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私驾公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此引发诸多后果。  相似文献   

2.
小非 《政府法制》2007,(17):8-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私驾公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此引发诸多后果。领导干部私驾公车,有什么心理诱因?领导干部亲自驾车到底是好是坏?全国各地出台了不准私驾公车的地方规定,这些监管的背后,是不是缺乏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延安市富县吉子现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站长缑新昌,节日期间私驾公车带家人旅游,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行政记大过处分,退缴车辆使用费1200元。该镇党委书记李宏柱因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省果业局苹果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任伟,节日期间私驾公车回家探亲,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退缴车辆使用费200元。该中心副主任杨新文因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被诫勉谈话。……国庆节前夕,陕西省纪委集中通报曝光18起违反公车使用规定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春季班开学始,湖北省委党校与所有学员签订了廉洁自律承诺书,要求学员严格做到不私驾公车、不用公款相互宴请等“六不”。(4月27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5.
从春季班开学始,湖北省委党校与所有学员签订了廉洁自律承诺书,要求学员严格做到不私驾公车、不用公款相互宴请等"六不".  相似文献   

6.
2004年11月2日晚上10点10分左右,江苏涟水县郑梁梅中学高三学生肖轼(化名)已上完晚自习,和朋友推着自行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只要再走几十米,就可以拐向通往村子的小路了。这时,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从身后将他撞飞--肖轼当场死亡。引人注意的是,撞死肖轼的车竟是江苏省涟水县委的"苏HN0011"号公车,而驾驶该公车的人正是涟水县委副书记侯继海,而他撞人后并没有停车。涟水县委日前证实,侯当时"私驾公车"是要去淮安市给父亲祝寿。2004年11月17日,侯继海被淮安市委正式免职。但是。被称为社会肿瘤的"私驾公车"现象能否就此绝迹呢?  相似文献   

7.
八面来风     
《江淮法治》2013,(7):34-35
淮南市:多项举措改进工作作风本刊讯淮南市人大常委会出台8项规定,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其中包括:厉行勤俭节约,节约用水用电用油,严格控制办公用品消耗。加强公车管理,严禁私驾公车,不准将公车停放在经营性娱乐场所。严格公务接待,一般性公务活动,一律不安排就餐。简化会务安排,控制会议规模,减少会议时间,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有关指导意见和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公车制度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改。本次公车改革,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将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以及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车轮上的浪费和腐败,是长期存在于我们社会的巨大"疮疤"。在经过多年准备后,中央推出改革方案启动新一轮车改,改革的手术刀正式斩向公车顽疾。公众对推进公车改革呼声很高,此次车改方案中体现的比较彻底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方向,没有让公众失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基层一些单位在“三公”即公车、公款、公物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节假日尤为明显。先说公车。节假日期间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干部,经常利用公车举家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等,有的一次外出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利用职权向下管单位借车私用。有些单位领导或车管干部,担心过多使用本单位公车影响不好,便与关系单位达成默契,你借我的车,我用你的车。上述种种,使一些单位,出现了“逢年过节,小车不歇”,越休息越忙的现象。再说公款。近几年,一些基层单位经常利用节假日用公款互相请客送礼或邀请外出旅游。有的是为…  相似文献   

10.
1999年8月,在湖北省宜昌市市直机关“三讲”教育活动中,市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胡庆洋拒不参加,私驾公车神秘失踪。他的行为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了恶劣影,一封封冒着“火星”的举报信摆上了市委、市纪委领导的案头。经市委批准,市纪委、市监察局和市检察院先后组织精兵强将,对胡庆洋违纪违法问题立案调查。经查实,1993年以来,胡庆洋在任职期间,贪污巨额公款,严重以权谋私,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00年8月23日,中共宜昌市委批准开除胡庆洋党籍,宜昌市人民政府批准开除其公职。此前,宜冒昌市人民检察院已将其依…  相似文献   

11.
《长沙晚报》报道,湖南省浏阳市确定今年将建立官员申报示廉制度,在湖南省第一个打破“官员财产公示”的坚冰。领导干部的个人收入、个人财产、配偶及子女从业、就学、出国(境)、外出旅游、公车使用、入股投资、婚丧操办等,都要向当地纪委申报,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12.
霜沐 《中国监察》2008,(21):53-53
所谓“小金库”,实际上就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将合法和非法以及其他收入全部或部分截留在法定账目外,私存私放,目的就是逃避监督,规避法纪,为乱收乱支、请客送礼、大吃大喝、乱发补贴等违规违纪行为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也给少数领导干部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巢江淮 《江淮法治》2008,(18):16-16
政务公开大厅内,窗口值班人员在电脑上看电影;副局长开着公车出来喝酒,却说是在“执法”;机关办公室主任吃完饭不付账还把腿架在酒店大堂桌上闹事;同样的行业“会费”需要上交四级协会;给交警部门交过管理费,在划定的停车线里停车也被罚款……种种类似现象,被暗访拍成专题片公开播放,一部名为《问政》的短片着实让长沙市天心区500多名副科级以上在职领导干部“惊出一身汗”。  相似文献   

14.
社鸣 《政府法制》2011,(3):10-10
据河南洛宁县公安局负责人介绍,2010年12月5日晚11时31)分左右,洛宁县邮政局长谷青阳酒后驾单位公车在洛宁县涧口乡政府所在地以北新安虎线路段逆向行驶,连续撞倒正在赶路的5名青少年,当场死亡3人,另2人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第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工作。加强和改进对中央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解决领导干部不习惯接受监督的问题十分重要。正确认识监督严格的监督是防止领导干部腐化变质的重要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必然产生腐败。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实质就是监督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中央企业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我们是受国家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资产,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要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领导干部转为非领导干部职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此举一方面有利于精简机构人员,培养年轻干部,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造成人浮于事,人才浪费的现象。因此,如何管理好、使用好这些“转非”干部,则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领导干部‘精非”的优缺点,及其如何规范这一现象,加强对转任非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百字讯     
吉林省松原市狠刹领导干部公车接送子女上下学的不正之风。今年8月,该县纪委、监察局会同相关部门成立了8个督促检查组,分别对江南、江北17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早、午、晚突击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110台被私用公车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并按照有关规定,对公车所属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相关领导进行责任追究。□(姜大中刘学谦)安徽省黄山市气象局认真抓好局务公开的档案建设工作。去年以来,该局在推行局务公开的同时,认真做好局务公开相关材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和归档工作,准确记载局务公开的时间、形式、内容等,既方便…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是依法治市的带头人,其地位决定必须首先学好法、用好法。自“一五”普法以来,广州市始终把领导干部的学法作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依法治市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从1993年起,建立和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每年对全市1500多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脱产轮训一次。到今年止,市里共轮训副局以上领导干部11200人次,使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广州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鹏 《公民与法治》2014,(16):18-18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对外公布,两个文件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指导意见》,公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力争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将各项要求切实落到实处,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进一步转变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