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九一一"事件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变.由于美国是恐怖袭击事件的直接受害者,美国不得不暂时地调整其"单边主义"政策,采取以"经济援助"为诱饵,同时施加政治、军事压力,把不少国家拉拢到国际"反恐"阵营,与美国合作.许多欧洲国家与美国联手,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中国、俄罗斯、菲律宾、印尼及中亚、中东不少国家深受恐怖主义之害,出于各自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结成了"国际反恐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暴力形式 ,网络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恐怖主义形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其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作为工具和武器 ,具有高智能化和不可控制的特点。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构成新的威胁。要预防和制止网络恐怖主义 ,就要认识和重视网络恐怖主义 ;完善立法和责任落实 ;加强国际合作 ;拥有先进独特的技术和自主的知识产权 ;建立监测系统和快速反应队伍 ;培养大量的优秀后备人才。防范网络恐怖主义已成为国家安全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相似文献   

3.
作为积极防御的一种样式 ,反击不仅存在于军事行动中 ,也体现在舆论作战中。舆论反击就是为了粉碎敌方夺取舆论之目的 ,而对敌舆论宣传实施的一种主动还击。在未来军事斗争中 ,面对少数大国和敌方舆论媒体对我大量的负面宣传 ,有效地实施舆论反击将是确保我瓦解敌方攻势 ,争取舆论人心 ,实现军事战略的重要环节。一、舆论反击的地位作用1.舆论反击是应对敌方负面宣传的客观需要。当前 ,随着舆论战地位作用日益突出 ,各国都纷纷抢占舆论争夺的制高点 ,以追求最大军事效益 ,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和祖国分裂势力已集中了强…  相似文献   

4.
军事干涉仍然是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色。冷战结束后 ,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国家利益 ,美国军事干涉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其所谓的国家利益 ,美国实施的所谓人道主义军事干涉也是以其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5.
以现行宪法、法律和我国现行国防领导体制为依据,基于行政权视角分析"军事"与"国防"关系,笔者认为,"军事"仅指武装力量内部(以军队为主)直接有关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的事项,而"国防"是包括行政机关领导和管理的征兵、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等工作以及武装力量军事活动在内的一个综合性国家防务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全球层次的缓和、稳定与地区层次的紧张、动荡并存,而国际恐怖主义则是紧张、动荡的一个最显著的社会暴力冲突现象。进入21世纪后,以2001年美国“9·11”事件为重要标志,国际恐怖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的趋向和特点。一、国际恐怖主义空前活跃,其危害和影响已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恐怖主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暴力冲突现象早已有之,它的历史同海盗、谋杀、绑架和抢劫一样久远。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前349年),就曾记述过恐怖活动对敌方居民造成的心理影响。中国西汉著名历…  相似文献   

7.
投降罪的界定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投降是指投降者在战场上基于自主意愿向敌方表示屈服,并放弃与敌方军事对抗而接受其权力管辖的一种军事行为,刑法认为投降是犯罪行为而对投降者加以惩罚。目前本罪的犯罪主体和基本罪状的法律规定均不清晰,应对其加以重新认识。投降罪的犯罪主体应限制为战场上的作战指挥人员,犯罪客观方面即罪状为投降。因此《刑法》第423条应依此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8.
当前,恐怖主义作为一种犯罪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层出不穷,从2001年美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到英国伦敦遭受恐怖分子爆炸,许多国家都面临恐怖主义犯罪的威胁。在恐怖主义犯罪肆虐全球的严峻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中国自1990年至今,疆独恐怖分子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影响了我国西部边陲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恐怖主义作为一种犯罪现象早期属于国际犯罪的范畴,我国1997年修订刑法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主义犯罪,这就使得恐怖主义犯罪在我国也成为了国内法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军事司法权海外扩张既不是美国所认为的治外法权的一种,也不同于领事裁判权,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权利形式,是司法特权的一种。《统一军事司法法典》确立了美国独立的军事司法体系,其军事司法管辖权在海外也变得“有法可依”;军事司法权本身的扩张性、总统行政权力的日益膨胀、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影响等原因也使得美国军事司法权的海外扩张更为突出。故此,美国军事司法权的海外扩张造成了诸多矛盾:美国军事司法权的渊源与军事司法体系之间的矛盾,军事司法权海外扩张与海外国家主权之间的矛盾,军事司法权扩张的无限性与国家属性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外交评论》2019,(2):109-134
全球卫生问题本来属于发展议题,然而鉴于频发的传染病危机和潜在的生物恐怖主义威胁,美国逐渐从国家安全视角来审视和应对全球卫生问题,美国军事部门(国防部)也日益深度参与全球卫生活动。美国军事部门的全球卫生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构建全球传染病监测网络、开展"医疗稳定行动"和以卫生合作为手段来强化伙伴关系。美国军事部门的全球卫生参与呈现出两个特点:部门协调一体化和指导理念"安全化",其全球卫生行动已被视为美国国家安全的"赋能器"。本文认为,美国军事部门的全球卫生参与已成为美国霸权护持的重要途径,亦即美国利用军事卫生资源,护持其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地位。毋庸置疑,美国军事部门的全球卫生参与促进了全球卫生治理,但这种"国家安全至上"和"军事化"的全球卫生活动参与路径难以在国家安全目标和全球卫生目标之间达成平衡,国家安全目标被置于全球卫生目标之上,有碍于全球卫生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全球卫生活动中的军民一体化也危及了民间组织在全球卫生活动中的中立地位,不利于民间组织在全球卫生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心区武力突击是我公安力量对恐怖分子进行武力打击的作战行动,是当前我国研究反恐的重点,事关国家荣辱、百姓安危和社会稳定。突击战法是中心区武力突击成功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突击指挥效能的有效手段,是丰富公安反恐怖理论内涵的重要因素。中心区武力突击的战法包括:导气失能,辅助突击法;技术止爆,合力突击法;多点并进,立体突击法;里应外合,联动突击法;欲擒故纵,入穴突击法和快速接敌,强行突击法。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安全近年来受到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采用传统的军事打击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国际社会一直希望能在国际法律层面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管辖、审判与惩治。《罗马规约》明确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对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的管辖权,但没有具体规定对恐怖主义罪的管辖权。把恐怖主义罪作为一个罪名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将在法律上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9·11"后布什政府对"敌人"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亚玲 《外交评论》2007,(1):94-101
“9·11”恐怖主义袭击带来的最迫切需要是识别出美国的敌人。对敌人的建构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敌人的抽象化与非人化,对自身国家的拟人化。本文考察了布什政府在“9·11”后对其“敌人”的建构,认为其努力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它成功地塑造了敌人“邪恶”和自身“善”的形象,但这只会是短期的成功。由于恐怖主义的性质,美国又不得不将敌人具体化、扩大化,从而导致了美国在“9·11”后建构“敌人”的长期失败。  相似文献   

14.
武力与反恐之间的必然联系已成为各国警方的传统定式思维,然而在对恐怖主义采取严厉武力打击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武力反恐并不十分奏效,武力反恐只是反恐过程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手段。全面审视反恐工作,认真总结反恐经验,人们开始意识到制度反恐的重要意义。作为典型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平安、安全守望小组"的社区反恐措施为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我国在制度反恐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典型的行刑机构,是自由刑的主要行刑场所和行刑手段.军事监狱是指国家设在军队内部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军队行刑机构的总称,是一个具有特殊物质设备和特定人员组织的制度性存在物.军事监狱制度是指国家对军事监狱进行管理的体制和规章,是为了实现对犯罪军人的劳动改造所设置的一系列执行机构、相关设施及一系列具体监管措施的总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军事利益,惩戒并改造犯罪军人,使之重新回归社会.军事监狱制度是国家监狱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归属于国家的刑罚执行体系.军事监狱的基本构成包括法规制度系统、组织管理系统、设施设置系统和理论研究四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9·11”恐怖袭击发生以后,“反恐”成为美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为了加强对恐怖主义的情报收集,美国政府通过《爱国者法》迅速扩大政府窃听及电讯监视的权力。尽管一直受到民众的质疑,随后几年间美国政府仍采取一系列措施继续加强监视程序。  相似文献   

17.
武警部队开展法律战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着眼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出的战略性思想,是发挥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重要途径,是军事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警部队遂行任务不可缺少的战斗武器。要实现武警法律战研究健康发展,在部队遂行任务中成功运用,武警法律战应更多地从法治思维视角进行规范、统筹。  相似文献   

18.
人民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罚犯罪,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有效方法,加强人民警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战争法或日武装冲突法是规范交战国及其武装部队之间的关系和作战行动的原则和规则的总称.战争法能否得到遵守和执行,关键取决于双方军队的军人,尤其是各级指挥员.如何根据军事行动的具体任务,在战争法基本原则的框架内,将作战指挥与战争法要求结合起来,是我军适用战争法的前提,为此,各级指挥员必须了解战争法,强化依法指挥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定,海上封锁作为一种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只要在封锁中遵循国际人道主义法关于对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的限制,在国内武装冲突中实施海上封锁同样合法.而在我军实施海上封锁作战时,首先要根据我军的海上实力,在尽可能保证足够水面舰艇兵力的基础上,采取"指定航道"的封锁方法,以保证"封锁的实效性";其次,要根据敌舰船的不同情况,对破坏封锁的舰船进行具体认定、作出不同处置;再次,对敌进行封锁时,不能阻止国际社会对平民、伤者及战争受难者给予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