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越南有明显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中国与越南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一个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之处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一个大的经济基础,现在GDP已达1万亿美元,13亿人口的市场.这些异同,可以使中国能做到的而越南难以做到,比如:13亿人口市场的吸引力,中国可以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国.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越南与中国是“山连山,水连水”的邻邦,两国有共同的陆地边界约1350公里,其中有390公里的河界,其余是山地边界②。 越南北部山区包括有6个省,从东到西为广宁、谅山、高平、河江、老街和莱州,总面积55488平方公里,占越南总面积的16.8%,人口387.5万,占越南总人口5%(199年)。其中少数民族占本地区总人口的66.08%③。 中国与越南北部边境各省交界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广西的面积为23,6万平方公里,人口4380万,其中少数民族1600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2/5。云南的…  相似文献   

3.
前言最近20年期间,越南在东亚保持着仅次于中国的高经济增长率。越南经济的坚挺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因为其坚持与中国一样的政治体制、经济运营方式。越南与中国一样在共产党一党领导下实行市场经济化,利用ODA改善基础设施,引进外资企业,扩大出口等,采取了重视增长的经济政策。此外,越南与中国一样,不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并严厉限制外汇交易。正因为有了这种慎重的金融政策,才能从亚洲金融危机和雷曼兄弟破产冲击中保护国内经济,这一点越南与中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4.
人口分布的基本情况越南目前人口约7干4百万,是东南亚仅次于印尼的第二大国。50年代以来,越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直线下降。1955-59年为4.5%,1970-74年为3.8%,1985-89年为3.1%,1993-94年降至2.4%。目前越南的人口状况处于死亡率己降到较低的水平,同时生育率也开始明显下降。关于越南城市化的进展,官方公布的资料和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因为政府只统计有登记的城镇居民,而且城镇人口不包括城镇郊区的居民,所以大大低估了城镇的实际人口数和城镇人口增长率。根据国际组织和学者的估计,在目前的人口中只有近四分之一住在…  相似文献   

5.
最近五年多来,越南经济形势恶化,其根本原因是黎笋集团穷兵黩武、侵柬反华、推行地区霸权主义。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增长的特点越南人口增长的特点之一是速度快、来势猛。据越南报刊报道.越南平均每三十五至四十年,人口总数就“翻一番”。一九二一年,总人口约一千五百五十八万四千人,一九六○年为三千零十七万二千人,一九七九年为五千二百七十四万一千人。仅一九六○至一九七○年的十年间,越南北方人口就增长了近一千万,超过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总人口。越南人口增  相似文献   

6.
素友是越南20世纪著名诗人,越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之一。他的诗歌被越南官方视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是20世纪越南的"史诗"。20世纪50~60年代,在中越友好关系的影响下,一大批以素友诗歌为典型的越南文学作品在中国得到传播。这些越南文学作品传播到中国之后,在政治上加强了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在文化上增进了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在学术上则带动了中国的越南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1979年,越南总人口为5270万。时隔10年,越南于1989年4月1日进行了第二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为6440万,1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2.1%。本文根据这两次普查的材料,对越南的城市人口状况作一简要介绍和评价。一、城市人口标准。依越南的统计口径,城市人口包括以下三部分:1、城市市区内人口,不包括大城市郊区的人口。2、住在城镇内的人口。3、小城镇的人口,如果该城镇符  相似文献   

8.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北越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在越南华侨人口中,北越华侨只占越南华侨人口百分之十五左右。然而,他们所起的作用跟南越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华侨相比,有不少地方是大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投资自由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的步伐与程度在加快加深。海外投资中分析资金投向地的法律环境是投资安全的重要前提。以越南为投资目的国,将《越南投资法》与《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协议》进行文本实证比较分析,析透出在越南外商投资法律环境的机会与挑战,为中国企业安全"走出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中国成为越南出境与入境旅游市场中最具潜力的重点。但越南对中国市场的旅游营销工作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入境游客数量虽有增加,但旅游外汇收入不多。因此,针对现状进行研究并且提出解决策略,以提高越南旅游业对中国市场入境旅游的营销收益,对越南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越南是印度支那半岛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1983年6月底,越南全国总人口共有5,718万,土地面积329,55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4人。一般说来,只要我们清楚地了解越南过去的人口趋势和当前人口规模及增长速度,就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广西与越南贸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引力模型对广西与越南双边贸易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决定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是广西和越南的经济总量以及桂越之间包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在内的制度安排。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促进广西与越南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越南苗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约有三十四万人。在越南全国五千三百万人口中约占百分之零点六四。按各民族人口多少的顺序排列,苗族居第八位,是越南的主要民族之一。近年来,黎笋集团对外实行扩张主义,侵略和控制别国;对内实行大越族主义,肆意欺  相似文献   

14.
关于南宁-河内-海防经济走廊作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签订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给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揭开了一个新时期: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总量第三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中越南的北部省份和中国广西在这一合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已通车的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将成为连接中越两国之间,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血脉交通线.南宁-河内-海防经济走廊已经并正在给各连接点即中国的凭祥和越南谅山的同登和友谊关带来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凭祥有2个与越南对接的国家一级口岸,即友谊关-友谊关、凭祥-同登(铁路),一个二级口岸,即平而,此外,还有浦寨、弄尧、油隘、隘口等边贸互市点,有公路和铁路通往越南,是中国和越南以及其他东盟国家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陆路通道,也是越南和其他东盟国家通往中国的重要门户,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在中越两国建设"两廊一圈"的过程中,凭祥口岸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越南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两国进一步拓展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本文以越南主流官方媒体——越南通讯社和"越南每日快讯"的相关报道为切入点,梳理分析越南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分析发现,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及越南国内的政治博弈下,民众负面涉华情绪、中国对越南的投资比较优势不足、"一带一路威胁论"持续发酵以及美国推出"印太战略"等内外因素,都影响着中越两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其背后所凸显的越南从官方到民间对中国的不信任感,是未来中越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7.
聂槟 《东南亚纵横》2003,(12):54-58
越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曾不同程度地影响过该国。在历史上 ,越南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关系 ,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可谓源远流长。越南 ,尤其是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古占婆在历史上曾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16世纪初 ,西方文化开始零星进入越南。到1858年 ,法国殖民者炮击岘港 ,轰开了越南的大门 ,并在此后近100年的时间里对越南实行殖民统治 ,从而使越南文化又打上了西方文化的深深烙印。中、印、西三大文化在陆续传入越南之后 ,不断与越南的本土文化相融合 ,最终成为今日越南文化的一…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世界发生复杂、剧烈变化的一年,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受到激烈的冲击,当然越南也不例外.这一年越南经济形势动荡不定,然而,对于越南人来说是"处险不惊"①,伴随着高通货膨胀,越南经济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与各国一样,越南依然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不过,越南经济社会的基本面仍然没有改变,预期2009年底2010年初有可能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相似文献   

19.
越南的华侨华人主要集中在南方,南方的华侨华人又主要集中于胡志明市。胡志明市的华侨华人经济比较富裕,文化水平也比较高。因此,研究越南的华侨华人现状应把重点放在胡志明市的华侨华人。 一、人口与分布情况 越南和胡志明市现有多少华侨华人,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越南尚有约100万华侨华人,他们当中的80%,即大约80万人居住在越南南方,胡志明市就占52万多,下表是1989年越南人口总调查中所统计的胡志明市华侨华人的总数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中墨关系研究是中拉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独特案例,其独特性不仅在于墨西哥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文化传统等诸多要素在拉美地区具有的鲜明特性,而且在地缘政治经济上还涉及墨美之间存在的既复杂又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由此,中墨关系研究中提出了"美国因素"的命题。墨西哥是拉美最早向中国释放建交试探政治信号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墨一中友好协会的成立、民间交往的扩大、半官方接触的出现,都是中墨关系发展中的重大突破。然而,墨方一直"估量"和"盘算"发展对华关系的利益,实际上它较为看重对华商品出口的经济利益。尽管墨西哥政府多次试探与中国建交,但传递的政治信号极其微弱,两国政治关系并未出现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