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商业外观是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商业外观。目前,国内外都还未将网络商业外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法律保护。传统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模式主要有商业外观专门法保护模式、以商标法为中心的法律保护模式和以不正当竞争法为中心的保护模式。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商业外观与传统商业外观相比具有变化性、不确定性、跨国性等特点。鉴于网络商业外观的特殊性和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我国适宜构建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中心的网络商业外观法律保护模式,但需要对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标准和条件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是数字时代的重要资产,对大数据的司法保护,可以尝试不同模式。但是,大数据的特性决定了其既不适用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的保护模式,也很难适用著作权法的保护模式。文章认为,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大数据是切实可行之路。在该保护模式中,一般条款的保护模式比商业秘密的保护模式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民间文学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以对比,确认二者为同一种社会关系。但针对该同种社会关系的法律保护模式却大相径庭,民间文学艺术主要采取著作权保护模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行政保护模式。就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而言,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实践中适用法律的不明确,因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国外主要社区矫正模式考察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中国司法》2008,(1):99-105
一、国外几种主要的社区矫正模式及其特点 目前,国外社区矫正根据其适用特点,大体上可以分这样几个模式,一是以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公众保护模式”;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刑罚模式”;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更生保护模式”。下面对几种模式的基本情况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国防专利的特殊性研究——兼谈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炳斌 《时代法学》2007,5(2):78-82
关于国防专利的特殊性主要围绕权利归属和保密性两个问题展开。在权利归属问题上,有观点认为国防专利的所有权主体只能是国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依据有关法条和法理基础,国防专利权归属是多元化的。在保密性问题上,确实存在着与一般专利的公开性之间的冲突,这也是采取国防专利这种特殊保护模式的根本原因所在。国防专利是专利制度的一个例外。整个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国防专利保护对其他特殊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格权是商誉权的本质属性,也是商誉权作为权利存在的根本.商誉权的人格权法保护具有深厚的法理基础.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知识产权法保护模式在对商誉权保护中存在一定缺陷,人格权法保护模式能够克服这些模式的不足.法人名誉权、信用权、商号权、商事人格权的立法模式亦不能很好地保护商誉权,只有将商誉权规定为一种人格权,才能更好地实现商誉权的保护.若商誉权在人格权法中缺失,不仅有害于商誉权的保护,而且影响到未来民法典中人格权法的独立成编,也影响到民商合一立法模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从欧盟个人数据保护相关立法的变迁可以发现,个人数据从隐私权保护的传统模式开始出现向财产权保护模式过渡的迹象。这并不意味着数据产业界的新机会,而是调节数据主体与数据控制者之间日益失衡关系的新尝试。财产权保护模式有着隐私权保护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却也存在权利定性和范围界定上的困难。与非个人数据更为鲜明的财产属性不同,个人数据上的民事权益应该构建为一个以数据主体的财产利益为基础、以数据控制者对个人数据的占有利益为核心的财产法益体系。数据控制者及其义务作为个人数据财产法益体系的中心,才能在保护数据主体和发挥数据效用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8.
地理标志保护模式选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关于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选择,在我国实务界乃至学界都存在严重的分歧和争论,大体而言,主要就是商标保护模式和专门立法模式之争.这两种模式到底孰优孰劣,笔者认为不宜作出简单化的判断.本文主要就地理标志保护模式选择的几个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不打算对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最终抉择作结论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9.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体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版权法保护与竞争法保护是目前两种主要的数据库保护模式,每种单独的保护模式均有制度上的先天缺陷。通过拆封合同等所确立的相对债权对数据库施加保护,是基于近现代以来债法的优越地位而形成的新的知识产品保护方式,其效力应予认可,而数据库的特殊权利保护模式则不宜适用于我国。要实现对数据库的稳妥保护,还应借助于重叠保护体系的架构。数据库重叠保护体系由强行法保护模式与任意法保护模式结合构成,知识产权现行法上的利益平衡点的位置在这个体系中必须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0.
考察各国法制可知,对信用利益的保护模式大致有所谓直接保护模式与间接保护模式之分。在学说上亦相应地分为两派。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信用对于市场秩序的建立与维护而言意义重大。征信制度的发达使得仅以名誉或商誉权制度的保护与信用利益的发展极不相称。将信用利益独立进行保护具有深刻的社会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朱谢群 《知识产权》2005,15(4):13-19
计算机软件保护在知识产权领域目前基本采用的是版权保护和专利保护,但这两种保护模式都存在一定缺陷,如何在计算机软件上设定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仍有待探讨.本文试结合TRIPs的相关规定和一些判例,评析了当前几种主要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阐释已广为采用的版权与商业秘密对计算机软件的组合保护机制,证成了商业秘密为软件技术思想提供有效保护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个人数据权益的多元性,决定了个人数据在不同场景中的权属不同,这意味着对不同权属性质的个人数据,提供的法律保护模式也不同。我国对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模式有三种:财产权保护模式、人格权保护模式和平台保护模式。鉴于当前我国数据确权的制度安排尚未完成、数据的人格权保护没有得到公益救济、数据利益的损害赔偿无法实现,有必要对不同权属性质的个人数据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在方法论上应突破私法或公法的思维局限,在立法论与数据应用实践层面,对现有的个人数据保护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商业秘密保护模式拓宽数据财产权的保护路径,利用个人数据场景化保护模式弥补人格权保护模式的虚置,利用平台保护模式优化数据安全法律保护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3.
周汉德 《法制与经济》2008,(14):106-107
考察各国法制可知,对信用利益的保护模式大致有所谓直接保护模式与间接保护模式之分。在学说上亦相应地分为两派。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信用对于市场秩序的建立与维护而言意义重大。征信制度的发达使得仅以名誉或商誉权制度的保护与信用利益的发展极不相称。将信用利益独立进行保护具有深刻的社会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安全港提议透析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隐私权的保护同样踏入了网络的空间。网络隐私权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形成了其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保护模式。当今世界对隐私权的保护模式主要有行业自律和立法规制,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安全港模式进行分析,并对网络隐私权的两种保护模式进行比较,提出适合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春梅 《北方法学》2009,3(5):95-102
比较法视域下地理标志的保护主要有专门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三种保护模式。肯认地理标志的私权属性,衡量其公共政策目标,在分析我国现行法地理标志的保护基础上,选择商标法保护为主,辅之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模式,贯彻和落实宪法私权保护之宗旨,以寻求权利人自身利益诉求与公共政策目标之平衡。  相似文献   

16.
商标保护模式进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实际的视野来看,商标法的生成,只不过是商标保护模式进化的一幅镜像。该镜像的成型,则端赖于对商标财产进行法律保护的需求。商标保护模式进化的过程,其实是将商标所能带来的各种利益以“财产语言”在法律上加以表达的过程,它体现了对商标财产属性的历史认同,揭示了商标保护模式的转向,即从以维护商标的“信息传播功能”为目的转向以保护商标的“财产属性”为本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对珠宝设计的最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通过分析和借鉴有关的国际法框架和主要国家立法实践,最后探讨出对珠宝设计保护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包括输入、学习与输出三个过程,需要以大量资料作 为训练数据,但在获取、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时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权。严苛的著作权保护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反之,过于宽松的著作权保护模式将抑制作者的创 作激情。利益平衡理论要求著作权制度在保护著作权人利益时应考虑社会公共利益,为机器学习技术 的发展与应用让渡一定空间。相较于合理使用制度的倾斜保护,法定许可制度能兼顾各方利益,实现 技术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齐爱民  赵敏 《知识产权》2006,16(6):63-66
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铜梁火龙”的商标注册开辟了商标权保护模式。著作权与商标权保护模式的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旨。商标权保护模式的申请人、注册商标、权利实施以及在先权利保护与歧视使用禁止等诸制度需在我国予以建构,我国将修改的商标法也应肯认该模式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试论地理标志保护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标志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蕴涵着重要的无形资产,如何建立一个既与国际法规接轨又体现中国特色的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模式逐渐成为近年来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试从地理标志的内涵、各国立法的不同保护模式、我国的立法现状等角度来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