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双边学术讨论会 1995年7月23-31日 由韩国外务部外交安保研究院院长李廷彬率领的代表团一行9人访华,并出席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在北京共同举办的第四次“中韩国际问题研讨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变化中的世界形势与东北亚;美日俄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亚太经济合作展望;朝鲜半岛形势与南北关系;中韩关系的发展。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看法。会后韩国代表团访问了西安、上海。  相似文献   

2.
一、双边或多边讨论会 5月13-15日 宋明江所长率代表团赴汉城与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共同举办第十一次中韩学术研讨会,会议就“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东北亚及朝鲜半岛形势、东亚地区合作和中韩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5月27—28日 我所与阿拉伯思想论坛在北京共同举办“面向21世纪的中阿关系”研讨会,会议对“9·11”后国际和中东、亚太地区形势变化及中阿政治、经贸和文化领域合作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双边及多边学术研讨会3月8-13日我所与加拿大约克大学在京共同举办“第三次中加多边合作和地区安全研讨会”。4月26日-5月1日由我所组团,杨成绪所长等10人赴美参加与美国蒙特雷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军控研讨会。5月25-26日CSCAP综合安全和合作安全工作组第六次会议在京举行。5月25日一6月2日我所与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第八次国际问题讨论会在京举行,会后韩代表团到兰州等地访问。二、我所学者参加国际会议或出访活动1月19。26日杨成绪、晋林波到美国参加中日美三方学者讨论会第一次会议。1月23日一2月7日吴妙发随外交期刊编辑团赴美国…  相似文献   

4.
一、双边及多边学术讨论会5月14-15日,我所与金交圭院长为首的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了“第六次中韩国际问题研讨会”。会议就“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和趋势”、“亚太地区的政治及安全形势”、‘’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及其前景”、‘’朝鲜半岛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和“中韩关系展望”等议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会后,韩国代表团到重庆、三峡、桂林、上海等地参观访问。7月7-8日,我所与松水情雄所长率领的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了“第12次中日双边国际问题讨论会”。会议主要议题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和…  相似文献   

5.
一、我所组织的国际研讨会及接待的来访团组7月6日  我所接待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代表团。8月18日 我所接待南非安全所代表团。8月31日-9月4日 我所接待以色列政治和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9月9-10日 我所主办"中俄55周年友好历程回顾与展望研讨会"。10月21-24日 我所接待哈萨克斯坦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代表团。11月10日 我所举办"中韩日关系与东北亚合作"研讨会。12月7-8日 CSCAP海事研究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12月10-11日  CSCAP第22次指导委员会会议。12月18-23日 我所接待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  相似文献   

6.
日本民主党联合政府“强化‘亚洲外交’”的核心理念表现为以东北亚为重点,“全力构筑与以中国、韩国为主的亚洲各国问的信赖关系”。日本民主党在实行政权更迭和上台执政伊始,在日中、日韩、日朝、日俄关系方面提出有别于自民党联合政权时期的对外目标及外交方针及政策。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东北亚地区逐步形成了中、苏、朝和关、日、韩两大阵营紧张对峙的冷战格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苏关系全面恶化,中关关系迅速改善,冷战对峙的格局有所缓和。面对东北亚局势的变化,韩国及时调整了外交战略,出台了旨在改善与苏联、中国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北方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在对外关系上调整了朝鲜半岛政策,积极回应韩国的北方外交,与韩国保持政治上的距离以平衡南北双方。中韩建交后,两国关系得以全面发展,为减少朝鲜的疑虑,中国加强了与朝鲜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对南北双方采取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8.
一、双边或多边讨论会 8月24—31日 我所与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在京联合举办“中韩第十二次双边研讨会”。 8月30日-9月2日 我所与美国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在青岛联合举办“东北亚合作对话会”。  相似文献   

9.
一、双边定期学术讨论会 1993年10月12—17日,我所和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八次中日国际问题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松永信雄理事长兼所长率领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访华并出席了会议。中日两国的专家和学者在会上就当前国际形势、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推动东北亚继续走向和解与合作、亚太经济、中日关系等议题发表论文并进行了热烈、坦率的讨论。钱其琛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会见了双方代表团人员。该团还同外交部、有关研究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就共同关心的国际  相似文献   

10.
东北振兴战略与中、朝、韩合作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启动的东北振兴战略,不仅对“东北现象”的解决是一次重大转机,而且也被朝鲜、韩国视为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的天赐良机。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毗邻的地缘优势决定了中国对朝、对韩经贸关系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如今,借助东北振兴战略启动之东风,与朝鲜的“强盛大国”建设、韩国的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建设目标的提出,共同营造了有利于中、朝、韩三方加强经济合作的氛围和环境。  相似文献   

11.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九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8月 5~ 6日在长春市南湖宾馆举行。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以及来自中国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等的国内外 1 0 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和政府官员参加了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并向大会提交了 80余篇论文和研究报告。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2 1世纪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探讨”。围绕这一主题 ,吉林大学池元吉教授做了“将创建‘中、日、韩经济合作体’提…  相似文献   

12.
2016年以来,因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及美韩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东北亚固有的安全困境更加突出,并引起相关国家及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密切关注。就当前而论,东北亚安全困境具体表现为朝鲜在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后,其核武器开发继续"跃马扬鞭";美韩以朝核威胁为由加强驻韩美军实力,包括不顾中俄强烈反对,决意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日本在进一步倚美的同时,趁势拉拢韩国,强化对华敌视政策,致使中日关系频现紧张;美国一方面以应对朝核威胁为由而加强其在东北亚的军事力量和"前沿部署",另一方面又极力拉紧美日韩同盟,其在东北亚遏制中俄的态势更趋明朗。东北亚安全局势持续紧张的深层次原因:一是由于东北亚国家间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及历史纠葛,二是朝鲜半岛南北长期对立,三是日本在历史认知及其与东北亚邻国领土领海分歧等问题上长期采取顽固立场,四是美国搞"亚太再平衡",利用东北亚国家间的固有矛盾从中渔利,企图通过对华进行"局部遏制"而长期维持其在东北亚的同盟体系及霸权。未来东北亚安全困境是继续加深、激化还是逐步淡化,取决于上述深层次原因的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双边及安边学术讨论会9月16日——22日.杨成结所长率我所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11次中日双边及首次中日韩三边国际问题研讨会”。本次中日双边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中日关系及相关问题。三边讨论会系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松永信难提议,并得到我所和韩外交安保研究院同意举办的内部讨论会,主要议题是: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合作、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问题等。二、我所学着巨邀参加国际会议或出访活动7月17-20日谭汉赴日本参加第三次联合国裁军会议。8月9-13日周兴宝参加外交学会团组应美方邀请赴美考察美大…  相似文献   

14.
一、双边或多边讨论会4月19~21日我所与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在上海联合举办东亚展望小组第二次会议, 13个国家近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东亚在经济、金融、能源、环境、科学、技术、政治、社会、文化及教育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讨论。5月15~16日由我所主办,中美日三方学者会谈第三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中美日三边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及三国的经济形势等问题。5月24~25日我所与美国驻华使馆在京共同举办“中美俄三边战略问题研讨会”。会议的议题是:1.中美俄三国在安全观上的异同;2.中美俄三国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8年9月27日,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日本鸟取大学共同主办的以"蒙古国对外经济关系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为主题的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长春举行.来自中、日、韩、俄、蒙5国的37位学者做了大会发言,就蒙古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以及蒙古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8月3-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与福特基金会共同主办,来自中、美、俄、日、韩、朝六国的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传统同盟关系、六方会谈、双边关系、非传统安全、经济合作与东北亚安全合作,以及建立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困难和方案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现将会议一些主要观点摘要选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朴槿惠总统就任韩国第十八届总统后,在21世纪最艰难的外部环境下,确定了构筑朝鲜半岛和平与统一的基础、建立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合作体系、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外交目标。尽管朴槿惠执政以来的外交成绩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但依然面临着诸多新课题:在朝核问题尚未解决的背景下,如何改善朝韩关系,开启朝鲜半岛信任进程;如何在缺少战略互信的中美之间保持均衡,建立中美韩三边合作机制;如何令日本对历史认识问题"拿出负责任、有诚意的措施",增加中韩对日本的"信任",实现中日韩大和解;如何在安全困境没有缓解的情况下促进东北亚多边合作,实现东北亚和平构想。这些课题如何解决将是对朴槿惠政府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8.
11月13—17日,江泽民主席访问了韩国,同韩国总统金泳三举行了会谈,并会见了韩国政治、经济各界人士,参观了器兴三星电子半导体、蔚山现代汽车和现代重工业等企业和工厂。韩国舆论称,中国国家元首访韩在韩中关系史上属首次,象征着两国关系的新发展,可看作是中国领导层探索对韩外交的“新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论东北亚经济联合的新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 ,以日韩自由贸易区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为契机 ,东北亚经济联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第 4次 10 + 3领导人会议已就东亚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的情况下 ,东北亚经济联合由APEC框架之下过渡到了 10 + 3框架之下。从发展趋势看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很有可能纳入到东亚自由贸易区之中 ,双边自由贸易将成为东北亚经济联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一、双边或多边学术讨论会 5月15—19日 我所与朝鲜裁军与和平研究所代表团在京举办第九次双边国际问题讨论会,双方就国际形势、地区合作及半岛问题等交换了意见。会后,代表团到大连参观访问。 6月5—12日 我所与李承坤院长率领的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代表团在京举办第十次中韩双边国际问题研讨会,双方就国际形势、地区安全形势、朝鲜半岛形势、地区经济合作及中韩关系等坦率地交换了看法。会后,代表团到昆明参观访问。 6月13—14日 我所与设在加拿大的“干预和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在京举行双边对话会 6月7—13日 杨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