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姜铭凤  黄心华 《学理论》2013,(33):304-305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呈高发态势,许多舆情危机通常或是由谣言引发,或是舆情发酵中谣言充斥,给学校的声誉带来了极大伤害。网络舆情危机的高发对高校的危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管制思维,尊重网络舆情衍化规律,整合学校资源,建立以"监控、预警、快速反应"为主体的网络舆情危机的长效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晨  李平 《学理论》2014,(2):192-193
近些年,随着新兴传播媒介手机网络的迅速崛起、校园舆情的极速社会化以及草根舆论领袖的兴起,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已经被迫纳入社会舆论的关注范畴,高校网络舆情可直接引发危机事件并影响危机处置过程,左右危机管理走向。使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开始关注,校园危机传播管理与沟通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3)
高校危机管理作为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高校学生人身安全、培养学生危机意识、维护高校声誉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从新媒体对高校危机管理造成的影响入手,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国内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提出对策如下: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高校危机事件的预警;完善危机事件信息披露机制,进行正确舆论引导;加强高校危机管理队伍建设,积极提升管理人员媒体素养。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治理不仅仅是一个事件技术防控问题,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引致的网络舆情发展和变异,在突发事件公共危机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突发事件是源生事件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衍生的复合事件。衍生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是源生事件、舆情引导主体、舆情传播渠道互动共变的结果,构建和完善衍生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需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加强信息搜集与研判,并完善应急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邓欣  秦宏毅 《学理论》2015,(1):119-120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引领高校网络舆情步入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以大学生为主,具有专业性网络舆情主体和散步式网络舆情主体的双重特点,在监测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大学生使用自媒体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难度,预警存在盲区。为此,高校亟须提高网络舆情生态意识,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技术水平,避免和缓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0)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无束缚网络行为、网络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和网络舆情处理无固定模式都对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提出了挑战。高校的舆论引导要坚持及时、真诚、平等和落实的原则,通过建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完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和加强建设高校网络文化占领网络舆论高地,获取广大网民的价值认可,提高自身的网络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7.
徐中慧 《学理论》2014,(15):278-280,296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网络化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新的生活方式,高校网络舆情正悄然兴起。对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进行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入手,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以安徽某高校校园管理类网络舆情为例发现网络舆情话题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湖北工业大学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引导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全民发声的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微博、微信、网络社群以及高校论坛等的交流与互动中。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行为方式的转变和舆情传播方式的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继续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就必须站在舆论传播的制高点。为此,要深入研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机制,探寻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网络新平台紧密结合的模式和策略,积极利用网络传媒力量,巧妙运用受众流行语境,准确把握网络舆情动态,从而有效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35)
加强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唱响网上主旋律"等战略任务的客观要求。开展自媒体时代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应在深入了解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在舆情的科学研判、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高地、整合高校资源、培养意见领袖、疏堵并举等多方位形成合力,建立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长效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危机引导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强 《理论导刊》2012,(1):23-25,28
网络舆情危机,是网络负面舆情的极化状态,不同于网络舆论危机,具有发生几率高、爆发周期短、影响范围广、后果危害深、控制难度大等特征,而根据网络舆情危机的来源是否在政府体系内、引发的原因、存在的领域以及发生的顺序不同,网络舆情危机又具有不同的类型表现。为实现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引导,必须坚持一般引导和分类引导相结合,并采取多渠道、多措施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艾冬梅 《学理论》2012,(21):147-148
微博客作为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应该并已经成为参与高校网络舆情的新阵地和主阵地。微博客参与高校网络舆情有利也有弊,高校应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对微博上的舆情进行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策略,使其在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确引导舆情是信息化建设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化发展,由互联网等新媒体构成的虚拟社会已深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随着近几年"躲猫猫"、"喝开水死"、杨佳袭警案、贵州瓮安事件等一系列的涉警网络舆情在互联网上的炒作和迅速传播,更使公安机关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直面涉警网络舆情、加强涉警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上的网络舆论之争,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之争,事关高校的和谐稳定,事关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自媒体时代的舆论传播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用户黏度高、影响力大,草根化大众化、监督机制缺乏等显著特点。高校开展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应在把握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内容和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全面系统设计,探索联动式网络舆情管理模式;加强技术支持,增强高校舆情研判和预警能力;活跃文化建设,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柔性管理能力的舆情管理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11)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下高等中医院校网络舆情的阻力与助力;基于羊群效应、蝴蝶效应、木桶效应等效应分析理论分别探讨了高等中医院校网络舆情预警、引导、管理、处置流程优化机制以及网络舆情应对技能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新媒体给高校宣传工作带来机遇:丰富了工作方式,提高时效性,增强针对性,拓宽工作的领域;新媒体也带来挑战:增加意识形态斗争的压力,挑战传统宣传思想的模式,冲击宣传思想工作者自身能力,提高高校舆情发生的不可控性。高校可通过创新思想宣传理念,转变宣传教育方式;构建宣传培训机制,建设专业宣传队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师生网络素质;完善舆情应对机制,构建新媒体宣传机制等举措来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澜波 《学理论》2013,(29):322-323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真实、及时的反应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阵地。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工作仍存在重视程度不高、投入不充足、缺乏主动性和管理经验不丰富等问题,面临严峻的考验。要把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作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规避网络舆情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应积极开辟网络阵地、占领网络阵地,建立舆论评论队伍、培养舆论"领袖",引导网络舆论。同时,建立网络舆情信息监控、采集、研判、上报体系,制定预警措施、快速响应机制和完备的应急预案,将网络舆情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公共危机事件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和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目前,由于高校舆论话语权的有限性、事实承担责任的无限性和舆情中身份被网民定义为"强者"的主观性,再加上网络超时空、超地域的无限、即时传播便捷,往往使高校在公共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陷入舆论被动之中。网络舆情应对和引导不当,便会集聚形成具有更大破坏性的负面网络舆情,继而很可能会使网民(主要是本校大学生)从网上走向网下,形成群体性事件。对此,应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采取多种举措,积极妥善地加以处置和引导。  相似文献   

19.
徐建勋  王燕晓  罗慧 《学理论》2012,(25):158-159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舆情走向。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有社会舆情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管理带来巨大挑战。高校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推动大学生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当前,青年学生成为上网族中的主力大军,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做好他们的舆情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新时代高校加强网络话语权与舆情引导的意义、现状及表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加强高校网络话语权,采取合理措施,加强网络监管,适时引导舆情,严格监控不良言论,抵制不良信息传播,对于热点舆情及时正面引导,澄清事实,建设和谐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