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95例尸体血中HbCO%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简称HbCO%,下同)含量是判断一氧化碳中毒,推断火灾中尸体生前状态的依据。本文证明:血中HbCO%与其年龄、性别及不同情况下CO中毒有关。一氧化碳中毒的尸体含量较高(平均大于60%);火灾事故中遇难的尸体含量中等(平均在30~50%);而被杀后投入火场或服毒后自焚则较低(平均小于20%)。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碳(CO)中毒死亡多见于意外或灾害事故,中毒死者心血中的HbCO浓度一般都显著升高,但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HbCO逐渐分离,直至无法检出.一般认为应在死后及时采取心血进行检验,并避免与空气接触.本文对2例CO中毒死者埋葬15日后心血中仍检出致死量HbCO的案例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的定量检测及估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氧化碳(CO)中毒通常经过直接测定HbCO或间接测定CO分子得到证实.其分析方法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报导,其中有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微扩散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在这些技术中,气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法并不能直接测定HbCO,而只能得到CO体积和样品中铁离子浓度的信息.如果CO是由于尸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浓度下中毒大鼠的行为学特征、存活时间、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HbCO)饱和度变化规律,为法医学实践中CO中毒死亡案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自制染毒装置,使大鼠分别在CO浓度为1 250、3 750、6 250 mg/m~3及持续通入CO状态下染毒致死亡。观察不同CO浓度中毒大鼠的行为学特征,记录存活时间,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血HbCO饱和度,并提取脑、心脏、肺、肝等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CO中毒大鼠的行为学特征表现为肢体瘫软、反应迟钝。随着CO浓度的升高,大鼠存活时间逐渐缩短,心血HbCO饱和度逐渐升高。在CO浓度为1 250 mg/m~3条件下,发现3例心血HbCO饱和度明显低于致死饱和度,其余各组未发现心血HbCO饱和度低于致死饱和度的情况。结论建立的不同浓度下CO中毒死亡动物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为进一步研究CO中毒及其他吸入性有毒气体的法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中尸体生前死后入水问题.方法对溺水尸体的额窦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与生前、死后入水形成的其他尸体征象进行比对.结果生前溺死者双侧额窦窦腔内有凝血块,额窦骨壁内出血;死后入水的尸体及机械性窒息的尸体额窦腔内及额窦骨壁无出血.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观察掌握,可作为法医尸检中鉴别生前溺水或死后入水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碳(CO)中毒死亡的尸体检验在法医检案中时有所见,一般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后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尸体现象不难判明其死因。但有时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不表现出樱桃红尸斑,此时判定其死因则有一定难度,且易被忽视。笔者曾遇到两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判断水中尸体是生前溺水或是死后抛尸,以及高度腐败尸体的死因鉴定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硅藻检验是鉴定溺水死亡的重要辅助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硅藻检验技术的发展情况,阐述了法医学硅藻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判断水中尸体是生前溺水或是死后抛尸,以及高度腐败尸体的死因鉴定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硅藻检验是鉴定溺水死亡的重要辅助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硅藻检验技术的发展情况,阐述了法医学硅藻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含碳物质燃烧不全会产生CO,其引起的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每年因CO中毒而死亡者居各种外中毒死亡之首。CO中毒死亡的法医学检验,依据现场勘查和尸体表面及解剖所特有的尸体现象外,不难判明其死因。但在法医实践中也会遇到尸体中毒征象不明显、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低、甚至为阴性结果的案例,该类案件需要引起法医鉴定人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10.
法医毒物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本文作者针对法医毒理学的任务、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将法医毒物动力学列为法医毒理学新的分支学科,并阐述了法医毒物动力学的概念、研究目的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内容涉及毒物动力学、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毒物分解动力学、毒物死后产生情况等。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将解决中毒法医学鉴定中的许多问题,如尸体或活体中毒当时机体内毒物浓度的推断、死后腐败产生毒物与生前服毒的区别、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毒物进入机体时间、途径和方式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正正确判断一氧化碳(CO)中毒死亡,对案件性质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涉及死亡案件的CO中毒案例的特点,本文通过对53例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为这类案例的特点及其死因鉴定提供参考借鉴。1案例资料1.1案例来源本文53例CO中毒死亡的案例,均为本法医室1998年至2013年间受理鉴定的尸检案例。所有案例均已经检验确定系CO中毒死亡,或死者原有疾病  相似文献   

12.
法医在实际工作中解剖尸体是一件常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案件中尸体的死亡原因、成伤机制和致伤物的推断,为侦查指导方向和诉讼提供证据。但是对于一些在未明确是否刑事案件前的非正常死亡尸体,如:高坠、溺水、火灾、电击、中毒、交通肇事、注射、吸毒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为断肠草(钩吻)中毒死因判定提供参考数据和病理资料。对一例口服自制中药致钩吻中毒死者进行尸体检验、组织病理检验、毒物检验,采用组织细胞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进行病理检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心血、中药汤进行毒物检验,查阅了钩吻中毒的相关文献,总结钩吻中毒的中毒情况、中毒症状及死后血液或组织中的含量。钩吻中毒死亡案例报道较多,但死后毒物学数据较少,本例死者中毒的毒性成分主要是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血液中浓度分别为77.4、30.3、37.1 ng/mL;脏器组织病理检验发现窦房结动脉狭窄、窦房结区心肌纤维化,钩吻中毒的典型特征。急性钩吻中毒,脏器组织病理检验难以发现典型特征,但中毒死后毒物检验数据的积累可为死因判定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案件的死因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是分析评价机体内乙醇水平的重要证据,由于尸体内检测到乙醇可能受死后生成、乙醇扩散等因素影响,尸体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检测结果未必能反映其死亡时机体内乙醇的真实水平。鉴别尸体内乙醇是否为原始浓度是分析评价的关键。本文对乙醇在体内的分布特点、如何合理取材及死后乙醇扩散、尸体腐败产生的乙醇对乙醇质量浓度分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死后乙醇质量浓度检测的分析评价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一阶导数光谱法直接测定血中一氧化碳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直接测定血中一氧化碳含量,线性范围10%~90%。该法无须添加还原剂,操作简便、快速,且稳定性好,不仅适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尸体的检验,而且适于一氧化碳中毒较轻患者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270例尸体瞳孔形态、直径大小,并就其与死因、年龄、性别、死亡时的环境亮度以及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有机磷中毒死的瞳孔平均直径最小(3.59mm);青壮年尸体瞳孔的平均直径较小儿、老年人略大;男性尸体瞳孔略大于女性。死于黑暗环境的尸体瞳孔较死于明亮环境的尸体瞳孔略大。生前因虹膜病变使瞳孔呈不规则形,死后瞳孔持续呈不规则形。作者认为,尸体瞳孔的形态、直径大小与死因(如有机磷中毒)有关,并受死者生前眼的健康状况、年龄及死亡时的环境亮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死后经过时间的瞳孔直径变化上,统计值无逐渐缩小或散大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快速准确的判断火场尸体是生前烧死,还是死后焚尸,可为判断火场性质,明确死因及其死亡方式,尽快为侦查提供正确方向。笔者针对辖区内近年来的火场尸体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快速准确的判断生前烧死还是死后烧伤的检验方法,为一线法医提供参考。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案例均为近8年本单位检验鉴定的82例火场尸体。尸体鉴定材料包括前期调查情况、现场勘验情况、尸表检验、解剖检验、毒化检验。经鉴定确认为生  相似文献   

18.
尸体化学检验作为辅助诊断死因及反映死前病理生理状态的重要辅助方法,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法医病理学实践中.但由于死后变化、尸体冷冻保存等因素影响,死后检材受溶血干扰情况严重,对检验分析产生严重干扰.本文结合临床医学及法医学研究文献,对溶血干扰检验的机制、溶血对尸体化学检验的影响及死后溶血血液检材检验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  相似文献   

19.
血液样品中防腐剂对碳氧血红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上常用8种试剂对血液样品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血液样品分为高、低两个HbCO浓度组,选用临床常用的甲醛、氟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亚硝酸钠、草酸钾、肝素钠、柠檬酸钾及氟化钠与草酸钾混合物(1:3)8种试剂,按常用浓度分别添加到血样品中,并于添加后0h、2h、8h、24h、3d、7d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其中HbCO饱和度,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本实验选用的8种试剂只有甲醛和亚硝酸钠对HbCO的稳定性影响较为显著,而其余6种对HbCO稳定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检验疑似CO中毒并经甲醛或亚硝酸钠防腐的检材时应慎重,以免导致错误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20.
塔杰 《刑事技术》2009,(3):36-36
西藏位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具有很浓的宗教气息及民族的风俗习惯,死后尸体处理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大部分是天葬和水葬,个别有土葬、火葬。西藏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葬比较常见。不了解西藏风俗习惯的法医,判断水中尸体的性质比较困难。笔者在法医工作中积累了一些西藏地区正常水葬的方式,特别是前藏后藏的水葬方式方法,为分析江河水中尸体的性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