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遇到了一起原、被告人同时上诉的自诉伤害案,二审撤销了一审法院原判被告入有期徒刑一年的判决,改判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加重了被告人的处罚。对此,有的同志认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二审法院可以改判加重被告人的处罚。另一种意见是,若根据第一款被告人“上诉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刑事诉讼法的这条规定,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上诉不加刑”原则。这个原则说明,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二审法院即便认为原判量刑畸轻,也不能改判加重刑罚。立法的意图在于保护被告人的上诉权利,解除被告人一方因怕上诉加重刑罚而不敢上诉的顾虑。同时,这也加重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责任,从诉讼程序制度上  相似文献   

3.
一、案情简介某区法院经开庭审理查明:1995年至1996年,被告人陈某在担任某县二个乡财税所所长期间,擅自决定将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给没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11家贸易公司。这11家贸易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2亿多元,造成国家税款损失达人民币3千多万元。故1998年4月30日该区法院以玩忽职守罪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于1998年5月25日提出上诉,上诉理由为:原判定性和适用法律不当,上诉人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不构成玩忽职守罪,原判量刑畸重,要求改判。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于1998年7月8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分…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对四川省达县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85年以来制作的三十二份刑事终审判决书、裁定书进行了审查,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原判情况及上诉理由不清由于第二审程序是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不服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引起的,因此,在制作终审的判决书、裁定书时,就应当对原判情况及上诉、抗诉的理由交代清楚,使人们对案件的核心问题一目了然。但是,有些终审判决书、裁定书就没有把原判的情况和上诉的理由写清、写完整。如秦正洪等三被告人抢劫案,终审裁定书写道:三被告人现均在  相似文献   

5.
2007-2008年,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死刑二审上诉案件中,因被告人方赔偿而改判的案件,占死刑二审上诉改判案件的57.89%,其中,2008年因被告人方赔偿而改判的死刑案件比2007年上升75%,赔偿金额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办案过程中检察院与法院就改判理由的意见分歧也较大。为此,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一审案件,已过法定时限,被告人不上诉,公诉机关不抗诉,但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法定时限内对第一审判决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影响第一审刑事判决的执行?如原判对被告人量刑偏轻,上级法院可否把这一  相似文献   

7.
有的法院在民事案件二审改判的判决书中,只引用了程序法,如只引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或第三项,而忽视了对实体法具体条款的引用。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妥。 在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提出上诉的案件,二审法院审理后需要改判的,主要有如下两种:一是原判  相似文献   

8.
陈炜  周元嗣 《法制与社会》2010,(31):11-11,13
上诉不加刑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仅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的原判刑罚的审判原则。此原则在世界上普遍采用,我国刑事诉讼法也确立了这一原则,但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又存在缺陷。本文分四大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历史渊源;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上诉不加刑的含义;第三部分阐述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的限制;第四部分介绍上诉不加刑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含义是:对为被告人的利益提出上诉的案件,上诉审法院经过审理决定改判时,只能适用比原判决为轻的刑罚,不能适用比原判决为重的刑罚.即只能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北京一对双胞胎少年带着他们的女友虐杀了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女子案进行终审宣判,部分支持了检方抗诉,将被告人中双胞胎哥哥苗大光的刑期由有期徒刑17年改判为无期徒刑,法院同时维持了其他3名被告人原判的刑期。  相似文献   

11.
年仅14岁的少年犯李小荣因二次抢劫小学生,被一审法院判处一年徒刑,他以量刑过重为由提起上诉,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经审查认为,被告人在第一次抢劫时并未出示凶器,未对被害人造成实质性伤害,且被告人系未成年人,要求法院依法改判,从宽处罚。日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予以改判,判处李小荣一年有期徒刑,缓刑一年。  相似文献   

12.
张金玉 《人民司法》2023,(20):29-31
<正>【裁判要旨】被告人在一审期间为取得被害人谅解而签订分期赔偿协议,一审法院应当严格审查被告人的持续履约能力。对被告人在一审宣判后拒不履行分期付款协议的抗诉案件,二审法院经审查确属无正当理由的,因被告人缺乏悔罪表现,被害人损失未有效弥补,原判依据的被害人谅解事实发生变化,二审法院可以支持抗诉,予以改判。  相似文献   

13.
[案情]被告人刘某甲、刘某乙、孟某明知是毒品而故意贩卖,一审法院分别以刘某甲贩卖冰毒92.02克、麻古8粒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以刘某乙、孟某贩卖冰毒25克、麻古8粒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一审判决后,三被告人提出上诉,一审检察机关未抗诉。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为由发回重审,重审法院未予改判。此后,一审检察机关在原判事实、情节、量刑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时,以主刑部分量刑适当、但遗漏附加刑提出抗诉,即依法应对刘某甲并处没收财产、对刘某乙、孟某并处罚金为由提出抗诉,二审检察机关支持抗诉。二审法院终审判决驳回抗诉,维持原判。  相似文献   

14.
司法信箱     
在二审期间,被告人的羁押时间已超过原判刑期,应如何处理? 编辑同志: 我们审理了一起共同盗窃案,判处被告人甲有期徒刑二年,判处被告人乙有期徒刑六个月。宣判后甲提出上诉。此时对乙的羁押时间已超过六个月,我们能否对他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再审刑事裁判文书包括:按一审程序再审改判刑事判决书、按二审程序再审改判刑事判决书和再审后的上诉、抗诉案件二审改判刑事判决书,以及按一审程序再审维持原判刑事裁定书、按二审程序再审维持原判刑事裁定书和再审后的上诉、抗诉案件二审维持原判刑事裁定书6种样式。按一审程序再审改判刑事判决书按一审程序再审改判刑事判决书,是各级人民法院对于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判决,经提起再审程序后,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按照第一审程序重新进行审理,根据再审查明的事实和有关法律规定,确认原判在认定事…  相似文献   

16.
赵宪杰 《山东审判》2005,21(5):67-69
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由来上诉不加刑原则首先为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最早见之于刑事诉讼法的,是1877年的德国刑事诉讼法。该法第398条规定:“被告一方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时,新的判决不得处较原判更重的刑。”1891年的日本刑事诉讼法也作了类似规定。该法第265条规定:“若只有被告人、辩护人或法律上代理人控诉,不许将  相似文献   

17.
司法信箱     
上级法院在死刑复核时对应当改判的案件,应如何处理? 编辑同志: 我们审理死刑复核的案件时在程序上遇到一个问题:中级法院一审依法判处某案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被告人不上诉,检察机关也未提出抗诉。但高级法院在复核时,认为一审量刑畸重,应当改判。对此案在程序上如何处理,有以下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发回重审;另一种意见认为高鼓法院对死缓的复核实质  相似文献   

18.
刑满释放人员再审案件的抗诉应由哪个部门承担?编辑同志:被告人王某因诬告陷害罪被某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王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改判有期徒刑3年。王某服刑期满释放后不断申诉。市中级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又对该案重新审理,改判王某无罪。市人...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无罪错判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家赔偿法》第19条第4款对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规定了两种情况:“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第5条对第二种情况又作了解释:“原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抗诉,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原一审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原二审人民法院维持…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由此可见,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可以依法改判,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所作的裁判是终审裁判,被告人无权根据上诉程序提出上诉. 但是,再审程序中依法提审的上级法院能否直接改判死刑?刑诉法对此并无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与学理解释中对此观点也不尽一致.例如: 被告人刘某,外贸干部,收受外商巨额贿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