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董坡 《法制与社会》2014,(10):238-239
非法所得可税性的问题前几年在财税法学界一直是争论的热点问题,学者大体分为两派,对非法所得应当征税成为主流观点。也有学者对这场争论提出了新的见解,提出将"时间"纳入考量的范围,否则会使争论走入误区。本文认为在讨论非法所得是否应当纳税时,应当首先对"非法所得"的内涵做出合理界定。本文按照争论提供的框架线索,将"非法所得"进行具体分类,以确定争论双方讨论的"非法所得"的真正内涵,从而使争论的方向性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2.
罗福根 《证据科学》1999,6(3):122-123
新刑诉法颁布后,关于120条的规定,曾引起法学界、法医学界广泛争论.然而,争论归争论,法律一经颁布实施,非经法定程序不能随意修改,任何部门、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法律,依法办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劳动法学界对于我国的劳动标准是高还是低发生了激烈争论,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这一争论更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话题。争论的两派之所以会产生上述争论,是源于对劳动关系的属性和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的认识不同。  相似文献   

4.
律师能否从事非法律业务?这是一个有争论的话题。但是,争论归争论,律师的脚步‘已经悄悄地跨进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5.
广告真是洪水猛兽吗?广告应予以废止吗?理论界展开了一系列争论。为了更清楚的展现各方观点,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这两个学科视角对各种争论进行了粗略的归纳和梳理,并提出争论引发的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静环 《法制与社会》2010,(24):279-280
问题与主义之争在我党历史上是一次重要的理论论争,这一争论使中国革命的走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文力图从还原这一次争论的历史真相出发,对这一争论的本质及其影响再做探索,并力图从中引出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德沃金的“理论争论”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沃金的“理论争论”说刘星在《法律的帝国》中,德沃金指出:“本书与法律中的理论争论有关。其目的首先在于理解这种争论属于何种争论,然后建构一个与恰当的法律根据有关的理论并为之辩护。”①“理论争论”说是目前德沃金法理学“实然分析”的理论基石,它开拓了当代...  相似文献   

8.
关于习惯与法律关系的误会——民国立法中的一个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大致梳理了民国时期民事立法中关于习惯去取的理论争论,通过对这些争论的不同理论进行分析,来观照当时学者及立法当局观念的理论意涵,指出就习惯问题发生的争论,主旨在于中国现代法律的正当性所在,并进一步试图阐发、质疑立法思想中对于习惯与法律间关系的误解。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宪法理论上,一个久有争论的问题是:对于修宪权而言,除了宪法明确规定的限制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隐含”限制?围绕着这个问题的争论,无论在美国宪法理论界还是在宪政实践中,都异常激烈。本文对美国宪法理论界有关修宪权隐含界限问题的争论做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德日刑事违法性理论中,一直存在着“主观的违法性论”和“客观的违法性论”之间的争论。在这一争论过程中,“客观的违法性论”逐渐占据支配地位,并对德日犯罪论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一争论的根源就在于如何理解和诠释刑法规范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11.
当前经济领域内的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也引起了法学界的各种争论。本文试就贪污罪若干有争论的问题作一分析。一、贪污罪的主体目前争论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理解“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涉及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一直是热点问题,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伦理关系、价值关系三个层面上。本文主要以"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内在关系的演化为线索,从两者的争论入手,比较和分析两种理论的异同,进而阐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人权概念的理论分歧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传星 《法学家》2005,4(6):41-48
本文讨论围绕人权概念的主要争论,这些争论展示了对人权概念理解中的内在矛盾.这些争论表现在关于人权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权的理念性和制度性、人权的基础性和理想性、人权的国家性和非国家性、人权的个人性和集体性等方面.人权概念中的内在矛盾问题是人权法律理论争论中的核心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14.
《法人》2006,(1):1-1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争论的一年,这些争论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医疗体制改革是否失败,教育市场化导向是否可取,经济学家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矿难会频繁发生,“以市场换技术”是不是一种可取的发展模式,国有银行上市是否属于贱卖。争论如此集中,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决定,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试点进程中,法律界对于一些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论,包括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的地位,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等等,这些争论并未因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法决定而终结。有必要对这些争论意见加以梳理总结,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仲裁机构性质的争论实际上只是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的管理和运作问题,争论不宜扩大。行政事业化、民间化模式都有局限性。中国仲裁机构的管理和运作应更多借鉴国际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郭曼青 《法制与社会》2010,(26):128-130,132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这种争论首先表现为关于检察机关对于民事审判监督的必要性问题上,进而发展到检察机关是否可以提起民事诉讼问题的争论。本文拟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建立民事公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民事公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民事公诉的案件范围以及立法建议等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法学界(至少是法理学界)在打破多年沉寂之后,开始就“法”概念这一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再度引为争论,不能不令人关注。那么,这场争论的焦点何在?争论本身到底有没有价值?宄竟怎样寻找传统法学模式的突破口和法学研究的新途径?关心争论的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一、关于法概念的传统解释“法是什么”和“法应当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世界范围的法学基本问题,古往今来的法学家和哲学家无  相似文献   

19.
刘孝敏 《法学论坛》2006,21(1):84-90
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的争论主要在实质的犯罪概念和实质违法性领域。在实质犯罪概念领域内的争论主要是为了解释现行刑法和指导刑事立法;在实质违法性领域内争论的功能是为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正当化提供解释依据。按照中国刑法理论体系,讨论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只能在实质的犯罪概念领域中进行。  相似文献   

20.
法官是否拥有自由裁量权,一直是法学家争论的重要问题。20世纪著名法学家哈特和德沃金围绕自由裁量权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哈特认为法律是一个规则体系,总体上是不完整的,法官必然拥有自由裁量权。德沃金认为法律除了规则外还包括隐含的原则,它不存在漏洞,法官也不享有自由裁量权。这场争论涉及的关键问题是自由裁量权是什么,而根本问题是法律是什么,法律与道德是否有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