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所谓的群体访、越级访、闹访、缠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非常敏感的问题。正确认识涉诉信访,有效化解涉诉信访问题,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涉诉信访的特点出发,分析涉诉信访形成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涉诉信访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律师作为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实践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作用。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可以有效解决信访人申诉过程中出现的诸如释法说理、信息对称及矛盾追踪等问题,为信访人和终结主体搭建沟通的桥梁。在当前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过程中,还存在激发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内生动力不足、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实效性不强及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可接受性不高等影响参与和代理机制有效运行的现实难题。要最终实现"案结事了、息访息诉"的终结目标,必须从以下路径入手:加强制度支持力度,激发律师参与和代理的内在动力;加强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律师参与和代理的积极性;强化律师的中立地位,提升信访人对律师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3.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16,(4):100-105
面对民众诉求表达与社会治理法治化之间的内在张力,涉诉信访终结的行动逻辑必须进行整体性改变。以群众工作为叙事文本的传统涉诉信访的终结机制,已经难以完全回应和化解当今涉诉信访当事人提出的诸多诉求。因而,如何在汲取群众工作所具有的沟通疏导价值优势、修正其规则与程序缺失的基础上,建立涉诉信访"依法断事"价值目标的法治化终结机制,成为信访问题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大问题。法治是实现社会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构建法治化的涉诉信访终结机制,就是从之前以群众工作为叙事文本的"就事论事"模式转化为以法治规则和程序为叙事文本的"依法断事"模式的行动逻辑。具体而言,就是坚持以诉访分离为前提,以有效导入为依托,以公正裁判为抓手,以案结不访为依归,建构起"四位一体"式的涉诉信访法治化终结机制。  相似文献   

4.
坚持每年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听取法院工作汇报,对法院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审议通过陪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方案,及时兑现陪审员参加培训、办案的误工补贴和办案补助;探索建立由人大代表参与化解涉诉信访的工作机制,协助法院做好涉诉信访人员的思想工作,促使当事人停访息诉……  相似文献   

5.
周以棍  沈洁 《公安教育》2013,(12):38-41
近年来,公安机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频繁发生,群访缠访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干扰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法治化进程、理顺社会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谢湘萍  王丽 《人大建设》2013,(10):48-48
近年,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督促指导法检“两院”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力争将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有力地促进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针对控告申诉接待工作难、涉法信访敏感的态势,2010年以来.金水区检察院在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室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借鉴中医“望、闻、问、切”的方式,探索出“问诊式”接访模式。  相似文献   

7.
法治视野下涉诉信访问题的理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毋晓蕾 《人民论坛》2012,(11):84-85
在目前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由于一些地方司法的错位和信访的越位,出现了大量的涉诉信访。出于稳定的压力,涉访机关不得不采取一些法外手段处理涉诉信访,虽然成功解决了一些个案,但却引发了更多的涉诉信访。让司法和信访都回归原位,将涉诉信访纳入司法轨道,提高司法公信力,是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8.
司法     
《人民政坛》2014,(10):5-5
中央政法委:着力解决涉法涉诉信访入出口不畅有错不纠问题 据法制日报9月11日报道,中央政法委近日印发《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执法错误纠正和瑕疵补正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健全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实施意见》,作为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9.
目前通过网络反映案件、表达诉求、宣泄情绪的现象越来越多,涉诉信访案件逐渐从"网下"迈向"网上",其性质也逐渐由单纯的"信""访"问题延伸为网络渲染和网络舆战。网络涉诉信访表达呈现表达理性和内容偏见的融合交织。文化习性、利益驱动以及网络福祉成为涉诉信访网络表达的外在驱动和内在诱因。借助社会合力,将网络舆情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运行轨道,建好"防火墙",设好"预警器",用好"麦克风",并且从源头上注重程序的正当性及程序参与性,以实现涉诉信访化解与网络舆情应对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仅数量居高不下,而且逐年快速攀升,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3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也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列入当年政法工作四项重点改革之一。强大的民族历史习惯;司法努力与群众的维权需求存在较大落差;涉法涉诉行为立法层次低,效率不高;涉法涉诉信访行为管理失序是涉法涉诉信访行为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从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统一信访法";完善民意代表制度;在涉法涉诉信访中推行公正、权威、科学的听证制度;强力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引导公民信"法"不信"访"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以"诉""访"分离为主线的涉诉涉法信访工作改革正在进行中。由于人大是法定的权力机关,这就决定了人大信访与涉诉涉法信访工作密不可分,以上海人大信访工作为例,几年来,涉诉涉法信访量占其信访总量的50%左右。因此,人大信访工作的改革,也是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当前涉诉涉法信访工作改革背景下,如何重构人大信访工作,笔者认为,首先要熟稔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深刻领悟中央关于涉诉涉法信访工作改革政策的精神,厘清信访工作中的几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否则,人大信访工作会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说.当前,当事人越级上访、多头上访、缠访闹访的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要进一步完善涉诉信访工作机制,以扭转涉诉信访无序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13.
日前,红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听取区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情况汇报,指出,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红桥工作大局,着力构建涉诉信访防控一体化工程,初步实现了初访结案高、接待质量高、群众满意率高和重复信访率低、越级上访率低、集体上访率低的“三高三低”的良好局面。强调,区人民法院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防止重大隐患发生,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深化信访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警的信访意识。  相似文献   

14.
“涉诉信访”是基于我国国情而设立的信访机构,是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涉诉信访”既要有效防控涉诉信访,又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是当今法院的两难选择.涉诉信访中法官是冲突的一方当事人,承担着调解矛盾的职责.双方当事人地位的不平等,决定了语言中权势的存在.涉诉信访语言中的词汇、语义、句式及对话中的指称、话轮掌控和情态都是观察权势存在的窗口.淡化语言权势,是涉诉信访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层在线     
, 《人大建设》2012,(12):28-31
近日,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视察了全区信访稳定工作。视察组建议:要提高对信访稳定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特别是要改进和完善信访稳定工作考核机制;要跟踪督办重点、难点信访件,积极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10日,经组织安排,我有幸参加市联席办基层11组工作。下面谈谈自己参加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17.
当前,涉诉信访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考验着司法工作的权威。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已成为基层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1,(6):94-94
章彦英在《法学论坛》2011年第1期撰文认为,外在的制度性诱因和内在的观念性诱因促成了当下持续攀升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此类信访不仅打破了司法救济的最终性,人治色彩浓厚,而且因处访机构众多、效率低下、处访程序失范、救济成本高昂等屡遭诟病。  相似文献   

19.
领导包案公开听证联合接访主动回访去年被上海市委政法委评为“2006年度涉法涉信访矛盾化解精品案件”的黄某申诉案中,黄某因不服法院判决,提出民事申诉。由于黄某对法院及承办法官存在抵触情绪,曾声称如果不为其解决申诉问题,将到法院引爆炸药与法官同归于尽。普陀检察院就该案及时向区委政法委作了专题汇报,在区涉法涉诉工作组的协调下,多次召开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议,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公安信访由"推动型"工作模式向"控制型"工作模式的转变,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利用控制论在技术领域中的数字模型,可以尝试建立简化的"控制型"公安信访工作数字模型。应建立内外结合的"扁平化"工作体系,提高公安信访工作效率与效度;建立诉访分离、依法导入、过程控制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建立信访渠道畅通、信访轨迹明晰、信息推送准确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