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检察官在法庭审判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只满足于法院的定罪结局,而将量刑权拱手转让给了法官。检察官对于量刑裁判的过程和结果均无法发挥有效的制约作用,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监督。刑事审判包括定罪、量刑两个环节和部分,应当设置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即在定罪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之后,合议庭经合议认定被告人有罪,再启动量刑程序,单独就被告人量刑的事实、证据和情节进行调查和辩护,由控辩双方提出量刑意见,并围绕量刑意见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在量刑建议的方式和内容应当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2.
审判是定罪科刑的前提,非经正式审判不得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是绝大多数国家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的一般原则。然而,据美国司法部新近公布的资料表明,美国只有10%的被告人经历了审判程序,而90%的被告人则是通过另一种途径予以定罪科刑的,这种途径就是辩诉交易。美国刑事诉讼中有这样一种规则:只要被告人作出了有罪答辩,即在传讯过程中承认犯了所控罪行,法官便不再召集陪审团进行听证审理而直接判处被告人相应的刑罚。这就是所谓的“直接定罪”  相似文献   

3.
定罪与量刑是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实现定罪的准确性与量刑的合理性是整个刑事审判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司法实践中,被告人罪名的认定与量刑轻重都是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结果,由于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宽泛,在量刑问题上受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影响更大,相应被滥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也就更迫切需要有效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一、山东省淄川区人民法院规范量刑程序的有关规定定罪与量刑是刑事审判工作中的两个基本环节,定罪准确与量刑适当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在司法实践中,个案的量刑不当以及个案之间量刑的不均衡,会导致刑事被告人、被害人的不满,甚至会引起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怀疑。因此,如何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就成为包括我国在内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准确定罪.精确量刑.是国家发动刑事诉讼的司法追求。刑事裁判包括定罪和量刑两个部分.分别对应于刑罚的罪刑法定及罪刑相适应原则.因此量刑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题中之义。纵观各国量刑程序.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的分离式定罪量刑程序.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体化定罪量刑程序.都力图通过控辩双方的有效辩论来实现量刑程序的公开公正。在英美国家,刑事审判设置了独立的量刑听证程序.包括检察官、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被害人和中立的社会调查机构都充分参与并影响干预法官的量刑决策过程。而在大陆法国家.  相似文献   

6.
刑事裁量权 ,就是决定被告人刑事责任有无和轻重的权力 ,有人称之为量刑。传统意义上 ,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力对被告人定罪和量刑。1997年刑事诉讼法关于免予起诉的修改和“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规定 ,使得许多人产生错误的认识 :定罪量刑是人民法院的事 ,一切刑事案件最终由人民法院说了算 ,检察机关的工作只是走程序。为此 ,我们必须明确 :作为侦查和审判的中间环节 ,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官对刑事案件较大的权力 ,刑事裁量权就是其中之一。检察官的刑事裁量权是指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员在刑事案件立案、侦查…  相似文献   

7.
公正审判包括定罪公正和量刑公正,即准确界定被告人的罪名并施加与其罪行相适应的刑罚。按照程序正义原则,利害关系人的有效参与是树立程序权威的应有之义。因此,量刑公正的实现必须确保检察官和被告人的参与.且控辩双方的对抗辩论能对法官量刑裁判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诉辩交易是一种以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在审判 开始之前就被告人的定罪和量刑问题进行协商和交易,达成协议后,在庭审时省略对案件性质的调查和辩论程序,直接进入量刑阶段,从而使审判程序得以简化的做法。诉辩交易的实质在于,检察官以降格指控或减轻量刑请求为有利条件,换取被  相似文献   

9.
论定罪剩余的犯罪构成事实转化为量刑情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量刑理论中,有一类十分重要的量刑情节被忽略了,它就是定罪剩余的犯罪构成事实转化而来的量刑情节。忽略这类量刑情节的原因,主要是“估堆”量刑方法;在“估堆”量刑的情况下,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眉毛胡子一把抓”,当然也就没有必要来严格划清两者之间的界限了。事实证明,“估堆”量刑是处罚畸轻畸重的直接原因,目前自下而上的量刑改革就是针对它的弊端而兴起的,为了实现量刑的公正性和透明性,特撰此文,以飨读者。一、作为定罪使用过的犯罪事实不可再次评价为量刑情节在刑事审判工作中,最讲究的是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所谓定罪情节,…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86,(9)
(一) 定罪与量刑是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中心环节,审判人员审理案件的过程,就是对被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过程。定罪正确,量刑适当,是检验一个审判人员办理案件质量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11.
张依可 《法制与社会》2013,(22):284-285
司法三段论,作为过去、现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法官判决的思维技术,其存在价值是不可磨灭的,但是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法官判决的思维过程并不如逻辑形式那般简化,是经过法官一系列的价值判断最终通过逻辑形式展现出来的。因此,将定罪思维假想为司法三段论的简化模式是不理智的,法官的价值判断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量刑与定罪互动论:为了量刑公正可变换罪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刑法理论中定罪与量刑的关系被扭曲了,刑法理论把准确定罪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司法机关把大量精力耗费于准确判断罪名,定罪决定量刑、量刑不可能影响罪名成为刑法公理。但是,判断罪名意义上的定罪,并非刑法的目的;对被告人和社会最有意义的是量刑,判断罪名只是为公正量刑服务的;因此,如果常规判断的罪名会使量刑失当,就可以为了公正量刑而适度变换罪名。  相似文献   

13.
刑事审判包括定罪和量刑两个阶段.而量刑正义是刑事正义的最终体现,只有体现于量刑公正、合理的刑事正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刑事正义.[1]近年来,刑法学界有关量刑的著述大多以刑法原则为指导,[2]刑法条文为圭臬,鲜有紧密联系司法审判实践之作.为解决这一张力,笔者引入布莱克的案件社会学理论,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考察被告人的年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刑事审判中被告人翻供的情况较为突出,由于被告人的供述作为刑事案件直接证据,对定罪量刑起着重要作用,被告人在审判阶段翻供,给案件审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而且由于时过境迁,其它证据难以取得,造成案件多次退补,在押犯长期关押影响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分子.为此,查找分析被告人翻供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摆在每个刑事审判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见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审判的第一审程序中,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在审判庭上核对证据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是三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们对于开好刑事审判庭,对被告人准确定罪量刑和有罪的被告人认罪服法,以利于以后的工作,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仅就所阅的近三百件一审公诉案卷所见,对如何搞好这三个环节谈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6.
辩诉交易是产生并盛行于美国的一种司法制度,它是指检察官与被告人、辩护人就被告人的定罪量刑进行协商和讨价还价,检察官以减少指控、降格指控或量刑减让为条件,换取被告人的认罪答辩而形成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控辩双方通过交易达成协议后,法官不再对案件经过烦琐程序进行实质性审判,只需对协议进行形式上的确认,如果法官认为协议体现了被告人的真实意愿和公平正义原则便径行做出判决,宣告结案。正象其他一切新生事物一样,辩诉交易也同样遭受过责难而褒贬不一,但就其当今能够在美国大行其道茁壮成长,并波及两大法系的许多国家,引起这些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一、构建我国量刑程序的基本思路在刑事诉讼中,由于定罪问题与量刑问题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因此本文拟以被告人是否认罪为标准,将量刑阶段与定罪阶段的关系二元化——定罪阶段与量刑阶段的分离模式与合一模式。前者是指在被告人不认罪的案件中,定罪问题与量刑问题在程序上分开进行,在确定被告人的行为已  相似文献   

18.
一、理论溯源:量刑建议概述(一)量刑建议的概念量刑建议系舶来品,于20世纪末开始进入我国刑事诉讼审判程序。其又被称为“求刑建议”,指的是在刑事审判中,作为公诉机关的检察院围绕被告人应判处的刑罚种类、刑期幅度等向法院提出,并作为法院量刑裁决参考的建议。①其权力来源于公诉机关的刑事公诉权中的起诉权,而起诉权又以定罪和量刑请求权为其实体内容。换言之,在刑事诉讼中,量刑建议系公诉机关行使量刑请求权的形式载体,即公诉机关以量刑建议的形式行使量刑请求权,请求法院依建议判处被告人刑罚。  相似文献   

19.
王志远 《法律科学》2006,24(6):55-59
我国传统的平面化犯罪成立理论体系与司法三段论的定罪思维模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铸就了我国传统犯罪成立理论的“解释性功能倾向”。但定罪过程的实质性特点使司法三段论面临困境,于是辩证推理的定罪思路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途径,此种思维模式为实质性因素的介入留下了余地。与此相适应,犯罪成立理论的核心问题就应当从解释法条转向限制实质性定罪知识起作用的方式和实现超法规定罪知识的具体化。在此前提下,“形式与实质的立体融合”就成为犯罪成立理论体系的应然建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量刑建议制度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刑在刑事审判乃至整个刑事诉讼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量刑是否公正不仅直接关系到法院判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也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能否获得公平地对待。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法学界乃至刑事法律界一直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重定罪轻量刑”现象,因此,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