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谢军 《时代法学》2013,11(1):73-81
保辜制度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项创举,其要求伤害行为人对被害人进行积极救治,以救治的效果作为量刑标准。通过对保辜制的“被害救助”功能的分析,在现有的附带民事诉讼存在明显滞后以及伤情鉴定遭受应用质疑的情形下探究承接被害功能的实体框架与程序选择,迁移其被害救助的功能以促进我国被害救助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雷连莉 《行政与法》2010,(6):112-114
本文从被害人被害后心理的内涵出发,探讨被害人被害后几种常见的心理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被害人被害后的心理救助措施,旨在于帮助被害人建立有效心理防范机制,以期更好保护被害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指对由于受到刑事犯罪侵害,致使被害人及其家属生活困难,而又未能获得加害人的赔偿或其它补偿时,由国家有关部门给予必要和适当的经济补助,以解决其暂时的生活、医疗困难的一种救助制度。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立对保障人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银行资金为对象的金融骗局往往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除了损失规模 ① 以外 ,骗局得逞率的高低、骗局消极发现率的高低 ,也是反映银行被害损失程度的重要指标。显然 ,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许多。然而 ,笔者在对 1 0 0起金融诈骗案件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 ,来自被骗银行自身的被害要因 ,是众多可能的因素中不能忽视的一个。按照被害人学 ② 的假定 ,犯罪是加害人与被害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中 ,既有加害人对被害人的侵害 ,也有被害人对加害人的刺激。这些来自被害人方面的 ,诱发加害行为的因素 ,就称为被害要因。了解被害要因的意义 ,并不亚于了解加害原因的意义。对被害要因的自觉认识 ,正是积极预防被害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颇具特色的法律制度,被广泛适用两千多年。直到近代,由于西方刑罚思想和制度的传入以及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保辜制度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其蕴含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却依然可以为当代司法制度所借鉴。一、保辜制度的历史实用价值和当代借鉴作用保辜制度是指在发生伤害案件后,责令加害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即:辜期内),对受害人积极照顾、治疗,期限届满时,根据受害人的具体伤情对加害人定罪量刑。如果受害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就治不当死亡,  相似文献   

6.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颇具特色的法律制度,被广泛适用两千多年。直到近代,由于西方刑罚思想和制度的传入以及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保辜制度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其蕴含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却依然可以为当代司法制度所借鉴。一、保辜制度的历史实用价值和当代借鉴作用保辜制度是指在发生伤害案件后,责令加害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即:辜期内),对受害人积极照顾、治疗,期限届满时,根据受害人的具体伤情对加害人定罪量刑。如果受害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就治不当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同一行为兼具犯罪行为和民事侵权行为的双重性质,决定了法律责任的双重性,犯罪人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也要承担民事责任。这种法律责任的重合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都有所体现。在刑事案件中,若刑事加害人对被害人损失的赔偿能够表明刑事加害人真诚悔罪,能够表明刑事加害人的人身危险性有所降低,赔偿可作为酌定从宽情节减轻其刑事责任。赔偿情节对刑事责任的影响有其正当性根据,对于被害人、刑事加害人以及社会都有积极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被害  相似文献   

8.
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是指国家对因遭受犯罪侵害导致生活陷入困难而又无法从加害人得到及时有效赔偿的刑事被害人给予一定物质救助的一项制度。从本质属性来讲,它具有救助性;从特殊属性来讲,它具有司法性。本文主要从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名称、理论依据、基本原则、申请人资格及裁决机关等几个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进行论述,以促进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设立刑事被害补偿制度有利于:惩罚和控制犯罪,保障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基本人权,维护司法权威,实现社会正义。我国当前完全有理由、有能力设立刑事被害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实践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规范与地方立法等阶段。实地调查显示,各地检察机关开展救助的初衷有所不同,但都收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保证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化解加害人与被害人的矛盾,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防止被害人的二次被害和向犯罪人的转变;维护司法权威与社会和谐等。问卷调查显示,社会公众对被害人救助的知悉度并不高,却有很高的认可度;普遍认为不宜以犯罪类型作为确定救助对象的标准,而应在遵循救急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被害人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救助;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是否给予被害人精神性救助持肯定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