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结构力量与身份认同:农民工中的青年技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时江苏南通私营企业工人深入的田野调查,本研究注意到:首先, "结构力量"成为农民工群体中青年技术工人展示群体力量的基础.其次,城市生活体验与"结构力量"有利于青年技术工人形成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是基于资本和社会的认可,而不再局限于户籍制度的农民身份的认可.最终,本研究认为,青年技术工人已经成为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中独具特质的社会群体类别.  相似文献   

2.
王宁 《思想战线》2005,31(5):113-115
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在经历了多次"危机"之后其衰落之趋势是无可挽回的,但这种衰落恰恰为其"再生"奠定了内在的基础,此也即比较文学学科内部的反拨.在这方面,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东方和第三世界学者将对一门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的"再生"有所作为.比较文学的最高境界是世界文学阶段.那种为比较而比较的牵强比附式的"比较文学"确实应该死亡,而一种新的融入了文化研究和世界文学成分的比较文学学科将在这其中获得再生.  相似文献   

3.
徐学鸿 《求索》2008,(4):168-170
西方文学现代性理论作为我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由于传统不同,现代性呈现不同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一直借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的问题,普遍缺乏较为宽广的世界文学视野和反思能力。本文从“时”、“质”两个方面把握我国文学现代性特质,表明中国的文学现代性总是按自身的特点去演进,体现出自身的独特节奏、问题呈现方式及重心。当今,文学现代性更强调为文学跨越新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种‘反促力’,这“反促力”就是文学的现代性的时代征候。  相似文献   

4.
《丰乳肥臀》自面世以来多有争议,它在莫言获诺奖后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丰乳肥臀》事件包括争议、停印、畅销……等。欲望狂欢、苦难宣泄与文学讽喻交织的《丰乳肥臀》世界是"作为老百姓"的莫言写作立场针对当代语境中所建构而成,现实主义特质与感官化盛宴的论争使得文学媚世问题凸显。作品从审美内涵、期待视野、作品传播这三个层面叙述了这部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的形成与变迁,以及这种期待视野对莫言文学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历史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严红彦 《求索》2012,(1):180-182
"侠"曾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社会群体,其独具魅力的精神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历代文人的目光,创作出无数扣人心弦的文学作品。对侠义文学的系统研究是从清末民初之际才逐渐兴起的,百年来,学者对侠义文学作品、侠义文化精神褒贬不一,除了个人因素,社会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综观百年研究史,可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建国前为第一次兴起阶段;建国到文革结束,对侠义文学的批判导致研究的沉寂;80年代,研究再次萌兴;90年代,各类专著、论文大量涌现,形成研究的高潮;21世纪至今,侠义文学研究热潮回落,同时也进入纵深发展的成熟期。回顾百年研究历程,既是学术上的总结,也是对社会生活变迁的体察,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侠义文学与中国俗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雪红 《求索》2012,(6):69-71
上个世纪20年代末期以及30年代初期的时候,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领域内写作运用心理分析与意识流的方法,竭力去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进而写意出一种"奇异的陌生化"的文本效果的流派。可以说,这一流派如此的写作模式,彰显出了鲜明的西方现代主义的色彩。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即是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叶灵凤等,而他们的"流派"亦被称为"新感觉派"。本文即意在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这一大的方面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写作这一小的方面,结合具体的文本来分析论述"新感觉派"小说体现出的鲜明标志性特征,以此来说明中国现代小说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忽视的与异域因素影响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谢穑 《湖湘论坛》2007,20(5):103-104
宋词是我国历代文学中最具有女性特质的文学.这种女性特质体现在宋词的各个方面.宋词中"花"意象女性特质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它具有意象的轻、柔、媚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学消费观念的转变,饱受争议的"打工文学"逐渐被社会及主流文坛认可乃至肯定。从称谓的改变、成立产业工人作家组织、城乡二元体制下外来青年产业工人的写作探索与尝试、精神引领到主流文坛关注,都凸显出"打工文学"和"打工文学"作家的更新换代。新产业工人文学新潮,也诞生了新文学群体。本文从全国的视野框架中去思考,从文学庞大人群的文学消费基数去考量青年产业工人这一新文学群体,探寻这一新文学群体的来源、身份特征及其草根写作,以证其生命力、社会影响力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在历史剧的创作领域被赞誉为中国的歌德,其历史剧的叙事具有文学与史学叙事相互结合的特色。这种叙事特色是对中国传统叙事理论的回归并对当前的历史剧创作具有现实典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在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使"中国模式"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特别是乔舒亚.雷默提出"北京共识"以后,"中国模式"得到了众多中外学者的关注。2008年至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然也影响到中国,但中国还是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这就使得"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获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本文对近年来研究"中国模式"的学术成果进行整合,为学术界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弗雷泽塑造了世界政治空间的"反思的正义"理论。其原创性的理论探索凸显三个特质:"地位模式"取代"身份模式"致力于对制度化伤害的制度化矫正;构建规范一元论与多维社会存在论结合的社会正义理论;超越规范与反规范话语界限,形成兼具开放性与稳定性的新话语形式,为研究全球化背景下正义问题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今天"非虚构写作"已经成为新世纪文学的一大重镇,它在文学观、美学观、价值观、历史观上表现出来的新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说叙事范式的当代转型。今天的"非虚构写作"主要分为"非虚构"的历史叙事和"非虚构"的现实题材文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文学/历史、文学性/历史性、虚构/真实的处理方式上,去发现"非虚构"历史叙事表现出来的新理念、新方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文学的"在场"与底层发声等方面发现现实题材"非虚构写作"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颜琳 《求索》2008,(4):171-173
1990年代,以林白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开始以其自觉的个人化写作,来彰显女性写作的独立意义。她们以其极端性、尖锐性和革命性的女性意识来强调曾被忽略了的“角色差异”和“性别差异”。随后这种个人化写作逐渐走向社会化,为女性文学书写又拓展了新的空间。文章试图对林白个人化写作新走向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这种转变背后存在的独特价值,并以此来探讨中国新世纪女性文学创作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其实有两种写作潮流。一种是青春冲动型写作,写感性、写冲动、以情感为中心,五四初期的作品、当前的新生代小说基本上属于这个范围。这种写作具有人本主义的动机,要求释放感性,承认感官。在现代文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庐隐(《海滨故人》)、丁玲(《莎菲女士日记》)、郁达夫(《沉沦》)、郭沫若(《女神》)、徐志摩(《翡冷翠的夜》)等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出,舒婷、顾城、朱文等等。这类小说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进步意义是不可否认的,正是这种写作催生了中国20世纪波澜壮阔而又多灾多难的人本主义运动,它们是五四启蒙文…  相似文献   

15.
作为20世纪《周易》研究转型期的著名学者,郭沫若、高亨的研究有许多相通之处,他们都基于史料,在"经传分治"思想的指引下,以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方法论为指导,给出了各自"见仁见智"的诠释,他们的研究成果对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周易》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认识角度的不同,使得他们的一些新理解、新诠释和新阐发出现了许多分歧的地方。通过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两位学者的思想精髓,从而把脉21世纪中国《周易》研究的"度"与"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日文写作在殖民地台湾新文学发展中文化想象的变异.在中文写作的对照下,日文写作经历了文学主角由悲苦的民众转变为内心焦虑的知识分子、传统从被批判的对象过渡到民族的身份标记而被肯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被迫隐退、"日本想象"转向复杂的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表述等变化;民族自我想象有时会通过"日本想象"得以实现,知识分子的精神痛苦也随着殖民社会的演进呈现不同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卢丙华 《前沿》2010,(6):151-153
近现代川籍学者的翻译思想及研究成果为巴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衍续和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从不同的中国和世界政治历史背景、四川独特的地域经济文化环境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川籍学者,对近现代川籍学者如李劼人、周太玄、陈炜谟、贺麟、罗念生、郭沫若,军事翻译家刘伯承等学者的翻译思想及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继而解构近现代川籍学者的翻译学思想及成果与巴蜀文化环境的关系和对巴蜀地区与中国经济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创意写作学将写作活动的本质定义为创意活动,同时确立读者接受/文化消费意识,建立文化产业研究这一新生研究极,确认创意写作通过专业培训培养文化产业核心从业人员的目标。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新模式、文化产业化发展新需要、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新格局及高校文学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促新型创意写作学学科的诞生。创建中国化创意写作学学科必须打破"作家不能培养"及"写作学没有学问、无需学科"的"中文系偏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创意与写作、文学性写作与非文学性写作及分体写作深化研究的问题,开拓创意习得和读者接受两个新视野,并加强"自我发掘"、"文类成规"等基础理论研究,确立新型学科理论体系,加强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城 《新东方》2015,(3):32-35
中国共产党经革命建国后,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展开,社会主义道路已然步入正轨。这使梁漱溟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在工业如此落后,无产阶级力量如此薄弱的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建立起统一稳定的政权。在他看来,中共成功之关键在于把大量的非无产阶级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改造得相当无产阶级化。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身从心",而中国文化亦是一种"心为身主"的文化,遂把无产阶级精神与中国文化的仁义理念进行了结合,由此认为中国文化与社会主义一脉相通,中华文化可因社会主义发展而复兴。这条新道路,既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社会主义,又有中国传统文化为支撑,这即是中共所领导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十七年,周扬、邵荃麟、林默涵、张光年等文化官员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者与实践者,通过文艺批评掌控着文艺观念与创作的方向.该文学批评群体的特征表现在批评话语的权威性、文学阅读与接受的格式化以及文学批评方式的体制化.在建国前后的身份转型中,这一批评群体既有接受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询唤"而自动驯化的主动性,又有着无法摆脱的精神焦虑.结合具体历史情境给予"同情之理解与理解之同情",可以揭示他们在驯化与犹疑之间摇摆不定的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