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中国-东盟‘两会’”)是中国与东盟10国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自2004年起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市,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举办17届。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央仍保留第17届中国-东盟“两会”作为国家级的重大活动,作用特殊,社会关注度高,国际影响力大,安保工作容不得半点闪失。  相似文献   

2.
以2002年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标志,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经历了“黄金十年”。2013年,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2+7合作框架”,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国家期间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合作倡议。这一系列晕大战略构想既符合中国一东盟共同发展的愿望,也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增加了新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唐玲  孙美 《法制与经济》2008,(21):81-81
金秋十月,广西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第十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相似文献   

4.
5月13日,中国驻东盟大使佟晓玲女士应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邀请,来广西南宁担任中国-东盟形势报告会的主讲。佟晓玲说,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20年来,在政治上双方平等相待,睦邻互信,中国已经与所有东盟成员国确立了合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加快,作为自贸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也在飞速发展.据了解,目前中国和东盟多国正在努力打造南新经济带,使南新走廊真正成为自贸区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6.
翻开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备忘录, 你会发现:2002年、2004年这两个普通的年份,在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历史进程中,具有跨时代的意义。2002年, 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它标志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2004年,中国与东盟签署的《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一东盟法律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于2007年9月12日至16日在山城重庆召开。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在论坛的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清林主持开幕式。出席本次论坛的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嘉宾、代表共127人。论坛分三大专题,内容分别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法律问题”、“中国一东盟各国法制建设新进展”、“中国-东盟各国法律实务领域的合作”,共有21名中外学者作了现场演讲,其间还回答了与会代表的提问。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旅游业作为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传统产业,虽然可能遭遇到来自东盟各国的竞争,但随着相互合作的加强和优势互补,必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做好提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对策研究,提升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加快,作为自贸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也在飞速发展。据了解,目前中国和东盟多国正在努力打造南新经济带,使南新走廊真正成为自贸区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0.
核心提示 2002年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在内的基本架构,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纲领性文件.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如期建成,是按框架协议的要求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律师》2006,(12):67-67
11月2日,由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法制日报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律师协会、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事务论坛在南宁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东盟合作与法律服务”,来自中国、东盟各国的司法、立法、仲裁、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的官员、专家、学者等近200人聚首论坛,共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经贸、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和法律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法律课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连续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欧洲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今年10月20日-24日在南宁举办,博览会除了继续邀请东盟国家领导人出席,将以中国政府名义有重点地向欧洲国家领导人发出邀请,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赴欧洲推介招商也取得良好成效.这充分表叫,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国际元素越来越多,开放性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旅游业作为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传统产业,虽然可能遭遇到来自东盟各国的竞争,但随着相互合作的加强和优势互补,必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做好提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对策研究,提升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其政治经济地位举足轻重。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保障和促进地方开放开发方面担负着更艰巨的任务,如何为南宁的经济发展大局服务,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商务经济圈的发展和区域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蒋巍 《法制与社会》2013,(35):93-94
中国与东盟已经有十年的战略伙伴关系,今年第十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在我国广西南宁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五项倡议.“开展海上合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以此为契机,相关部门应注重完善中国与东盟联合打击海上跨国犯罪机制,创造中国与东盟间新的“钻石十年”。。  相似文献   

16.
包括铁观音在内的一批中国知名茶叶品牌的经销商日前签约进驻位于南宁华南城的中国-商品交易中心,这已是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于2011年10月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揭牌以来集体签约的第三批商家.这个中国政府大力打造的商品交易中心正逐步受到中国东盟商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孙志煜 《政法论丛》2016,(4):119-126
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从构建之日起未有成功案例呈现,导致学界对该机制的评价褒贬不一。从交易成本角度看,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存在对降低成员方间争端解决的交易成本有显著作用,即使遭遇实践困境,也不能轻言废弃。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变迁不能借鉴东盟争端解决机制的演进方式,规则完善并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制度实践。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困境破解需从两方面努力:一是遵循全球区域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方向;二是对本土化实践有一定的归纳和提炼。从上述思路出发,调解程序的规则化是破解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实践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第七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24日在中国广西南宁落幕,博览会成果颇丰.除签订可观的经贸合作协议外,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后,在新形势、新机遇面前,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各国间合作,特别是经贸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律师》2005,(12):2-2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法制日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律师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事务论坛于2005年10月10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降重开幕。论坛的主题是“区域经济与法制建设”。议题分为: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贸、投资保障;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成员方法律体系研究;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与发展;4、律师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事务论坛”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正式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论坛,应邀来自中外的知名专家、自贸区成员国代表、学者、律师立足东盟,面向世界,共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经贸、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和法律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法律课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探讨与交流,为区域经济的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建立和完善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幕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光明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发表了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新文到会,自治区检察院、法院以及其它机构的主要领导参加了开幕式,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薛云华、东盟国家代表、自治区司法厅厅长蒙平友、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龚勋等主办单位领导到会并发表致辞。东盟国家司法、经贸官员、WTO专家组专家、其它自由贸易区专家、中国相关省(市)律师协会领导、国内外知名律师、法制日报社等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领导和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本届论坛。与会人士希望,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背景下,将每年一届的法律市务论坛办成“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平台。通过论坛,汇集立法、司法机构,汇聚法学家、经济学家、法律服务专家以及企业家、新闻媒体等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使其成为推动和完善自由贸易区的法制化进程,推动和保障中国-东盟博览会、巾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制建设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0.
成立于2009年6月的昆明理工大学东南亚法律与政策研究团队,下设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中国-东盟资源开发与合作、中国-东盟旅游服务合作等多个特色鲜明的方向。该团队共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有博士学位的8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