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高二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毛泽东著作中关于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光辉论著,这些论著深入浅出,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极好的指导教材。怎样把毛  相似文献   

2.
根据《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稿)编写的高二政治课教材,坚持了“三个统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统一,以达到如下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和科学人生观教育,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学习、运用这些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正确理解和对待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等问题,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就讲授世界观时如何渗透人生观教育,谈一点认识。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3.
《科学人生观》是一门思想性、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学习《科学人生观》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懂得科学人生观的道理,联系学生和社会上的现实问题,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人生实际问题,从而树立科学人生观,使学生成为“四有”的新型劳动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贡献。在学生的各种人生实际问题中,特别是人生目的问题更为重要,学生的现实人生思想问题特别多。根据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4.
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就题目而言,是为了突出人生问题诸多内容中的目标选择——崇高理想的选择,而实际上是集中论述了人生观的主要问题。现就若干问题作简要解答。一、为什么要讲人生观问题?按照《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哲学常识部分从根本上讲,就是以世界观教育为基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一体的“三观”教育。其中包括“三观”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以及与“三观”相联系的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第一课至第五课主要讲世界观,第六课讲价值观,第七课讲人生观,第八课是把“三观”教育落到一处…  相似文献   

5.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当前开展“三讲”教育活动,我认为首先要解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一、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能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仅关系到每个共产党员个人的人生抉择,更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相似文献   

6.
王艳红 《人民论坛》2012,(23):166-16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旗帜,是大学生党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利于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有利于端正人生态度,明确人生目标;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利于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三讲”教育中加强世界观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质上是世界观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领导干部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三讲”教育内在的本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人生观和世界观是紧密联系的,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体现,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所以说人生观离不开世界观。真正解决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实行人生观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相结合。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的做法是:第一,用世界观的理论解答人生观中的问题。世界观对人生观的指导作用首先表现在它为人生观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我们在进行人生观教育时,就要用世界观的理论原理来解答人生观中的各种问题。教科书中许多人生观问  相似文献   

9.
一、政治教师们对世界观教育的关注和忧虑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以来,新编教材中议论最多、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是高一的《科学人生观》。教改实践证明,科学人生观教育对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来说是必需和及时的。高中阶段,正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思考个人和社会,渴望得到一把打开人生奥秘的钥匙,因而对学习探讨人生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同时由于原政治课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不再开设,只在人生观教材中穿插了一些哲学内容,这就使得政治教师们对在新教材中如何贯彻好世界观教育普遍很关注。大家认为,不论是从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回顾前一段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实验,我认为,要提高这门课程的适应性,获得教学中的自由,实现教学目的、要求,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人生观教育为主线,把人生观教育同世界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人生观》的教学要将人生观教育和世界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人生观的理论基础,是观察、分析和解决人生问题的锐利武器。因而,正确探索人生的奥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科学人生观》之所以科学,正是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1.
中学政治教师不但需要精通本科的教材,而且应该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这是教学实际向广大政治教师提出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中学政治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为建立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而世界当然包括自然界。所以,我们如果对自然科学知识知之甚少,怎么能谈得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离不开自然科学知识。人的一生不但要与人类社会发生联系,还必然和自然界发生联系,同样存在一个如何看待自然界的问题,因此也应该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就政治课的具体内容来说,许多理论也离不了自然科学知识。《青少年修养》就包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一课,如对自然科学知识知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开设人生观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明确人生目的,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是说,科学人生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学生头脑中自生的,也不是有了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的优越条件就可以自发形成的,而是必须通过灌输,即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加上学生主观的努力,在坚持学习和不断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渐树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年学生在中学阶段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懂得人为什么活着和应当怎样做人的道理,端正对人生的态度。当前,面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为了完成新教材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在《科学人生观》(上册)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认清教材特殊性,把握教学方向《科学人生观》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基本常识,其目的是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完成“提高思想觉悟,培养四  相似文献   

14.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青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形成的阶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关键。青年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人生观虽然在概念和范围上有所不同,但在人活着为什么和人活着怎样才能价值的问题上是密切联系的,是起相辅相成作用的。青年学生在对待人生许多大问题和一些日常具体问题上,考虑值得不值得去做,可以不可以去追求,要不要为之奋斗,都会用价值观去比较、选择和评价。因此,对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现围绕这一教育的有关理论方面和认识方面提供一些资料供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生就是指人的生命历程。它是由无数的人生之点组合而成。如果我们只把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连接起来,人生就成了直线型的过程、然而,事实是任何人的生命历程都不可能是直线型的。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确立、形成的最佳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找准人生之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几年来,我一直担任职业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对此有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科学人生观》的教学目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长为“四有新人”,本课程上册教材以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着重阐明了科学人生观的主要观点和基本体系;下册教材则在理论层次上有所提高。增加了不少哲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观察社会,解决人生课题,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搞好下册教学,必须妥善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下册教学涉及的世界观内容较多,从唯物论到认识论,可以说无所不包,但教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生观。因此教者必须把握好这个尺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切忌离开人生观大谈世界观,离开学生的思想实际回到纯理论教学的老路上  相似文献   

17.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首要问题曹润沛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从根本上决定着干部的人生追求、奋斗目标和价值取...  相似文献   

18.
胡孝四 《传承》2014,(11):106-107
哲学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职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领悟人生智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没有开设哲学课程。只有各方深刻认识到哲学教育的必要性,为哲学教育创造各种主客观条件,哲学教育才有可能走出困境,为高职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19.
信仰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判断和选择,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价值观。信仰有正确和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正确的、科学的信仰是人生旅途上的灯塔,照亮人们前行的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信仰是所有学科的任务,但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信仰方面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信仰教育方面也没有坚持应有的担当和坚守。一、当代中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剖析1.社会环境的影响。全球化的经济和转型期  相似文献   

20.
李敏霞 《传承》2012,(24):48-49
科技史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技史教育兼容性很强,有利于打破文、理隔阂;科技史有助于学生体会科学精神,锤炼道德品质;科技史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提供知识基础。因此,科技史应该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