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认为,中共沈阳市委专门出台相关规定对不发言、不提建议、不参加代表活动的“三不”代表设立劝其辞职或罢免代表职务的问责机制,虽然有利于激活代表的权力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利于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解决代表履职不作为的问题,但其在彰显出不可小觑的制度力量的同时,亦显出些许法外“劝辞”之无奈!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抓好制度执行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我们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同时,不禁为之叫好。由此想到,干部问责制度的执行应是一个问责、追责、负责相统一的工作过程。然而,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过程中,不是把问责贯穿于每项工作的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问责风暴何时自下而上刮起来。自上而下的问责之风一旦形成,将有助于问责制度常态化以及法治化的推进。然而,自上而下的问责固然可以解决一时之困,但是,这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对权力的监督,以及解决社会权力结构的失衡,尚不能令人乐观。自上而下的问责风暴,往往是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政坛刮起了“问责风暴”。官员问责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化的规范和机制,因而还不能称作“官员问责制”。目前我国官员问责实践中存在法规体系不健全、问责主体和对象及范围不明确、问责程序不规范、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官员问责亟需制度安排:官员问责的制度安排包括基本制度规范的设计、组织实施体制与机制的配套和观念意识的培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法治》2011,(16):6-6
北京市日前公布矧E京市行政问责办法》,弥补行政问责盲区。从10月1日起,北京市行政人员出现上述情况将被问责。专家表示,此举是问责制度的进一步深化,让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感到不能再当“太平官”“混事官”了。  相似文献   

6.
肖华 《检察风云》2011,(8):36-36
自2010年10月以来,江苏盐城官员张翕飞前后两次,将总计6笔价值9000元的退贿清单在网上公开,张翕飞称,送礼是官场潜规则,收礼是因不便当场驳人面子。  相似文献   

7.
问责制度的实行使"责任政府"这一理念得到落实。但从问责制度实行开始,官员"复出"现象频繁出现,问责的效果大为减损。作为"复出"现象的前置程序,问责制度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了不合理"复出"的泛滥。文章梳理了从2003年开始实行问责至今的数据,意图利用逻辑命题分解"责任",并将之类型化,进而实现问责结果与"复出"事项的贯通接合,达到规制官员不合理"复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土自创和模仿移植作为制度设计最主要的两种思路,分别承载着各自不可替代的改革价值与发展内涵。基于对自身制度基础与改革环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发展路径与进程的客观定位,中国内地与香港在设计高官问责制度的过程中,对两种思路之间进行了谨慎的选择与权衡,并同时选择了以适宜本土发展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在各自的实践中,这一选择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两地高官问责制度设计的改革预期。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两地高官问责制度的设计并无优劣之分,仅是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发展阶段下适宜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与行政问责密切关联又相互区别。就行政主体对行政利害关系人之责任而言,行政诉讼是一种重要的行政问责机制。在行政诉讼承载着监督行政主体及其人员依法行政之功能的前提下,行政诉讼又是人民法院及其司法人员发现行政公务人员违反政纪或法律并依法移送行政问责案件从而启动行政问责程序的重要渠道。《行政诉讼法》第56条就行政诉讼与行政问责的衔接问题有所涉及,但存在诸多欠缺,有待通过构建相关的配套制度加以落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侃哥 《政府法制》2008,(21):12-14
一批官员因重大事故去职 9月份,我国特大事故频发,问题奶粉事件、山西襄汾溃坝事故、深圳特大火灾、黑龙江鹤岗火灾、登封市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一系列重大事故无不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同时激起了一轮震荡中国官场的问责风暴。  相似文献   

11.
郭松义 《政府法制》2014,(32):18-19
回避制度是我国传统任官制度的重要特点,此制始于东汉,后为历代沿袭,至清已形成一种非常重要的人事管理制度。清朝的任官回避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地区回避和亲属回避,此外还有师生回避和拣选回避。其目的是防止官员利用亲缘、乡土、师生关系为亲戚、好友、学生营私舞弊,客观上遏制了官场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杨孝刚 《中国监察》2013,(24):40-4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无疑是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手段,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因此,必须加大对该项工作的研究力度,确保问责收到实效。从陕西省蓝田县的实践看,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工作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和制度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行政问责制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庆武 《行政与法》2005,(11):30-32
随着“问责风暴”开始向“制度问责”迈进,对行政问责制度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本文从分析推行行政问责制的现实意义入手,指出了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构建新的官场文化、理清党政关系、实行政务公开、强化异体问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逃的杀人犯,能不能进行“漂白”,成为一个普通公民?在山西省沁水县,一个名叫张晓宇的杀人犯的亲身经历,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陆军  陈勇 《法制与社会》2013,(33):150-150,152
建立派驻检察问责制因其有必要且有意义而为之,本文试探计该问责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排除困惑,并给予初步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徐磊 《法律与生活》2011,(11):44-45
婚纱被“克隆”当凯特走在西敏寺长长的红毯上时,全球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婚纱上。婚纱象征她的个性和风格,更重要的是,她未来可能成为怎样的王后。《时尚杂志》英国版总编辑舒尔曼最近在其文章中指出:“这件婚纱远不止于一件礼服而已。在英国正处于经济消沉的时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我国行政问责现状,认为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立法缺位、问责的前提条件不明确、问责随隶l}生较大、适用范围偏狭窄、责任形式不够具体明确等缺陷。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的基本思路,将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构建具有指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恶意讨薪"事件通常是发生在弱势群体尤其是建筑业农民工身上,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用工制度存在问题的一种体现。当遇到"恶意欠薪"情况下无法寻求正确的维权途径才出现这样的过激行为。本文以"恶意讨薪"为切入点,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领域农民工用工制度体系上存有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此为立论点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东省化州市纪委、监察局从实际出发,建立了“一员二册三办法”问责制度,推动惩防体系建设向镇村延伸。问责制度规范了农村基层干部的从政行为,促进了农村基层的和谐稳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齐建东 《河北法学》2005,23(9):14-17
安全生产问责风暴在法律制度建设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即将实施的《公务员法》相关规定亟需完善。应当加强依法问责,使责任性质从道义责任、政治责任真正走向法律责任,从同体问责走向异体问责,从运动式问责走向制度型问责,使这一体现责任政府理念的举措能够在遏制安全事故多发势头上发挥新的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