刑事科学技术序列的现代心理测试技术的专业特点.  相似文献   

14.
测谎即心理生理测试。影响测谎结论准确性的因素通常包括测谎仪器灵敏精准度、测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测谎问题的编写、测试环境以及被测试者的生理情况等。而被测试者的心理差异及性别不同并不直接影响测谎结论的准确性,测谎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个体。  相似文献   

15.
浅谈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刑事侦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侦查机关在运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时存在一些问题 ,侦查机关应加强对犯罪心理测试的配合。而测试人员应注意严格把握测试条件 ,选择最佳测试时间 ,结合具体情况开发准绳问题和在测前谈话和测后谈话中为测后审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犯罪心理测试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测试的科学基础是犯罪心理痕迹具有的特定性、稳定性和反映性等三个基本属性。犯罪心理测试仪的研制和应用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科学性使犯罪心理测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传统和现代心理测试技术的演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对心理测试技术的功能特点进行了评述.指出了作为刑事科学技术序列的现代心理测试技术的专业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试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谎仪”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 ,科学的称谓是“心理测试仪”。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是运用现代基础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原理以及神经心理学、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 ,通过专用测试仪器软硬件和智能化计算机系统 ,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物反映指标 ,进而评判受测人有无特异心理痕迹对映相关度的实验心理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实战部门的应用证明 ,它既有很强的科学性 ,又可以体现公正性。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刑讯逼供的发生 ,在保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同时提高公安机关的办案效率 ,有助于司法公正的进一步确立。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美国的"测谎"和"测谎技术"。厘清黑白,经纬天地,心理测试技术结论绝非游戏。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是办案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心理测试技术应用的成败七分在人、三分在仪器。  相似文献   

20.
仪器化讯问指心理测试在侦查中的使用。心理测试通过了解案情、编制题目、测前谈话、人机测试、图谱评判、测后讯问、测后报告等步骤,以推断被测试人是否犯罪人。侦查中心理测试的应用过程是科学技术与传统讯问手段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