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小兵 《求索》2014,(2):125-128
魏晋之际的阮籍经历了痛苦、挣扎、抑郁和绝望的心路历程,其“穷途恸哭”的情怀在唐代士人群体中激起了深刻的共鸣;而阮籍从“隐于竹林”到“隐于朝市”的隐逸轨迹,也给同样面对出仕与隐逸两难困境的唐代士人以历史的启示。从唐代士人对阮籍隐逸方式的接受与改造,可以部分体察中国古代士人心态之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2.
矛盾与和谐——陶渊明诗歌中的一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人评论陶渊明的诗,多能看出它的两面,看出它外象与内质的关系。如苏轼认为陶诗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葛立方认为陶诗的平淡“自组丽中来”;朱熹认为“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这都是一些代表性的观点。象这样辩证地理解陶诗,比起前人来是一个进步。 无论质与绮,癯与腴,还是平淡与组丽乃至豪放,从艺术上讲都体现了一种矛盾与和谐的关系。但在陶诗中,这些艺术特征和风格要素的取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艺术  相似文献   

3.
坐火车返回斯德哥尔摩的路上,铁轨两侧是大片的黑森林,各式各样的小木屋或隐或现:有些是用粗大的圆木修建,有些却是以细巧的枝条装饰,有些简洁豪放,有些却俏丽婉约。我对小木屋赞不绝口,华人导游却口气平淡:“在瑞典,每个男人都能亲手建造一座小木屋。  相似文献   

4.
临安词人群是宋末元初词坛一个重要的词人创作群体 ,本文拟以张炎、周密、王沂孙为代表探讨这一易代之际词人群体的隐逸心态。隐逸既是其忠于故国的表白 ,也是其唯一的精神栖息地 ,又是其困境中的不得已之选择 ,身隐而心终不可隐。隐逸既有群体之共性又有个体之差异  相似文献   

5.
有此一说     
杨学 武 提出 :警惕官场“唯新主义” 杨 学 武 的 文 章 说 ,如 今 某 些 地 方 的 官 场盛 行 一 种“ 唯 新 主 义 ”现 象 ,不 免 令 人 忧 心 。  所 谓“ 唯 新 主 义 ”,就 是 新 的“ 两 个 凡 是 ” — — 凡 是 新 的 就 是 好 的 , 凡 是 新 的 就 要 紧—  跟 。在“ 唯 新 主 义 ”指 引 下 ,隐 藏 的 是 形 式 主  义 泛 滥 ,官 僚 主 义 盛 行 ,贪 污 腐 败 成 风 。揭 开 “ 丰 功 伟 绩 ”的 面 纱 ,就 可 以 发 现 他 们 新 办  的 企 业 由 于 产 品 没 有 市 场 而 濒 临 破 产 ,新 上  的 项 …  相似文献   

6.
李红霞 《求索》2011,(5):188-190
在唐代崇奉道教的文化背景下,唐代众多诗歌多具有仙隐情思,构成唐诗中独特的仙隐主题。其主要表现为:唐诗中的仙隐意识、以仙隐颂美友人、视中隐之士为"地仙"三个方面。唐诗中的仙隐情思,体现了唐代文士逍遥淡泊、傲世脱俗的精神追求,折射出道教文化与隐逸文化在唐代的交融并向世俗化转变的倾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论散曲家冯惟敏隐逸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散曲家冯惟敏 ( 1511——— 1578) ,字汝行 ,号海浮山人 ,山东临朐人。他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散曲家 ,也是元明散曲的殿军人物。除散曲外 ,他的诗、杂剧也别具风格。他的散曲 ,继承了元代散曲豪爽本色的风格 ,在题材上又有新的开拓和发展。其中 ,不仅有对黑暗政治的猛烈抨击 ,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讴歌。冯惟敏一生曾两度隐居 ,十年仕宦。他的一生 ,是在“仕”与“隐”的矛盾心态中度过的。历来研究冯氏的文章 ,对这种矛盾都有所揭示 ,不乏真知灼见。然而对于其思想深处那种浓厚的隐逸情结 ,学术界还没有充分注意。他是醉心科举 ,还是…  相似文献   

8.
在上篇《“正其义”与“谋其利”如何一致》一文谈到的那场辩论中,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的一方被另一方提出来的问题难住了,这便是如何按照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回答关于“利”的问题。主张“正其义而谋其利”的一方振振有词地问:你们口口声声地说正其义不谋其利,那么,你们为社会做了好事以后,有关方面给你们发奖金,你们拿不拿?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的一方不无勉强地答:你们所说的现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谋利,一是得利。做好事并不是为了谋利,而得利是做好事的结果。为了谋利而去做好事是不对的,这就是“正其义不谋其利”…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认为,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是“教人要‘亭亭净植’、‘中通外直’;莫学那‘菊花之隐逸’……。”这种“莫学隐逸论”值得商榷。我们认为,《爱莲说》并不是教人莫学陶渊明的隐逸,相反,它对这种隐逸是持肯定态度的。它是周敦颐欲归隐而又不能的一篇内心独白。(一)周敦颐归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周敦颐的人生经历可划分为六个阶段:(一)1~24岁(即公元1017年~1040年),为入仕前阶段;(二)24~40岁  相似文献   

10.
程寒 《中国残疾人》2017,(10):47-49
残联工作要以德为先 记者(以下简称记):济宁是孔孟之乡,中华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义”,请问,您怎样看待这两个字和残疾人事业的关系? 张修占(以下简称张):“孔日成仁,孟日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我理解这句话中的 “义”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残疾人事业,而“仁”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把“义”做细、做深、做实,“仁”自然也就实现了.所以从我当济宁残联理事长的第一天起,就把这句话当作对济宁残疾人事业最好的诠释和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义、利及其关系问题,是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在我国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中义利观的精华,倡导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既受“利”即物质利益所支配。又受“义”即道义、理想、信念等所驱动,分别成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义”与“利”虽分属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两者又是辩证统一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各学派对义、利及其关系的主张虽有差别,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贵义重利”、“见利思义”和“取利于义”的义利统一观。  相似文献   

12.
<正> 张云义在其所著《世界战争新形态》一书中,对预测学上传统的预测方法“三段论”提出异议。他认为“历史——现实——未来”的“三段论”,实质是“历史——未来”的“两段论”,因为现实不过是历史向未来转化的交错点,现实就是不断把未来转化为历史。在时间  相似文献   

13.
鹿门山行思     
卢苇 《传承》2008,(19):28-29
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能和几个好友同往鹿门山一游。鹿门山在襄阳城东30里,滨临汉水,不高,但很美,自古胜称隐逸之地。千百年间,遁迹其上者多多。最有名气的古人有3个,一个是隐而不出的汉末高士庞德公,一个是先隐后出复又归隐的中唐诗人孟浩然,再一个就是另类隐者晚唐诗人皮日休。庞德公不能多说,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4.
理性的二因素与科学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清胜 《求索》2007,(2):125-127
人的理性包含有逻各斯和努斯两个内在因素,有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种基本形式。受此规定,科学理性也是由其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而实践理性又包括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矛盾的方面。科学理性这一特殊的结构,使科学不仅在其理论旨趣上具有“学”与“用”、“知”与“行”的二重性,而且在其实践功能上具有“利”与“义”、“福”与“德”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5.
郭俊峰 《新东方》2007,(3):47-50
一、“亲亲相隐”的含义和历史传统所谓“亲亲相隐”是指法律允许亲属间相互隐罪而不追究或减轻其刑事责任的规定。这项规定源于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的思想。“亲亲相隐”最早见于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诏:“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报读到“佛山精神”,顿觉别开生面:它没有其他市县“精神”中常见的“拼搏”、“开拓”、“争先”、“一流”等字眼,而是用了四个“平”——佛山市委书记林浩坤说:“要说‘佛山精神’,那就是平淡、平实、平民,努力做出不平凡的工作。”这也可以说是多年来佛山民风淳厚,干部“平民化”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哲学界较流行的观点看来,绝对真理“是全面地、完备地反映出客观世界所固有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的真理”,“是指内容上无条件地、完全地反映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绝对真理穷尽了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二是绝对真理是一个最后的、净化的、完备的客观真理。由此,产生疑义:绝对真理是一个客观真理,还是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国家报刊对苏联的全球战略发表过一些不同的评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苏联全球战略的目标和主要对手。基本上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苏联“不断谋求世界统治”。其原因:1、有的人说,这是由于苏联统治集团的总计划是“世界革  相似文献   

19.
论北宋文人的隐逸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蕊芹 《求索》2007,(6):184-185
本文从分析宋代隐逸思潮兴盛的政治、思想背景入手,简要列举了北宋隐逸思想流行的状况,认为北宋文人的隐逸思想从时间上看可分为北宋前期和中后期两期两个阶段,并具体论述了不同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气氛中。”苏氏这段话,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教育意图要隐蔽;二是教育意图用什么来隐蔽。教育意图是指实现教育目的的期望和打算。它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怀有的一种主观意愿和图谋。教育意图的隐蔽则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期望和打算,要隐其“天机”,蔽其“端倪”,使学生不易察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教育意图要隐蔽在什么地方呢?苏氏说要隐蔽在师生间“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气氛中”,这实际上是指教育意图隐蔽的情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