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交通业发达的今天,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交通事故也日渐上升。如何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驾驶员的自身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非常重要,本文从七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是责任认定的基础.而如何把握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则是责任认定的关键.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工作中,尽管现场勘查齐全、事实清楚,但对事故的认定有时还是意见不一,各持己见.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因果关系”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作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因果关系”主要由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定量分析,交通事故产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微量物证在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和部分复杂疑难事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 ,应掌握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微量物证的种类、特点及提取方法。对交通事故定性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 ,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滞后于时代发展 ;现行法律法规中 ,某些条文的不明确性及不易操作性 ,导致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 ,事故处理人员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来对条文进行运用。笔者就实际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易引起分歧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 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的几个问题 ;2 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3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行政处罚 ;4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  相似文献   

5.
刑事技术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交通事故的处理中,刑事技术理当发挥同样的作用,但从处理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看,刑事技术的应用远没有达到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熟练程度,在深度、广度上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对刑事技术在交通事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实战部门处理交通事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人财物的大流动,道路交通事故也呈急剧上升趋势。以海门市为例,1994年全市共发生交通事故764起,其中统计范围内交通事故134起、死亡77人、伤52人、直接经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我国的道路交通得以迅速发展。道路交通的发展,对保障人民生活、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道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同时,作为“社会第一公害”的道路交通事故,也随之危及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安全与家庭幸福。为了减少或遏制道路交通事故,近年来,我国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虽然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整顿和规范交通秩序,使交通事故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死亡率在世界上仍属偏高。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偏高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是人、车、路、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多数基层公安机关,特别是一线交通事故处理部门仍然使用传统胶片相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文章试图对数码照相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做些粗浅的分析,旨在引起大家对数码照相在交通事故处理中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运用数码照相机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事故上升,是近年来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趋势。与之相反,我市市区近三年来道路交通事故连年下降。1991年,市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96起,死亡34人,伤85人。与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23.1%,12.8%和22%。万车死亡率为17.7,较全国平均万车死亡率低15.1个万分点。 在机动车拥有量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而警力装备没有多大改善的情况下,市区道路交通事故为什么能奇迹般降下来呢?  相似文献   

10.
浅析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出现的一个法律术语,这与以往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出现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所不同,新法中省略了"责任"二字,目的就是让人们对该行为有一个新的认识,对交通事故责任中的"责任"的应然内涵有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因醉酒驾车、严重超速驾驶车辆以及无视交通信号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在逐年上升。部分案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在学界引发了一场对于交通肇事罪认定的刑法反思。利用刑法解释的方法,从交通肇事罪法益、构成要件的角度分析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故意杀人罪之间的界线,有利于为一些疑难案件的司法处理提...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交通事故均数以十万计,大量交通事故及其严重的损害后果,带给交通事故直接当事人(包括侵害者与受害者)无法承受的压力,也使交通事故的事前防范和事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在认定赔偿责任主体方面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在审判实务中,部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认定赔偿责任主体不当。本文通过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和责任主体确定标准的分析探讨,理清实践中赔偿主体确定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重新界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注重保护交通参与者尤其是交通弱者的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交通事故认定书取代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交通事故处理注重效率;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引入民法中的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2006年12月21日至2007年12月20日期间,贵阳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59起,造成241人残废,伤821人。重伤和死亡人员大多数为行人。事故高发于年初和年尾,每日10:00-12:00和6:00-8:00为事故高发时段。私家车违法肇事突出。前五位事故原因为超速行驶、违法超车、会车、不胺规定让行、违法占道行驶,今后要改变被动处理交通事故的思维定式,将应对交通事故的重心放到制度建设上来,从源头堵住导致交通事故多发的制度漏洞。  相似文献   

15.
以一次发生10人死亡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研究对象,以事故当量死亡人数为基础,拟合了2004-2010年事故的数学模型,指出其发展变化与总体形势高度正相关。2007-2010年间,3月与8月、16日与7日、昼间12小时,西南地区、二级公路与高速公路、平直路段,营运公司、客运车辆、2年以下及10-12年驾龄的驾驶人,发生或引发的事故损害后果更为严重。2009-2010年,因超速和超载等14种直接原因而发生,其深层次的间接原因中以运输企业安全责任制不到位更为突出。明确了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治规划、强化路面执法管理、完善道路及交通安全设施、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倒查制等治理措施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多,机动车肇事案件亦随之增多,并引发了大量法律纠纷,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交通肇事案能否处理得当,关键在于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是否正确。因此,了解交通肇事现场常见的痕迹物证种类,掌握其勘查、提取和检验、鉴定方法,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交通肇事罪是行政犯罪,必须以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为前提。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除了承担行政责任外,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执法部门在适用刑法第133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选”规定时,必须注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逃逸”与刑法意义的“逃逸”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行为,同时不能违反“同一行为禁止重复评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当前,道路交通管理形势严峻,道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给群众出行带来困扰,而且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发展.就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而言,往往出于当事人的过错或意外,在主观上不构成后果的故意,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事故当事人中.很大·部分按交通肇事罪论处.遵循实际,我们不能被某些隐藏于貌似正常交通事故中的犯罪行为所蒙蔽,有必要对这些犯罪行为予以辨识,通过法律的严惩,达到遏制此类犯罪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这两类事故,在司法实践中面临损害赔偿难的困惑。主要原因是责任人赔偿能力有限、双方难达成共识、道路交通肇事逃逸增多。增强保险意识,实现道路事故车辆风险转移,提高赔付能力,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立法工作和执行制度,启动诉前财产保全制度和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认定不仅关系到民事赔偿份额,更关系到刑法上罪与非罪的认定,因此具有重要意义。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准鉴定结论类证据,在认定程序上存在弊端。因此,应当变革与完善我国的交通事故认定程序,从而确保事故认定结论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