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期2弘扬儒学精华发展先进文化——在“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许嘉璐5儒学是推动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精神力量牟钟鉴7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访谈录秦维宪10传播儒家思想弘扬中华文化——“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陈慧麒12文明的思考——2004:华夏文明论坛全球化视野下的华夏文明鲍宗豪中国传统文明与近代海派文明的互补陈卫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刘奔文明之忧思俞吾金19房价攀高成因分析及其平抑之策朱林兴21寻求历史的真实写真实…  相似文献   

2.
为坚决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进一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把互联网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全国主流网络媒体联合发起倡议:共同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创建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为广大网民和青少年提供一个绿色、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现提出倡议如下:  相似文献   

3.
跨文明传播的不对称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晓丽  王积龙 《思想战线》2005,31(5):119-122
当今世界的信息传播以跨文明为主要特征。这种跨文明的传播以不同文明的异质性冲突为背景,存在着传播霸权、不对称传播和只拿来不送出等问题。解决的途径除依靠文明内部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必须依赖于跨文明研究与对话,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互补与共存。  相似文献   

4.
为弘扬“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鄂尔多斯精神,号召广大青少年做文明使者,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全面提高全市人民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团市委在全市各级团队组织、广大青少年中,开展青春与文明同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广大青少年的带头争做文明使者。传播文明之火,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行文明礼……在发展文明、文明发展中塑造鄂尔多斯青年新形象,从而塑造鄂尔多斯人的崭新形象。  相似文献   

5.
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本质上是一种传播行为,具有一般传播行为所具有的功能。公共关系和传播的关系表明,它们二者的融合会对文化传播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促使公共关系与文化传播有机地融合应注意追求"真""善""美""信""雅""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协同建设、协调发展。同时,将公共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引入文化传播领域,建构起公共关系视阈下的文化传播范式,必将提高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13,(12):47-47
为贯彻落实11月5日北京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市领导“建设首都强大网军…壮大网上正面力量:主动适应网上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更好地传播主流声音、弘扬先进文化”的要求,占领互联网这一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培育网络文明力量,加强网络文明传播队伍建设,首都文明办于11月7日组织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骨干培训。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了4000余支网络文明传播队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达到一万余人。此次培训旨在强化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对网上舆论引导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熟悉了解网络传播规律、熟练运用网络传播手段,切实提高网络文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相生相伴,是中国文化之独特代表,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书法的独特性及其与世界艺术的共通性,使其具有"走出去"的独特优势。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书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必将对世界文明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丽 《理论月刊》2023,(8):103-109
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是将中国传统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现象与内涵是其旅游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呈现,是对内连接中华文明古今对话,对外建构国家形象、文明互鉴的传播主体。传统村落旅游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促进文化消费、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意义重大,它是中国文明大国、东方大国形象的根源,在国家层面进行形象塑造与价值传播至关重要。在具体路径上,需要整合差异化资源,建构村落多维故事体系,整合多元传播路径,搭建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村落品牌。  相似文献   

9.
构筑文化的春天──威海市家庭文化建设回顾与思考李丽文明的家庭是文明社会之源,没有文明的家庭便难有文明的社会。名噪威海卫的家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让文明之花开遍了74万个寻常百姓家。回顾篇很多家庭至今对猴年夏初的家庭文化建设周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一些给小...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同时也是国民心理敏感、脆弱、动荡时期。广为传播的手机短信无异于公众心理的一面棱镜,鲜活地折射了社会心理的众生相。作为一种文化生存方式,当代短信文化甚至拥有了“第五媒体”、“拇指文化”或“拇指文明”之美誉,且对公众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深刻又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世界上众多文化资源当中的一种。西方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的贡献只是构成普世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替代普世性文化的全部。某些西方学者坚持“西方中心论”,把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普世价值,把非西方文明看作是特殊价值,如亨廷顿所说的“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这就过分夸大了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把其中的特殊价值也普世化了。在现实中的突出表现就是,  相似文献   

12.
孙寅沛  刘莹 《台声》2022,(15):43-49
<正>文化因创造而辉煌,文明因延续而璀璨。读懂两岸血浓于水、同根同源,文化的视角不可或缺。千百年来,两岸人民在中华文明的滋养下赓续文脉,歌之颂之、舞之蹈之。岁月长河里,两岸人民立民族文化之根,铸民族精神之魂,拓文明发展之路。血脉长存、文脉赓续,文化永远照亮着那一湾浅浅的海峡……  相似文献   

13.
在传播全球化时代 ,华文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华文媒体拥有全球最广大的受众群和广泛的传播区域 ,有着中华五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依托 ,具有实现全球化传播的良好条件。更新传播理念、弘扬中华优良文化传统 ,以“大中华文化圈”为依托 ,将华夏文明撒播全球 ,是广大华文媒体的全球化生存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场所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观赏文明引导行动,首都文明办和国家大剧院联合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群众体验高雅艺术,接受观赏文明教育,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创造了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曹劲松 《群众》2022,(5):35-36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展现中国文化风貌和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和标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启动,对于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意义和文明实践意义。长江江苏段流经中国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达地区,悠久的长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交相辉映,既能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注入丰富的历史内涵,又能彰显长江文明生生不息的时代意蕴,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标志性、文明标识性和创新成长性。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教育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广庆 《理论月刊》2013,(1):163-165
由生态危机所引起的人类社会关系的失衡使人类文明在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必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的社会本质;要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中寻找生态文明的有益思想;要按照人的思想行为发展规律,培养人的生态意识,促进生态文明意识的社会传播和个人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强调人际和谐、环境友好;在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在引领生态文化、传播科技思想、开创文明新风等方面要起到基石作用,就必须重点打造校园良好育人环境、突出师生关系和谐,而和谐高校应该是一种以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特质。高校和谐,须"经营人心",营造宽松的育人环境,在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上,要讲究人心经营之道,以此来赢得人心、凝聚人心,促进高校融洽与和谐,营造良好的"中国梦"之教师育才梦和学生成才梦的高校人文环境,从而推动高校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典籍的对外翻译传播有助于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改进中医药典籍的国际传播工作,下大气力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探讨加强中医药典籍国际传播力和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方法和路径,进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推动中医药典籍和中医药文化“走出去”“走进去”,让中医药这座宝库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19.
文化软实力基础问题与发展战略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重要载体和价值根基,但文化不等同于软实力。只有先进文化在有效的传播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文化软实力。就文化本身来讲,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载体、文化传播能力四个层面;从其作用来讲,主要体现在国际交往层面和国家内部层面的文化软实力。国际交往和国家内部层面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应当着眼于先进价值观和制度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传播媒介建设与文化传播艺术研究并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南传佛教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佛教的传播不仅是佛经教义的传播,也是佛教自身及其周边文化的推广。因此南传佛教对傣族地区的影响不仅仅是宗教信仰方面的改变,整体上,南传佛教文化促进了傣族社会的进步(巩固和完善了封建领主制度),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傣族地区因此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社会文明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