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亦应水涨船高。如何实现这一要求,我们的做法是;既建乐园,又安“新家”。建乐园是提高集中供养的水平。我们市建有敬老院对所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009人,集中供养率达40.6/。建立敬老院,提高集中供养率,这是一个工作目标。但我们觉得光这些不够,还要不断提高办院标准,使敬老院成为五保老人的乐园。提高标准,提高多少?我们定的目标是实现8化:即“住房单间化、设施配套化、管理制度化、服务优质化、生活多样化、娱乐健康化、环境优美化、卫生经常化”。我们先树立了一个样…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敬老院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供养水平大大提高,院容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区乡镇、街道共兴办了27所敬老院,夏阁镇等5所敬老院为省一级敬老院,成绩显著,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我们的主要经验就是:在敬老院建设、服务、管理及发展院办经济中,始终围绕老人作文章,将敬老院真正办成老人之家。 一、建院成家,营造舒适的安身之所 1996年,区里投资近400万元,新建了钓鱼、银屏等5个敬老院。我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处处体现方便老人、服务老人、愉悦老人的办院宗旨。一是在保证“三通”…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路子怎么走?吉林省创建了一种有效形式,即以敬老院为载体,将其建成综合性的多功能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中心与敬老院的区别在于:在收养对象上既收农村孤老、孤儿,也收城镇“三无”对象和社会老人;在投资主体上,由乡财政投资转变为集体、政府、乡镇统筹、个体等多元化投资;在服务功能上,由单一的五保生活供养转变为面向多种服务对象且集养老、娱乐、康复多种功能为一体;在服务区域上,变只局限于乡村的封闭式为辐射城乡、面向社会的全方位开放式。此尝试已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一、树典型──环通乡敬老院,…  相似文献   

4.
计划经济时期,大多数人的养老靠单位解决,没有单位、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子女亲属供养的“三无老人”由政府拿钱提供服务;过渡到市场经济后,越来越多的有单位、有经济来源、有子女却缺乏服务和照料的“三有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浮出水面,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快速上升,高龄独居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怎么办? 2006年11月,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指导,南京市民政局和鼓楼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依托民间组织,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在南京市鼓楼区召开。三年来,鼓楼区社会化养老走过的历程,可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盐津县有农村五保对象3447人,其中五保老人1605人,需集中供养老人1100人。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雷家岩敬老院、中和中心敬老院、牛寨敬老院、豆沙古镇敬老院、盐井镇福利院,截止2010年底,集中供养老人800人,年供养标准3840元。盐津县在加快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管理新路子,提高敬老院、福利院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空巢”离爱巢有多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空巢”老人,是指身边无子女,又无他人照料的老人。据最新统计,全国1.3亿老人中,独居“空巢”的就有4000万之多。他们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最需要经济供养、医疗药费和生活照料三项保障。有关人士呼吁,不要让这些远离与缺失亲情和爱的老人们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价值观念的因时改变和重新回归,才是解决老年人“空巢”问题的根本。期待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永续价值,也是我们这个激情时代的美丽旋律。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庐江县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农村敬老院建设.有2500名五保老人在敬老院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25%以上。2008年.该县对因灾倒房的五保老人本着自愿和“钱随人走”的原则.建议五保老人在敬老院建房.集中供养。全县536户因灾倒房五保户有495户愿意在敬老院集中建房.仅这一项就争取敬老院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同时,该县每年都从福彩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投入到镇级敬老院建设,目前已筹集福彩公益金6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10,(2):63-63
陕西省白河县新建农村敬老院和五保安置点31处.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448人.集中供养率达62%。全县有31个单位与敬老院结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带一”活动。临近春节,这些单位为敬老院老人送去粮油、棉衣、棉被等慰问品。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曲阜市,乡镇敬老院素有“民政大院”之称,它以集中供养五保老人为主,集民政业务工作的多功能运转,全方位服务于一体,成为乡镇民政工作的主阵地。几年来,通过社会捐助,计生罚款,财政补助等办法,全市共投资700余万元,对敬老院进行了扩建改建的工作,较好地改变了供养环境和条件。全市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015名,入院率达67%以上。由于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发展,在我市已逐步形成了以敬老院为依托、带动其“名各项民政工作全面发展的布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了民政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关于农村五保供养所需的经费和实物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的规定,确保五保对象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针对目前农村实际,我认为抓一抓五保“梯队”卿未来的五保对象,如大龄未婚者、残疾难婚者、无劳动能力者、丧失子女后无生育能力者等等)的养老保险,为他们建一座“隐形敬老院”,很有必要,且大有益处。目前农村的五保供养工作,从整体上讲,温饱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但有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由于受经费制约,在五保对象患重症需要大额费用时,集体经济组织往往望医兴叹。个别…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0,(4):62-63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不断加大对乡镇敬老院的投入,2009年全县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本着“建一所敬老院、服务一大片“的原则和“配一流设备、创一流服务“的宗旨.实行“宾馆式”管理,提高农村五保老人居住环境及集中供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们遵义地区是个穷地方。穷地区怎么办敬老院?仁怀县创造的经验是“民办公助”。1980年前,仁怀县只有4所敬老院,入院老人少,敬老事业落后,原因是政府拿不出钱。从1990年开始,他们办敬老院不再单靠政府拿钱,代之以“民办公助”。所谓“民办”,就是社会办。在深入宣传、广泛协调、取得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采取乡镇企业挤一点,社会其他单位筹一点,院办经济搞一点的办法,解决办院经费问题。所谓“公助”,就是政府助。县办敬老院经费政府补一点,敬老院投入使用时,休养老人的生活费除乡镇统筹外,县财政给每人每月补助ZO元,医疗费…  相似文献   

13.
我们镇的敬老院,物质生活好,文化生活也好,孤老们生活的很幸福。原因之一是,这里敬老风气好,社会关心多。社会对敬老院的关心,不是某家关心,而是各界都关心,争着送温暖。全镇24个社会单位,分工合作,轮流来院为老人服务;4个个体猪肉户,每月逢1、4、7,轮流免费为孤老供应猪肉2斤;个体木业工艺厂和竹木装饰材料厂,常年免费为敬老院供应柴火;镇有线电视站,为敬老院免费架设专线,让老人能看上2台有线电视;敬老院为老人们做生日庆贺,机关、学校的同志,热情洋溢地前来祝贺;镇委、镇政府的领导,对老人们更关心备至,经常看望…  相似文献   

14.
当前,安徽省正在进行科学发展观大讨论,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敬老院”)建设纳入28项民生工程,这为安徽45万多五保对象带来了福音。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六安市结合具体情况,联系民政工作实际,努力探讨敬老院建设的新机制,50多年,敬老院建设走过风风雨雨,是什么因素困扰敬老院的发展?是什么原因使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难以明显上升?2003年以来,尽管六安市加大对敬老院建设的投入,并结合民政部“星光计划”、“霞光计划”和各级福彩公益金的补助,才勉强使集中供养率下降趋势得以控制。但到2008年底,六安市现有乡镇敬老院156所,集中供养5571人,集中供养率仅占五保对象8.34%。这些问题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宁刚 《中国民政》2011,(8):55-55
为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农村敬老院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五保对象服务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等新问题,切实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整合工作,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民政局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农村敬老院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该区五保老人实际和敬老院的分布情况,本着保证五保老人人住率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区政府对全区的农村敬老院实施了较为科学的整合规划。  相似文献   

16.
现状 我国城市地区的“空巢老人家庭”达49.7%.农村地区为38.3%,空巢老人中近一半没有配偶相伴.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全护理和照料的比例已上升至9.3%。“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有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西安交通大学2001-2003年“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跟踪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农村老年人代际交换对其健康状况影响的性别差异。本文发现,男性老人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其健康状况,但子女对其生活照料的增加对其健康状况不利。而女性老人对子女生活照料的增加和情感交流对其健康状况有利,子女对其的经济支持则对其健康状况不利。这种基于老人需求的代际交换模式一方面说明子女对老人经济和生活照料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暗含了老人健康状况的恶化;另一方面则体现老人对子女的支持和帮助可能得到子女的回馈和补偿,有利于其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些来自瑶、壮、汉三个民族的髦变孤老,住在广西凤山县金牙瑶族乡政府敬老院里,虽然我们的命运不好,无儿无女,但晚年生活很幸福。我们这个乡属于山区,人多地少,经济不发达,是个穷地方,但我们敬老院却办得好,生活已超过当地农民的中等生活水平。饭有花样,莱里有肉;衣是冬发棉、夏发单,鞋袜定期换新;住的瓦房很坚固。墙壁粉刷得洁白,门窗油漆得明亮;屋内有电灯和自来水等设备。我们过上了这样的生活,很知足。乡民政办3位同志对我们很关怀,他们虽然工作面广;服务对象多,除本职工作外,还要配合乡政府抓农业生产、爱国…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部陵县望田乡在五保供养工作中探索S“以院养院。以院带产”的新路子使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得到了切实保障。望田乡有五保老人171入,乡敬老院收养24人其余分散居住的老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住房难、生(难、就医难等问题。为此,该乡提出以敬老院为依托,3立五保供养服务网络,一方面抓敬老院建设,一方面1散居五保户供养。今年一开始,该乡拨发专项资;27000元,先后为敬老院办起了面粉加工厂,小型标)化养猪场等,第一季度就收入近3万元。这个乡在五保粮款“乡筹乡管”的基础上,又成立由敬老在院长、会计、卫生员参加的五保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09,(11):62-62
★陕西省大荔县随着宾馆式中心敬老院的建成,全县现有安仁,朝邑、段家、许庄、官池敬老院6个,按照高标准设立了花园、食堂、浴室、娱乐室、健身房等设施,民政部门采取“动员入住、短期试住”逐步转变老人故土难离的观念,目前,全县五保对象586人、已入院集中供养226人、分散供养370人,今年人均发放五保供养金192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