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追求最大经济利益是有组织犯罪的根本特征。这包含两方面意义 ,一是有组织犯罪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的 ,一是经济目的决定有组织犯罪的其他特征和行为。有组织犯罪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中心的大城市 ,并按规模大小呈金字塔结构。控制非法经济领域 ,投资合法领域 ,是其主要活动领域。  相似文献   

2.
东欧各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有组织犯罪、金融诈骗、贩毒、洗钱等犯罪活动巨幅增长,并且和政府官员保持着行丝万缕的联系。作者认为,有组织的洗钱犯罪和犯罪集团对合法经济的渗透是对东欧 国家合法经济匠一种威胁,民主化和私有化改革将因此而可能出现倒退。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俄罗斯有组织犯罪发展十分迅猛。它不仅在传统的犯罪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日渐渗透到俄罗斯合法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成为俄罗斯社会的毒瘤。不仅如此,俄罗斯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有组织犯罪概念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理解有组织犯罪概念上 ,在关于有组织犯罪的主体、结构、目标和手段等四个方面存在分歧。从社会学角度对有组织犯罪的主体进行深入分析 ,有组织犯罪的主体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或组织。有组织犯罪可以定义为以暴力、恐吓、贿赂等手段为后盾 ,为牟取经济利益而持续性地提供非法商品和服务或从事其他非法活动的群体或组织所实施的违犯法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黑社会犯罪与有组织犯罪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前者揭示的是犯罪的社会形态 ,后者仅反映犯罪的组织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初具一定社会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犯罪组织 ,是由有组织犯罪中高级组织形态社会化演变而来 ,并向着黑社会犯罪演进的雏形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黑社会犯罪同“质”不同“量”,与有组织犯罪同“形”不同“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犯罪社会性的组织结构、犯罪社会化的经济扩张、社会公共领域的渗透和称霸一方的反社会本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社会现实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和境外黑社会犯罪的渗透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所有的群体共同犯罪,按其组织的严密程度、成员的稳定状况、犯罪的主要手段、首犯的权威态势和职业化犯罪水平等标准,可由轻到重依次称之为团伙犯罪、集团犯罪和黑社会犯罪。这是有组织罪的三个阶段。团伙犯罪为有组织犯罪的初始形态,集团犯罪为有组织犯罪的初级形态,黑社会犯罪则为有组织犯罪的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有组织犯罪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给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传统等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从而在多方面助长了有组织犯罪的产生和发展。跨国金融、贸易的发展为有组织犯罪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空间 ;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了依附形式和组织成员基础 ;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的社会失范和社会控制力弱化 ,腐败的大量滋生 ,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和家庭暴力日益普遍为有组织犯罪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西方文化的冲击 ,不良亚文化的产生也是其孕育的土壤。上述因素对有组织犯罪的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组织犯罪在发展历史、成员构成、组织形态、犯罪手段、政治渗透程度、犯罪暴露程度和国际化倾向等方面与西方有组织犯罪有很大不同 :西方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历史几乎是直线式的 ,从来就没有受到过严厉的打击和有效的控制 ;我国政府则曾对其进行过毁灭性打击 ,但近年又死灰复燃。西方有组织犯罪的成员中既有恶棍盗贼 ,也有白领首脑 ,层次丰富 ;我国有组织犯罪成员主要是社会闲散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西方有组织犯罪已具有相当完备的组织形式 ;我国有组织犯罪目前处于雏形阶段 ,但有快速发展的趋势。与西方有组织犯罪的手段有所区别的是 ,我国有组织犯罪的手段更加凶残、野蛮 ,具有极浓厚的封建色彩。我国有组织犯罪的政治渗透能力及渗透程度尚不能与西方有组织犯罪相比较 ,但其危害已不容忽视。我国有组织犯罪的暴露程度比西方要高得多。西方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 ;而我国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主要在本地本省活动  相似文献   

9.
美国有组织犯罪经历了有组织犯罪民族论,到经济论,再到"犯罪"与"组织"结合论三大阶段。美国有组织犯罪类型的流变与概念的演化对我国有组织犯罪治理进入"后打黑时代"有着诸多借鉴和启示。其中最为迫切的是:对我国本土有组织犯罪的现状应坚持全景式认识,采取治安秩序与经济秩序并重的分类治理的执法策略,调整打击锋芒;在刑法学中引入有组织犯罪概念,建构刑法有组织犯罪二元结构模式,进一步完善立法、严密法网;与此同时,进一步缓减在我国威权体制下有组织犯罪治理有效性与法治原则的张力。  相似文献   

10.
各国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发迹敛财,无不由杀人越货开始。当积累了一定的犯罪原始资本之后,在市场、货币运行规律的作用下,又将犯罪原始资本投入增殖更快的社会经济领域,以合法的、半合法的、非法的形式进行经济、金融活动,与主流社会融合,有的垄断一个地区,甚至干扰国家的经济活动,使整个社会染黑腐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不少学者就单位犯罪罪过形式提出了不同于以往主流观点的新主张,从而掀起了法学界关于单位犯罪罪过形式的激烈争论。在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共同犯罪的理论,文章详细分析了单位犯罪的主观构成条件,认为单位犯罪在本质上是一种共同犯罪,其与一般共同犯罪及犯罪集团的区别在于单位是合法成立的组织,它只能由故意构成,单位犯罪的罪过形式不应包括过失。  相似文献   

12.
东欧各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有组织犯罪、金融诈骗、赃毒、洗钱等犯罪活动巨幅增长,并且和政府官员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认为,有组织的洗钱犯罪活动及犯罪集团对合法经济的渗透是对东欧国家合法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一种威胁,民主化和私有化改革将因此而可能出现倒退。  相似文献   

13.
邪教犯罪不是一般的有组织犯罪,而是对社会危害特别严重的有组织犯罪.邪教犯罪的危害与一般的有组织犯罪不同,它至少侵害了四种刑法法益对其成员实行精神控制,非法限制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权;进行恐怖暴力活动,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制造故杀、自杀、自焚、自残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疯狂的敛聚财物,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打击邪教犯罪,必须正确理解邪教犯罪的犯罪构成和有关的司法解释,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刑法打击罪犯,保护社会利益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非法集资行为主要涉及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多种罪名。非法集资犯罪行为特点是涉案范围广,危害后果严重;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犯罪形式多样;涉案团伙多以合法身份为掩护,犯罪过程具有隐蔽性;作案周期长,犯罪行为暴露具有滞后性;非法集资组织结构严密,犯罪成员具有团伙性。打防非法集资犯罪应党委政府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多项侦查措施并用,并抢占舆论制高点,引导涉案舆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不健康文献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大部分表现为间接影响。未成年人接触不健康文献的年龄段集中在 12周岁~ 16周岁 ;他们喜欢接触描写凶杀、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不健康文献 ;所接触的不健康文献既有合法的 ,又有非法的 ;主要通过影院、录像厅等场所接触视听型不健康文献 ;他们接触不健康文献后有强烈的模仿愿望 ;加之管理者对其管理不力 ,致使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16.
有组织犯罪的产生和发展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在犯罪组织形式上的必然结果 ,有组织犯罪以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和有序运作 ,从而有可能实现犯罪要素的最优化配置 ,达到犯罪效益的最大化 ,有组织犯罪同个人及普通共同犯罪相比提高了犯罪效益。从犯罪经济学角度可得出结论 :有组织犯罪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有组织犯罪是完全可以防控的。  相似文献   

17.
有组织犯罪区别于一般犯罪之处是其“组织性”。按系统理论关于组织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基本框架的思路,可给有组织犯罪下这样的定义:有相对稳定的犯罪者(一般三人以上),有明确的头目、骨干和特有的分工组合方式,借助既备工具,使用暴力、恐怖或其它手段,以明抢暗夺或提供非法物品,非法服务为主要犯罪内容,来年取暴利或实现其它非法目的,并能实施持续性犯罪的非法聚结体。破坏其有组织犯罪的要素──结构──功能的统一,则是打击、防范有组织犯罪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论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依照法律规定应刑罚处罚的行为。其法律特征有:具有社会危害性,具有依法应受惩罚性,犯罪的主体是单位。确认单位犯罪的条件有:单位犯罪是单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单位犯罪必须是以单位名义、为单位利益实施的,单位犯罪的实施者是作为单位整体构成要素的单位负责人、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单位成员。单位犯罪的处罚方式是一个犯罪,两个犯罪主体,实行两罚制,也可实行单罚制。  相似文献   

19.
由于刑事诉讼法对单位犯罪未规定具体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程序,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对单位犯罪处理的混乱。设立独立的诉讼代表人,是在刑事诉讼中公正、合法地查处单位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开展反毒品大战,制订出反洗钱的法律,并且向各执法机构广泛传递金融信息,迫使犯罪组织及其同谋花费更大的努力和代价来洗他们的钱。洗钱的手段由简单向复杂演进。种类繁多的洗钱手段有着基本一致的程序——部署,分层,同化。绝大多数合法的商业活动和金融业务都可以用作洗钱的载体。美国的商业分支机构和金融组织,在洗钱犯罪中,不是互相揭露,而是严重地暗中串通。侦查洗钱犯罪,刑事审判专家确定了六条判例:1.“双鱼宫”计划;2.控制现金网络/高速公路;3.控制马恩岛;4.海关追捕;5.控制对立的巡罗队;6.控制玻利维亚,侦查洗钱犯罪的要素首在“线人”。侦查工作的步骤是:1.提起案件;2.案件的发展;3.建立情报信息资料库;4.查明犯罪手段;5.罚金和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