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欣 《今日民族》2013,(3):21-24
澜沧拉祜族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事业蓬勃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仅成为当地对外交流和吸引外地游客的"王牌",而且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提供了一个样本。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也是多民族聚居县。2010年全县总人口491884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世居民族有拉祜、汉、佤、哈尼、彝、傣、布朗、回、景颇等。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2.
澜沧记忆     
60年的飞速发展改变着澜沧的容颜,时代的变迁深深地印在了澜沧人的脑海中,造就了三代人对澜沧的不同印象。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视线走过澜沧60年。澜沧县有个小小的民族歌舞团,人员不多,正式编制只有32人,但声名不小。在云南,在全国,在东南亚都小有名气。2000年2月,他们邀请我参加庆祝建团40周年庆典,因有事我未能成行,很是遗憾。会后一  相似文献   

3.
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的不断扩大,象澜沧这样的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日益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在的关键是要牢牢地把握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从澜沧的县情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开创扶贫开发特色。现就如何发展澜沧的县域特色经济,创造持贫开发特色等问题,谈点肤浅的意见。一、特殊的县情,决定澜沧必须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正确的决策,来自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和把握,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全面深入的了解。站在跨世纪的历史高度,以实事求…  相似文献   

4.
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历史,澜沧各族人民大团结、大发展,共同走过了不平凡的60年;澜沧各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造就了"魅力澜沧,欢乐之乡"。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一片绚丽的彩云,装点着澜沧蔚蓝的天空,扮靓了边关苍翠的大地。传说中的血脉同根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两座巨大的黄色葫芦雕塑。初游者到此,便会引起  相似文献   

5.
中国王朝国家疆域中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特点,充满了异质性。与此相适应,边疆不仅是文化性的,也是碎片化的。清季形成的“内中国”与“外中国”观念,正是此种疆域与边疆格局的现实写照。然而,在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中,国族构建推动了边疆整合,主权体制发展导致边疆领土化,制度重构促使边疆政治一体化。这些机制使得边疆形态发生了“民族国家化”的转变,体现民族国家性质和特点的因素日渐增多,进而逐步实现了从碎片化边疆到整体性边疆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是内在学理与社会时势变迁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之表现及结果。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筑进程中,西方异质文化的介入,催化了中国学术思维与视野的变革,边疆研究的范式也渐有变迁。古代中国的夷夏观念,长期是史家考察边疆问题的范式思维,在此视野之下,边疆研究处于"边缘"状态。随着近代民族国家构筑进程的深化,边疆研究范式渐有更张,逐步冲破传统夷夏观之束缚,渐有从"边缘"学科走向独立学科之趋向,并呈现出以边疆为本位或"中心"来考察问题的思维模式;而在民族国家视域之下,边疆研究具有巩固疆域的经世之用,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亦非一致。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多跨界民族的国家,跨界民族在边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学术界对于跨界民族作用的认识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和平跨居论;族群—国家冲突论;边疆跨界民族问题治理论;特定边疆跨界民族非传统安全治理论。这些观点往往只侧重于跨界民族作用的某一方面,而且总体上偏重于突出其消极作用。应辩证分析和看待跨界民族的双重作用和双刃剑效应。  相似文献   

8.
1953年4月,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 历史崭新的一页.60年来,澜沧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灿烂阳光,承载着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沿着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走过了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普洱市加快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澜沧进入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澜沧的未来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9.
一在祖国的西南边疆,在苍翠葱郁的山梁上,居住着一个历史悠久,勤劳俭朴的民旅——崩龙族。他们分布在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保山、镇康、耿马和澜沧等县。居住极为分散,且绝大多数是在山区与景颇、汉、佤、傈僳等民族交错分寨而居,少数在坝区与傣族分寨杂居。崩龙族是永昌郡(古哀牢地)古老的民族之一。明朝正式封傣族刀家为茫司长官司以后,崩龙族逐渐沦为傣族土司统治下的属民。由于战争的不时侵袭,由于屡次反抗土司而遭到残酷镇压,崩龙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迁徙和外流,生活很不稳定,居住极为分散。从整个崩龙族来说,他们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具有政治性、民族性和地缘性等多元复合特质。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加之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地缘政治的变迁,边疆多民族地区出现了政治文化失谐的现象。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角力、民族文化与公民文化的歧异、极端宗教主义与政治认同建构的背反、政治过程的无序化与民族事务的法治化的矛盾等等,构成了边疆政治文化失谐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妨害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影响因素。边疆和谐政治文化的建构,必须在推动边疆发展的基础上,调整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强化国家认同|重塑政府,实现民族事务法治化,强化民众的政治认同|推动民族政治协商,建设公民文化,为和谐政治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3月30日,由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边疆治理研究中心)、民族政治研究院、《思想战线》·文科学报编辑部举办的云南大学第四届"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高端论坛——"边疆治理与边疆发展、边境安全"学术研讨会召开。来自国内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云南大学副校长李晨阳教授、民族政治研究院院长黄清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云南大学边疆治理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问题依然存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工作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族》2013,(3):1-4
1953年4月,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正式建立,从此掀开了澜沧历史崭新的一页。60年来,澜沧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灿烂阳光,承载着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沿着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走过了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加  相似文献   

14.
《今日民族》2003,(8):4-7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王学仁强调: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山区、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其中最重要的省情是多民族。做好民族工作对于云南各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边疆的巩固、社会的稳定意义十分重大。 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云南民族工作,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史记>"四裔传"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部简略的秦汉边疆民族史,是研究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发展最基本的文献.司马迁以黄河流域为地理基点,以华夏文化为中心.逐一对汉朝边疆的民族按方位进行了叙述,全景式的再现了当时中国边疆民族的发展概况、生产力水平、民族关系、民族融合情况,对研究中国边疆民族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出于政权统治维持和边疆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边疆教育事业,先后在边疆民族地区创办了60余所国立边疆学校。这种学校教育事业在学校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办学方式和课程设置方面均有别于内地普通学校。边疆学校的创办,既增加了边疆民族地区学龄儿童和失学民众的受教育机会,使边民形成国家民族归属感以及具备参与边疆建设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通过边疆建设人才的培养,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加快边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教事业的建设步伐充实了民族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7.
耿马是云南省29个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疆县之一,全县有10个世居民族,其中8个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个民族跨界而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5%,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县,做好民族工作对巩固和发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西南边疆(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康等)在抗日战争中地位的日渐凸显,巩固西南边疆,团结西南各民族共同抗战,成为国民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在此项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西南边疆各个民族对国家向心力的形成与强化,也就是其国家意识的形成与国族观念的强化。为此,在蒋介石中华民族"宗族论",以及知识界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同源论"等思想和言论的影响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西南边疆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强化边疆各民族的国家意识,进而建构和强化同源同种的统一国族意识。这些国族建构活动,就国内而言,是民族与国家整合的一种尝试;就当时的国际环境而言,是对日本军国主义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大泰族主义等侵略和分裂中国的思想和言论的回击。  相似文献   

19.
省内信息     
《今日民族》2014,(10):62-63
<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创建工作省部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10月19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创建工作省部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云南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和改善民  相似文献   

20.
~~维护边疆稳定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河口瑶族自治县民族工作一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