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警察技术》2021,(2):3-3
正近年来,5G移动通信技术持续发展,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连接人和万物,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随之而来的是公安信息化将迎来应用形态和业务形态的变革。相较于4G网络,5G网络具备低时延、大带宽、网络切片和MEC等网络能力,将全面赋能5G智慧警务应用,满足公安多业务形态的差异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的社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要求,面向警务实战中多维场景、多样需求面临的网络通道不支持、前后端无法实时交互等问题,凭借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点,运用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5G无人机勘察、5G AR眼镜执法、5G无人船巡逻等创新应用。构建基于5G应用的水陆空一体化全域智能防控体系,形成情报信息与指挥、勤务、行动融合一体的警务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2019年是中国5G商用元年。网络通讯作为一种底层支撑技术,其升级将赋能各行各业的发展,这不仅仅是网速的提高,更是各种变革的动力。和以往的公众移动网络相比,5G除了具有高带宽、广联接和高可靠、低延时的特征外,还具有网络虚拟化、网络切片和移动边缘计算等针对行业应用的网络功能,另外,5G时代行业的深度应用也成为运营商的主要业务方向。如何因势利导,利用新技术助力新时代公安工作提质增效,是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5G将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在传媒领域表现为分众化传播的趋向将更为明显。分众化传播是差异化传播的一种表现,即传播形式、传播过程更为多元,且技术依赖性较强,这也会给社会舆论引导带来新挑战。因此,应正确分析网民的诉求,采用恰当合理的引导方式;通过5G技术为舆论引导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智能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构建舆论态势研判预警机制以及网络舆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推进身份鉴别凭证技术、警用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对5G SIM卡集成身份鉴别凭证应用技术展开研究。该研究内容以网络身份空间安全地址为核心,并结合5G SIM卡的安全新特性,实现一种创新、安全、可靠的5G SIM卡集成身份鉴别凭证应用技术模型,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国家网络实名制要求,为公安网络空间治理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5G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引领技术,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国家高度重视5G发展,明确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海要强化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核心能力,充分发挥5G的网络支撑及应用赋能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家总体部署,加快推进上海5G网络建设和应用,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发挥5G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  相似文献   

7.
《湖湘论坛》2021,34(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考察新时代美好生活提供了基本方法。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出场语境来看,美好生活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大众化和时代化表达,是人民立场和世界胸怀的辩证统一。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来看,美好生活是一个标志优良生活品质的总体范畴,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概括,是优良生活条件和满意生活体验的辩证统一。从美好生活的生成过程来看,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感性活动,是对美好生活过程的动态描述,是艰苦努力和悠闲自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国内电信运营商颁发5G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远超以往,是一项从量变到质变的技术变革。每一代通信技术变革都能催生新产业与新业态,5G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将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助力传统经济转型,成为人类社会未来数年乃至更久的新发展引擎。  相似文献   

9.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享用者即主体,唯有人有精神生活,有文化、有伦理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生活是文化与伦理的基础,文化与伦理是生活的核心与灵魂,文化与伦理建设要面向生活、民众与实践,美好生活必然依靠文化来塑造、伦理来引领。文化不仅塑造了生活,而且具有传递文明、规范行为、教化个体,凝聚社会的功能。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关于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念,作为一种指导人们如何过上好生活,如何正确行动,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观念与规范,显然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文化自信、伦理觉悟不仅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灵魂与根本,更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看视频卡顿、去医院排队、停车抢位……这些困扰我们生活的问题或许会随着5G时代的到来而得到解决。5G时代无疑会让我们走进这样的生活图景:随时随地享受高清、流畅的视频体验,能够支持大量人群场景下的网络联结和移动支付,为人们带来更为便捷的互动方式,让你的生活"永不掉线";病人躺在医院接受手术,主治医师可以远在千里之外,通过网络连接"隔空"指挥,实现医疗技术的实时共享,等等。那么,5G的横空出世对人类社会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1.
5G不仅是一项移动通信技术,更是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而形成的影响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5G时代,网络舆论引导机遇与挑战同在。网络舆论价值引导,重在引导人们"应该怎么看"和"应当怎么办",能够提升人们的认识水平,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对于防范网络舆论风暴的出现或演变为价值危机,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20,(12)
正当前,探索以新基建为发力点的经济增长模式,加速推动新基建项目落地达效,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就是为海量数据流动提供更为有效的基础设施支撑。近期各地积极推进的新基建基本围绕着以5G基站、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升级而展开。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对技术、人才、投资、治理等方面要求更高,这也为各地推进新基建带来新的挑战。——需要对各类关联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升级。以广受关注的5G网络建设为例,5G网络带宽更充裕、信息传输速度更快,但相对现有的4G网络而言,5G基站  相似文献   

13.
美好生活是人们基于现实生存状态所生成的主观体验与幸福感受。美好生活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即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思想基础、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实践逻辑、以构建"幸福共同体"为价值指向;美好生活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即美好生活是丰富充裕的物质生活、自由平等的政治生活、品质卓越的精神生活、全面共享的社会生活、和谐美丽的生态生活。实现美好生活,科学而深邃的路径选择与路径擘画必不可少,其中,"三步走"战略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时间路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检验路径。明晰美好生活的内在逻辑、科学内涵与路径选择,不仅科学地回答了美好生活何以可能的问题,而且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前进》2018,(12)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美好生活",特别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判断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唯一参照,对比这个参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我们今后要勠力同心、不懈奋斗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那么,美好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显然,不同的人有不同期盼,不同的家庭有不同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期盼和向往还会不断发生变化。但若把人民作为一个总体来看,美好生活可以从物质生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5G在智慧警务方面的创新应用,分别从5G技术分析、5G技术警务创新应用、5G警务应用的实战效果以及5G智慧警务创新应用成果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融合创新,深圳市公安局借助5G技术高带宽、低时延、切片网络的能力,将5G"智慧警务"运用于实战警情中,实现数据联动赋能预防、信息共享赋能预知、智慧应用赋能预警,打造防控无感化、警情全域化、勤务可视化、处置一体化、治理现代化的5G智慧警务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热门词。5G时代正在到来,伴随5G而来的不仅是智能手机高速体验的提升,更是物联网、智慧城市、车联网、虚拟现实等更多应用场景的普及。江苏5G试点先行,发展进入快车道,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皖政[2020]1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3月27日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提升我省5G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深化5G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培育壮大5G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制定以下政策。一、夯实网络基础(一)统筹基站布局。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21,(1)
正5G投资既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将为我省"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以及数字化社会建设奠定重要基础。建议:一、优化规划布局,加快5G创新应用示范引领。一是优化我省5G移动通信基站布局规划,将5G基础配套纳入规划。指导各地开展5G基站布局规划,并衔接总体规划和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新一轮商业网络布局规划中,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化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回归,"美好生活需要"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回归生活本体,追求更高形态发展的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总称。从现实层面看,"美好生活需要"是供求不平衡的结果,它的产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并且遵循了需要上升的一般规律。就"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特性而言,它具有较高的层次性、主体差异性和历史阶段性。因此,美好生活的实现应遵循需要产生的一般逻辑:一方面要注重需求心理的内部调节,防止需要的横向膨胀以及需要的逆层次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依赖外部要素供给的"衡"向发展,形成可持续的、有针对性的供给;与此同时,坚持以"公正"为核心的价值统筹,实现供需两侧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姚国章 《群众》2020,(6):10-11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5G成为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性技术。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四家企业发放5G牌照,中国正式步入5G商用元年,5G商用进程全面加速推进。自2018年起,我省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关于5G规模组网试验和应用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不断积累经验,取得了明显进展,网络部署成效、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应用示范水平等均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