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审核发票的票面。看有无涂改、刮擦、挖补痕迹,是否有用退色灵或橡皮等涂擦过的迹象,复写的字迹和颜色是否一致。特别是用复写的发票,有人涂改时可能忽视正反面的衔接,把发票正面数据涂改后,忽略把发票反面因复写时留下原  相似文献   

2.
《人民司法》1992年第7期刊登的杨子义的《信贷员擅自涂改借款合同是否有效?》(下称《杨文》)一文中,作者认为:涂改后的合同无效,原借款合同有效,贷款方营业部扣划担保方医药公司帐户存款是合法行为。笔者对此持有以下异议: ——营业部直接从担保方医药公司开户帐号中扣收其银行存款83000元的行为是否合法,是本案审理中的关键。家电部作为借款方,与贷款方营业部签订贷  相似文献   

3.
行政行为撤销上的信赖连带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赖保护为行政法上一般原则,其集中体现于行政行为撤销问题上,随着行政活动的复杂化和广泛化,越来越多的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利益。第三人的信赖是否值得保护?其信赖保护构成条件如何?其信赖保护方式又是如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很少有学者对此有所论及,笔者认为第三人信赖必须也应该值得保护,这种信赖保护可称之为信赖连带保护。  相似文献   

4.
1 案例资料1998年至1999年,东北、内蒙、陕西、河南等地均发生了同一类型的支票涂改诈骗案,其作案手段完全一致,都是对医院开出的退款转账支票进行涂改后再重新填写上大额款数,然后从银行提走现金.最多的一次就骗取人民币近20万元.  相似文献   

5.
伪造印文有全部伪造和局部变造两种。其方法一般采用雕刻、描绘、拼凑、反印、遮盖等。最近笔者在工作中新发现用涂膜法伪造印文案件1例,报告如下: 1993年12月,某海关在工作中缴获了21本护照,怀疑护照中的入境印文时间可能被涂改,要求鉴定其伪造事实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6.
《人民司法》1992年第7期和1993年第3期分别刊载了杨子义同志写的《信贷员擅自涂改借款合同是否有效?》(下称《杨文》)和胡家龙同志写的《营业部直接扣收贷款的行为违法》(下称《胡文》),两文作者均认为:涂改后的借款合同无效。《杨文》认为:原借款合同有效。《胡文》认为:原借款合同除保证条款中的部分的是与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的规  相似文献   

7.
一种发现高锰酸钾涂改痕迹的化学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文书可疑涂改处的化学成分,确定其涂改变造性质。方法无损复写取样方法,锰离子定性检验方法。结果可快速检测高锰酸钾涂改文书。  相似文献   

8.
"享乐损害"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美国法院并不采用享乐损害赔偿金这个概念,而是裁定"生活乐趣的丧失"的赔偿金.对于"生活乐趣的丧失"是否可以救济,若可以救济,它是"疼痛和痛苦"、精神痛苦或者身体残疾的组成部分,还是一种独立可分的损害类型?美国各司法辖区的观点并不统一.而人身伤害之诉中的原被告双方在是否给予单独的陪审团指令、是否采纳专家证词.以及感知能力是否是裁定"享乐损害"赔偿金的先决条件等问题上也意见相左.通过分析以上问题,对"享乐损害"提供一个全面的解读,并建议在我国的侵权立法中应当建立"享乐损害"赔偿制度,同时分析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海明 《检察风云》2008,(18):12-13
不可否认,听证制度是西方的发明.不过,政治文明也是一种世界公益性资产,尽管国情不一样,文化有差异,法律制度有区别,但这并不妨碍一项行政制度的国际化.和国际接轨,不仅限于听证制度,既然别的"轨"可以接好,有的甚至还接出了特色,听证制度难道就真的困难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只能说明听证制度本身存在先天的不足.问题是,很少有人质疑这种制度设计本身的质量问题,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信心和能力,念好听证制度这个"外来的经".……  相似文献   

10.
笔迹形成的相对时间判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司法文件检验中,常常遇到要求确定不同文件或同一文件上的笔迹是否同一时间书写的问题。这类检材一般相隔时间较长,作案人多采用部分涂改、添加等手段,按某种需要改变原文件的内容,以图达  相似文献   

11.
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对法人追究刑事责任是否必要和公正?等有关法人犯罪问题是国内外法学家长期争论的热题.综观近几年我国刑法学界对这一课题的探讨和争鸣,其内容已涉及到:对以自然人犯罪为中心的刑法学包括犯罪论、刑罚论等传统理论的突破;对现实存在法人犯罪的分析和认定;对现行法人犯罪刑事立法、司法效果的评价;对我国刑法典应否就法人犯罪问题作相应规定等诸多重大刑法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军  浩清  许新宇 《检察风云》2007,(11):22-25
编者按:"渎职侵权犯罪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之一,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从一些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中看,渎职造成的损失往往比贪污受贿更可怕,而从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看,渎职侵权其对执政、执法部门公信力的破坏更是惊人.本期集中刊登的两起警察杀人和打人致死案,其性质更是超出了渎职的范畴,让人不禁发问:这些警察的匪气究竟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3.
对"商标俗称"恶意注册案的程序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期,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因注册商标的俗称而引发的纠纷,但商标权人却很少能获得救济,其重要原因在于权利人对实体请求权和具体法律条文选择不当.这一现象暴露出我国法律实践中诉讼标的识别技术的缺陷.在涉及消费者利益的商标纠纷中,裁判机关应根据新诉讼标的理论,按照"你给我事实,我给你法律"的原则,独立判断原因事实的法律性质,而不应受当事人法条选择的约束,以杜绝当事人必须"适用法律正确"方获救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校生"是否可以参加劳动就业?是否有自主选择就业的权利?云南省澜沧县一名在校学生,参加了该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向社会公布的招工考试,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体检也顺利通过.然而,人事部门以其是"在校生"为由,按照惯例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难道说,在校学生就得禁止就业?而国家的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都没有作过任何禁止在校生就业的规定.于是,这名学生以侵犯自己劳动就业权利为由,一纸诉状将人事局告上了法庭.2005年1月7日,思茅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由人事部门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打赢了这场全国首例在校生"就业权"官司.  相似文献   

15.
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大概念,涉及到具体工作,就要看我们的工作思路、每项决策是否在理念、方法上显现出较高的能力和水平,是否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促进了工作的发展.为适应新的工作目标,年初,我们从法制建设的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提出了增强"五种能力"建设,全面推进违法行为矫治工作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某地一人大代表在发言时得知记者在场,忙将记者"请"之门外.读后,颇感新鲜. 常常听到的是一些官员怕记者,很少听到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上发言居然也怕记者在场.想必这位代表也知道代表有"言论免责权"吧,难道还有什么不敢"见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目前,央行已经为5.7亿自然人、1200多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这意味着,信用档案开始与公民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问题是,这些信用记录是否真实?  相似文献   

18.
法律咨询     
正儿女是否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编辑同志:我年近70,虽然退休金丰厚,衣食无忧,但总觉得孤单和缺少安慰。在老伴去世后的这几年,这种失落感更为强烈。儿子和女儿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很少回家,只有到了春节才回来呆两三天。对儿女很少回来看我的做法,我埋怨过他们,但无效果。请问,儿女们是否有义务经常带着孙辈回来看望我?读者纪莺  相似文献   

19.
年轻男女和孩子们在大嚼“麦当劳”、“肯德基”时,很少有人要求店方开具发票,这是否意味着店方有机会少纳税?  相似文献   

20.
如果有人公开发表言论质疑一个作品的作者的真实身份,甚至公然宣称该作者并非真正的作者,这种言论导致了公众对该作者的身份的怀疑,是否侵犯了该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署名权呢?这是韩寒与方舟子纠纷案中涉及的一个法律问题.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署名权的含义讲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