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特殊的地层地貌,使朝阳赋存了极为丰富的化石资源,极具科研价值。朝阳古生物化石主要形成于生物演化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即1.2亿-1.5亿年前中生代的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目前在朝阳境内发现的中生代叶肢介类、介形虫类、昆虫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植物类等化石,几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的所有生物门类,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热河生物群”。创下了数量最多、种属最全、层位最多、密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科研价值最高的六个“世界之最”,无愧为“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我当时在晋察冀军区平北十二军分区担任作战科长,部队整编为主力部队五旅一个团,到怀来和沙城一带集结待命(后属六十七军),我则赶到张家口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任作战科长。几天后,我随聂荣臻司令员、耿飚参谋长指挥的主力部队进军绥远,和贺龙司令员率领的晋绥军区部队汇合。时值11月,天气寒冷。国民党军入侵东北和热河解放区,战况日趋严重。在旗下营,肖克和罗瑞卿组建了晋察冀第二野战军进军热河,由绥远东返张垣,在怀柔健全了野战军机构,我奉命担任作战科长。根据国共两党的停战协定,这一天夜里(1946年1月13日24时…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 ,蒙古、西藏是以喇嘛教为基础的政教合一的两个民族。在当时的伪满洲国内 ,兴安岭以西 ,以海拉尔为中心 ,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近 5万蒙古族人以及热河一带的大多数汉族居民都是喇嘛教信徒。东北喇嘛教的传入东北喇嘛教的传入 ,是明末清初由清政府推广开来的。清朝两代皇帝在当时的京城建立宝胜寺 (又称 :黄寺、皇寺 ) ,祀典时 ,将护法麻哈噶喇嘛佛像引入东北察哈尔地区。东北的喇嘛教随着清政府的兴亡而发展、衰败。清朝以来 ,内蒙与外蒙等地共有 2 6位活佛出世 ,喇嘛教逐渐走进了蒙古民族的日常生活。活佛的居住地称为佛爷庙 ,而…  相似文献   

4.
巴西境内的内格罗河,是南美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的支流。科学家们考察后发现,这条河的整个流域没有昆虫。是自然环境不适合昆虫生长吗?不是。这条河地处热带,流经沼泽平原地区。而且,它在通过热带雨林之后,河水中夹杂着大量可供昆虫食用的各种植物的残渣。那么,为什么这里昆  相似文献   

5.
日本人在我国东北地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盛京时报》,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舆论宣传阵地。热河事变前后,《盛京时报》违反尊重客观事实的报道原则,战前宣扬日本为"自卫"被迫发动战争谎言,战争中渲染关东军与热河人民和谐共处、贬损张学良及东北军的形象;战后批评蒋张的"不抵抗"政策、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等,充分暴露了《盛京时报》为日本侵华战争服务的殖民性质。  相似文献   

6.
国际组织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的利益相关方.本文从地域、职能、参与程度等不同的层次,选取联合国、上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盟、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亚信会议等20余种国际组织,并对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存在参与的程度和效率不一致;分布范围重叠度高,且海陆分布不均等问题.据此,文章提出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区域协调、海陆并进;由点及面,稳中求进等对策来与国际组织更有效地共建“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是世人所敬仰的伟大的科学家,关于他的轶事广为流传。在一本关于世界科学家传记的书中,我发现一段关于爱因斯坦十分有趣的故事。爱因斯坦是一个书谜,天天要花费很多时间阅读。每天由女佣帮助他打扫房间。包括整理他的那些书籍。女佣发现,他的书签竟然是一张现金支票.女佣对爱因斯坦的做法很不以为然,她心里一点儿也不敬重他,认为他的精神肯定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8.
蒜头驱鬼     
在西方的老妈子故事中 ,有一个是 :蒜头能辟邪驱鬼。科学家最近发现 ,它的确能驱“鬼”。这个“鬼” ,不是别的 ,它是可怕的胆固醇。生物学家已经着手做实验 ,确定蒜头减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这是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他们从蒜头里分析出一种叫allylmethyltrisulfide的物质。这是胆固醇的克星。除了减少胆固醇之外 ,蒜头还有杀菌的功能。中医很早便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 ,并且已经运用到临床上去了。西方科学家发现 ,蒜头还能杀死另一种“鬼” ,那就是昆虫。相信不久的将来 ,用蒜头制造的杀虫剂会面世。蒜头驱鬼!马…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既改变了地区经贸格局,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影响。本文使用2010年至2022年的数据检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十年来,中国对东南亚的直接投资是如何对东道国民众的对华态度产生影响的。研究发现,中国直接投资的快速涌入导致了东南亚国家整体上更为负面的对华态度。投资行业的异质性、母公司的国有背景、投资进入的方式以及两国政府间的合作程度均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厘清中国在东南亚直接投资引发政治矛盾的作用机制,可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民心相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乐山市峨边县五渡乡胜利二村红岩匡一带山坡上放牧过的山羊,曾发生大批死亡。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去该地放牧过的134只山羊,除哺乳羔羊外,全部发病,死亡率达100%。笔者现场调查时,正处晚冬季节(12月),当地大部分植物早已枯萎,只有群众烧荒后新生的一种植物,枝叶繁茂,植被面积大,且有被羊啃吃过的痕迹。 该植物经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宗秀副研究员鉴定为榆科(Ulmaccae),山黄麻属(Trema Lour)的光叶山黄麻(T.Cannabina Lour)。为了证实该植物的毒性,我们作了人工复制试验。鉴于目前尚未见有关该植物毒性的研究报道,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高原兔肺、肾、肝、卵巢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 ,肺实质由气体导管部和呼吸部组成 ,导管部中主要见到的是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偶见小支气管 ,肺泡隔内毛细血管丰富 ,呈扩张状态 ,管腔内红细胞数量较多。肾内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在数量上无明显差别 ,均较少 ,而位于皮质中层的肾单位较多 ,髓放线发达。肝间质组织少 ,肝小叶分界不清。卵巢中闭锁卵泡多 ,并有大量间质腺。  相似文献   

12.
拉美是世界上不平等程度最高的地区,究其原因,与其发展思想及社会政策模式的偏颇和漏失不无关系。拉美的发展思想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再到新结构主义的演变过程,相应地,其社会政策模式也经历了从国家计划型社会政策模式到市场主导型社会政策模式的演变。但显然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拉美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是有限的,因此,其社会政策模式也就无法从根本上纠正社会不公现象。在经历了200多年的"不公正的发展"之后,尤其是近年来,拉美各国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其发展的教训,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社会政策模式,以期实现社会公正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红河州山羊妊娠期流产严重的现象 ,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实验室诊断、人工感染试验和治疗试验。结果发现 ,妊娠母山羊流产现象覆盖全州 ,且流产率以每年 11.5 0 %的速度递增 ,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 30 .82 % (12 10 / 392 5 ) ,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32 .31% (12 6 8/ 392 5 ) ,其中弓形虫和衣原体双重感染阳性羊占 9.35 % (36 7/ 392 5 ) ,未检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羊 ;自流产胎儿肺抹片中发现弓形虫滋养体包囊 ,7份流产胎儿中有 6份分离到衣原体 ;用土霉素及复方新诺明治疗有明显效果 ;人工感染试验能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病例模型。调查结果表明 ,红河州广泛流行的山羊妊娠期流产的病原是弓形虫、衣原体 ,2种病原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是造成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牛军凯 《东南亚》2011,(1):80-85
风水术在北属时期传入越南,经过千余年的发展,风水文化已经影响到越南各个阶层的生活。根据越南的传说,中国官员高骈、黄福是在越南传播风水术的重要人物,众多的越南地学书籍托名高、黄二人所著。虽然越南正史没有太多的关于风水术的记载,但越南历代王朝都注重风水术,各代王室家族都有因风水勃兴和衰落的相关传说。在民间,有更多的家族与风水的传说,各家家谱中几乎都有关于风水的故事,这些故事多与来自中原的北客风水师有关。风水术在从中国传入越南,并广泛影响越南社会的过程中,也逐渐被越南化,变成越南文化的~部分,出现了众多的越南本地的风水师,也出现了以喃字写成的地学著作。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2008~2009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的菲律宾社会,总体来说比较稳定,但也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年初出现了示威游行活动,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现政府的统治;年中出现了感染病和暴风,先后有近1000人丧生.外交上,在继续搞好与美国、日本、中国等大国的关系的基础上更加倒向美国;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东盟各国的关系.经济上,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增长率在2007年的历史高峰之后迅速下滑,但在政府的强有力措施和国际力量的支持下克服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仍然实现了4.6%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规律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100日龄中国黄羽鹌鹑的消化道进行嗜银性染色,观察了其消化道内嗜银细胞的分布规律和基本形态。结果显示,在中国黄羽鹌鹑的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直肠发现有嗜银细胞的分布且分布密度呈现波浪形,在腺胃和直肠中最高,盲肠中最低。雌雄之间同一部位嗜银细胞数量比较只有十二指肠部差异显著。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肠腺上皮细胞之间和肠固有膜中,盲肠和腺胃中发现有嗜银细胞分布在结缔组织中。嗜银细胞的形态有梭形、椭圆形、锥形和圆形,还有一些为不规则形状。其中锥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腺腔,梭形嗜银细胞两端均有突起,分别指向肠腔和固有膜。根据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推测嗜银细胞有内分泌、外分泌和旁分泌3种功能。  相似文献   

17.
Adrian A. Basora 《Orbis》2012,56(2):278-288
In January 2011, when the Arab protest movements were just beginning in Tunisia and Egypt, few experts predicted the speed and extent of their spread. Fewer still sugges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analogies to the wave of post-communist revolutions that swept through Europe and Eurasia starting in 1989. However, such comparison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as the uprisings have continued.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ether the current uprisings and political ferment in the Arab world have enough in common with the transitions that began two decades ago in Eastern Europe to provide useful analytical and policy comparisons.  相似文献   

18.
The strategic worldview of India’s political elite is typically described as having evolved in linear fashion. At the time of Independence there was ostensibly a broad consensus on the ends and means of diplomacy, which included peaceful co-existence and anti-imperialism on the one side, and non-alignment and non-violence on the other. This consensus, crafted by India’s first Prime Minister, Jawaharlal Nehru, is depicted as having steadily weakened over subsequent decades, eventually collapsing when diplomatic isolation and near bankruptcy towar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compelled the adoption of a more pragmatic approach to foreign relations. The evidence does not support this narrative, however. Drawing on debates in the Constituent Assembly, this essay shows that from the outset there were voices, even inside the Congress Party, calling for realism in the conduc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ough Nehru’s dominant position meant that these critical voices were brushed aside at the time, recollecting them reveals that the realism that is said to have recently seeped into Indian foreign policy discussions is not a new development but rather the fruition of a long-standing critique.  相似文献   

19.
东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额尔古纳地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中国东正教徒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该地区历史上一共建有21座东正教堂,但这些教堂在“文革”期间全部被毁。鉴于没有教堂这一事实,当代额尔古纳地区俄罗斯族的东正教活动主要是在其他形式的活动场所进行。这些场所包括居家的主室、山顶上的十字架、祈祷所和汉族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龙王庙等,而每一种场所都对应有若干特定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