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依照法律对已经创作0陈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不受侵犯,调动知识分子创作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199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但是,《著作权法》没有对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行为规定相应的刑事制裁条款,使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存在欠缺,对一些严重侵…  相似文献   

2.
97年《刑法》中关于著作权犯罪的规定来源于1991年实施的我国首部《著作权法》。而该《著作权法》为适应传播技术的发展及著作权保护国际化的需要于2001年做了修改,并增设了刑事责任条款。但《刑法》并未随之修改,导致《刑法》与现行《著作权法》在"发行"等专业术语、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种类、侵害著作权的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冲突与不一致,无法适应打击侵犯著作权的实际需要。因此,应修改《刑法》中著作权犯罪的内容或改变附属刑法的依附地位,将著作权犯罪有关内容包括刑事责任、刑罚适用等直接规定于《著作权法》中,以适应著作权保护制度不断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正> 1991年6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下简称《著作权法》),不仅明确了受保护作品的种类、著作权的归属和保护期限,还专章列举了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和惩处原则。本文仅就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谈谈自己初浅的理解。一、侵权行为侵犯的对象必须是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著作权的取得:一是直接取得,即作品完成之日就自动取得了著作权,不需办理任何手续,也不管是否发表;一种是继受取得,如外国人的作品首次发表在中国,从在中国发表之日起取得著作权。这种继受取得著作权只能  相似文献   

4.
引言《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罪,针对侵犯著作权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9号,以下简称为《“两高”解释》)作了明确规定。与以往的司法解释相比,《“两高”解释》降低了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刑事制裁门槛,加大了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力度,并且操作性更强。然而,著作权所涉及的法律问题非常复杂,并且相对于社会危害性干差万别的各种具体的侵权行为来说,《“两高”解释》中的规定仍显得比较原则。此外,从立法的层面看,还存在刑法与著作权法的衔接问题以及刑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5.
田国宝 《法学》2004,(5):76-82
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 ,即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在侵犯国家著作权管理制度的同时又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著作权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对侵犯数字化权利的行为不宜定为侵犯著作权罪 ,而对侵犯网络传输与公共传播权的行为可按侵犯著作权罪处罚。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侵犯著作权罪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维 《法学》1994,(12)
由于侵犯著作权犯罪不仅严重损害作者和有关权利人的民事权益,也扰乱了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和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影响了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和对外文化科学的交流合作。同时,关贸总协定也要求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国内法中规定刑事制裁,因而1994年7月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而最终完成我国刑法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本文对《决定》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罪加以探讨,以求准确适用。 一、侵犯著作权罪的构成要件 《决定》第1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  相似文献   

7.
对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探讨朱继良,雷东生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这一《决定》完善了我国著作权法有关法律责任的内容,填补了我国刑事立法上对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予以惩治的法律空白。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8.
论侵犯著作权罪的几个问题朱建华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该《决定》中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并为之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改变了以前把这两种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行为作为投机...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我国刑事立法中首次把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从而使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更趋完善,也使司法机关运用刑罚惩治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有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决定》规定比较原则,因此,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该法律,则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决定》,对刑法作出极为重要的补充,为打击著作权领域内的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本文就侵犯著作权犯罪适用法律的有关问题作一论析。 一、关于侵犯著作权罪的认定 根据《决定》第一条规定,侵犯著作权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7月5日通过了《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犯罪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五条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罪,既以营利为目的,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或者并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这一罪名,有效地打击侵犯著作权犯罪,有必要在理论上加以探讨。一、侵犯著作权罪法律特征根据(决定)第1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  相似文献   

12.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首次规定了侵犯著作权方面的犯罪,具体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这一规定加强了对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力度,完善了著作权法的法律责任内容,同时也是对我国刑法的极其重要的补充。一、侵犯著作机罪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罪是指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利用复制、发行、出版、销售等方式非法侵犯他人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他入依法享有的著作权及与著…  相似文献   

13.
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增设了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为依法打击侵犯著作权犯罪活动提供了刑事司法依据,对加强著作权的司法保护,保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维护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科技、文化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决定》和1995年1月16日最高法院作出的《关于适用(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结合司法实践,仅就侵犯著作权罪的有关问题作些粗浅探讨。一、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和犯…  相似文献   

14.
钱舫 《中外法学》1995,(3):38-41
<正>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行的《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首次将严重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本文拟就《决定》涉及的几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决定》为刑法补充规定的新罪名 《决定》第1条和第2条明确规定了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犯罪行为和法定刑,但没有指出这些具体犯罪的罪名,有关部门尚未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罪名的确定,无论对审判实践还是对刑法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及时遏制、打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又就《决定》的具体适用作出了司法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本文拟就《决定》和《解释》中的若干问题,谈点个人的学习体会和粗浅见解。关于罪名问题《决定》对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规定了哪几个新罪名,在《解释没布前,主要有三种不同认识: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定两个罪名,即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因为《决定》第1条与第2条分别规定了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方式,前者…  相似文献   

16.
销售侵犯著作权的复制品的行为,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来说,是助纣为虐的行为,为虎作伥的行为。要制止侵犯著作权的犯罪活动,必须截断侵犯著作权的复制品的发行、销售渠道。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7月5日通过的《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第1条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罪之后,又在第2条规定了销售侵犯著作权的复制品罪,其具体罪状和法定刑是:“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第1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或者并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中论述了著作权及著作权罪的概念及构成要素,探讨了关于侵犯著作权罪的罪与非罪的区别,最后阐述了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既包括对个人的处罚,又包括对单位的处罚。  相似文献   

18.
《政法学刊》2019,(1):70-77
现行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有关侵犯著作权罪的规定适用于网络空间存在诸多的问题。"以营利为目的"的限定使得许多网络空间中社会危害性巨大的故意侵权行为无法入罪。扩大解释"发行"以包含"信息网络传播"犯罪行为的做法导致了法律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也不能有效规制网络空间中所有类型的犯罪活动。技术措施的刑事保护较为缺失,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则语焉不详。侵犯著作权罪的定罪标准和刑罚方式也未能充分考虑网络空间中犯罪行为的特点,有欠合理。对此,我们需要增加规定非以营利为目的、仅以故意为主观要件的侵犯著作权罪,规制任何侵犯法定著作权权能的犯罪活动,明确规避技术措施的刑罚配置,专门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罪刑条件,完善侵犯著作权罪的定罪标准和刑罚方式。  相似文献   

19.
著作权侵权法律责任指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当一个著作权侵权行为同时符合两种或三种著作权侵权法律责任的规定,就会产生法律责任竞合的问题。我国新修改的《著作权法》第47条将著作权侵权的三种法律责任一并加以规定,目的在于突出我国著作权法律保护体系“三管齐下”的特色。这一规定在世界各国的著作权法中堪称独树一帜,表面上看似乎无可挑剔,但事实上它并未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威力无比。面对有增无减的著作权侵权现象,笔者认为,这其中既有法律适用的问题,也有立法缺陷的问题。本文拟对著作权侵权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徐璐  吕国强 《科技与法律》2021,(2):76-85,94
侵犯著作权罪属于行为犯、情节犯.作为有自身特殊性的侵犯著作权罪存在犯罪未遂形态,但必须在修正后的"情节严重"前提下进行认定.侵犯著作权罪规制了四种可以对应于著作权法的实行行为:复制行为、发行行为、出租行为与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可以依据著作权法的理解来认定这四种实行行为的"着手"与"未得逞",从而认定其犯罪未遂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