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年11月9日下午,某自建房顶层房间内发现一具男尸。现场勘查见:尸体呈直立状态悬挂于房屋顶层房间内,双脚悬空,双手下垂,舌腐败外伸。尸体衣着完整无破损,可见油浸状改变。房屋通风透气良好,尸体下方见一木凳。1.2法医学检验尸表检验死者男性,尸长171cm,呈干瘪状(图1)。颈部见一27cm×2.5cm缢沟,经颈前部  相似文献   

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2012年10月12日,某湿地公园工人在对水域内水草进行清理时发现一具女性尸体。经查实,死者,女,68岁,肥胖,于2012年4月21日失踪,至发现尸体共计171 d。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成年女性,尸长158 cm,全身尸蜡形成,正面呈污白色(图1A),背面呈黄白色(图1B),质  相似文献   

3.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刘某,女,24岁,与朋友乘车外出途中突发不适、呕吐,并出现意识不清,急送附近卫生院,经医务人员确认刘某已无生命体征。1.2尸体检验于死后1 d进行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成年女性尸体,尸长155 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尸斑呈暗红色,颜面、口唇、双手指甲床明显发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部有轻微头皮挫伤;胸廓对称,腹部平坦,外生殖器未见异常,体表未见其他损伤。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18岁,某日上午7:00许,家人发现其死亡,家属对死因有疑问,要求尸体检验明确死因。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尸长162 cm,营养发育中等,尸体仰卧位,尸斑呈暗红色,位于颈背、肩胛、腰背等未受压部位;尸僵强度中等。颜面部发绀,睑、球结膜未见明显出血点;口唇发绀,口唇黏膜未见明显损伤,牙列整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53岁,某年12月2日8:00许,因身体不适到某无证诊所就医,输了两瓶生理盐水后离开,当日17:00许,出现抽搐等症状,紧急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男性冰冻缓解尸体,尸长173 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尸斑呈暗红色,分布于背侧未受压处,指压不退色,尸僵缓解,尸体轻度腐败,四肢可见  相似文献   

6.
<正>1案例1.1案例1刘某,男,60岁,某日与他人发生纠纷,在撕扯过程中倒地,30min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检验:尸检于死后36 h进行。尸长168 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尸斑呈红色,分布于尸体项背部低下部位非受压区。双手指甲发  相似文献   

7.
正细致全面的尸表检验有助于判明死亡方式、明确死亡原因,笔者回顾了近15年来的1 260余例尸体的尸表检验情况,通过总结检验规范性、检验固定记录及检材提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对如何减少检验失误提出了建议。1尸表检验出现的问题及原因1.1尸表检验规范性一些案件尸体在现场检验后未到解剖室进一步检验,或进行解剖检验不够全面细致,导致一些损伤漏检,影响死亡方式的判定。即便死亡原因和死亡方  相似文献   

8.
<正>仵作是我国法医检验史上特殊的职业,历史上对仵作及其职业演变评价不一,本文综合史料和文献记载进行专题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1古人尸体认识和官府仵作职业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尸,人死未葬曰尸。在床曰尸,在棺曰柩。"据《国语.晋语六》记载:"陈尸以示众曰尸。杀三却而尸诸朝。",古人认为在葬礼中尸体不是尸体,而是死者。正常死亡都有其特定安  相似文献   

9.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张某,男,69岁。某日被犯罪嫌疑人骗回家中,用擀面杖打死,抢走现金1 300余元,尸体藏匿于卧室床箱内。10d后,犯罪嫌疑人投案。法医勘查现场,在现场床箱内西侧发现张某尸体。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尸体高度腐败,头、颈、胸腹及背腰等处尸绿形成,以右颈部最重。前额部及右眉内侧端可见表皮剥脱及皮下出血。左侧颞枕部头皮肿胀。其余为阴性所见。尸体解剖左颞部及右侧额、颞、顶枕部弥漫性  相似文献   

10.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51岁,某日在与他人争执和撕扯中突然倒地,"120"急救人员到场后发现其已死亡。1.2尸体检验死后第3天进行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成年男性解冻尸体,尸长171 cm,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左侧鼻翼见0.3 cm×0.3 cm皮肤擦伤,左下颌见一长1 cm皮肤擦伤,右下颌见5.5 cm×0.5 cm皮肤擦伤;颈部4.0 cm×3.0 cm范围内见点状皮  相似文献   

11.
无名尸体案件是指经过现场调查、尸体检验和经群众辩认后仍不知死者身份的他杀案件。无名尸体根据尸体的完损状态可分为无名全尸、无名碎尸和无名白骨尸。形成无名尸案件的原因并不复杂,通常是以下几种:一由于作案地点僻静,人迹罕至,被害人被害后尸体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被现,由于尸体高度腐败加之被野兽啃食,已经面目全非,失去辩认条件。二是流动人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2015年某日,在珠江某河段发现一具无名女尸,经尸体检验发现机械性窒息征象,但不能确定死者入水后是否仍有生命活动,故提取死者肺、肝、肾及现场水样进行硅藻检验。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女性尸体,头面部青紫、肿胀;左眼睑结膜见出血点,右眼睑结膜充血。颈部右侧见散在斑点状皮下出血。双肘部见对称性皮下出血,左侧肩背部见片状皮下出血。  相似文献   

13.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38岁,某日上午11:00许被发现死于其租住屋内。因其死亡突然,家属要求尸体检验。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全身未见机械性损伤痕迹。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6月10日9:00许,李某与梁某发生争执,后李某持枪射击梁某将其打死。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成年男性尸体,身长169 cm,发育正常,体型健壮,尸僵存在于下颌关节,强度一般,余关节未出现僵硬;尸斑呈淡红色,分布于枕、项、腰、背未受压部位,指压退色。头发黑色,顶部发长11 cm;双眼  相似文献   

15.
幼儿捂死1例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任某,女,2岁。某日11:00,被其母亲以"突然昏迷、呼之不应"急送医院,医生接诊时发现任某已死亡。1.2尸体检验当日12:05进行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尸斑呈暗紫红色,分布于右面颈部、背侧未受压处,指压部分退色。  相似文献   

16.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7月24日凌晨,犯罪嫌疑人在遭抓捕时拒捕,后被警方击毙。1.2现场简况现场位于某出租房二楼平台,死者头靠墙侧卧于墙角,现场可见较多量的弹壳及子弹碎片。1.3尸体检验男性尸体,尸长176 cm,尸斑位于低下部位未受压处,尸僵存在于全身各大关节,较强。双眼闭合,球、睑结膜苍白,角膜清,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5 mm,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杨某,女,37岁,出租车司机,某年1月14日9:00被他人发现死于其出租车后排地板上。尸体呈右侧蜷曲卧位,衣着整齐,颈部围一条花围巾,上身穿黑色羽绒服,下身着黑色保暖裤,双脚穿黑色长筒皮靴。现场无明显打斗痕迹,死者的手机、项链、戒指、耳环、现金、车门钥匙均不在车内。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尸长151 cm,尸斑分布于项、背、腰及  相似文献   

18.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周某,女,35岁,有"肺结核"病史,2010年7月某日凌晨2时许在家中不明原因死亡。据其家属反映,死者在去世前曾有过尖叫并伴有左下肢抽搐。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尸长150cm,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双侧角膜轻度浑浊。头颈及胸腹部尸表未检见损伤,肋骨未检见骨折,会阴部、四肢及脊柱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9.
四季尸食性蝇类参与尸体软组织分解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了解四季尸食性蝇类参与尸体软组织分解过程的规律。方法在室外自然环境中设置尸体,分别在春、夏、秋、冬季节,用肉眼观察尸体每一时段的变化及尸食性蝇类参与尸体分解的现象。结果在4个不同的季节中,尸体软组织分解过程中尸食性蝇类参与种类及虫态各不相同。通过观察获得尸体变化各阶段的大体历期,尸体变化各阶段常见的尸食性蝇种及虫态资料。结论观察所得资料可为推测晚期尸体的死亡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古代关于法医学尸体检验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1],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古代的尸体检验仅限于尸表检查,从事检验的人员一般是官吏而不是大夫,但这并不影响古代司法体制对于尸体检验的重视。宋慈在《洗冤集录》中写道"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可以概括出尸体检验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古人在尸体检验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典的方法,很多沿用至今。同时,尸体检验文书也很有特色,北宋以后,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